一种铜锌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61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锌合金,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60‑80份、锌元素30‑40份、锰元素2‑6份、镍元素2‑6份、镁元素2‑6份、铝元素0.5‑0.9份、钴元素0.5‑0.9份、铌元素0.1‑0.5份、硅元素0.1‑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铜元素以及锌元素为主要元素,并添加辅助原料,通过之间合理的配比,能够在保证铜合金强度的前提下,并同时提高铜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其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锌合金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锌合金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铜锌合金。
技术介绍
铜锌合金是一种记忆合金。金黄色的、像金子的颜色,俗称黄铜。现我国每年消耗的铜及铜合金,除了约占58%的用于电工领域外,还有大约20%的铜或铜合金被用于管材或阀门等领域。这主要是因为铜的性能不活泼,防腐性能强的原因,但在这些领域中因为接触的水等液体及环境依然会对这类器材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我们经常能够发现在家中或其它地方的管材或阀门结有绿色的铜锈,这不仅影响美观也同样减少这些材质的使用寿命。而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铜锌合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铜锌合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铜锌合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铜锌合金,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60-80份、锌元素30-40份、锰元素2-6份、镍元素2-6份、镁元素2-6份、铝元素0.5-0.9份、钴元素0.5-0.9份、铌元素0.1-0.5份、硅元素0.1-0.5份。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65-75份、锌元素32-37份、锰元素3-5份、镍元素3-5份、镁元素3-5份、铝元素0.6-0.8份、钴元素0.6-0.8份、铌元素0.2-0.4份、硅元素0.2-0.4份。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70份、锌元素35份、锰元素4份、镍元素4、镁元素4份、铝元素0.7份、钴元素0.7份、铌元素0.3份、硅元素0.3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铜锌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选取上述原料,并将原料分别置于超声波清理装置内,并在50-7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清理,从而能够将原料表面的灰尘以及杂质去除;S2、将S1中选取的原料成分按照熔点的高低依次添加至熔炼炉内,并在1600-18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加热熔炼,并在熔炼的过程中,对熔炼炉内部进行混合搅拌,从而能够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进行过滤后,制得混合溶液;S3、再次选取合金模具,并将S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浇注至模具内,且浇注速率始终保持在12-20ml/s,还需一次性浇注成型,待其浇注完成后,将模具置于冷却油内,对其进行冷却成型;S4、冷却至常温后,将其取出,得到合金毛坯,并在300-50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时间为2-4min,需在处理的过程中,实时对合金毛坯进行旋转,从而保证其处理均匀;S5、最后,对合金毛坯表面进行棱角处理以及打磨、抛光,完成后,即得到铜锌合金。优选的,在S2中,熔炼炉内的温度以8-14摄氏度/s的速度升高到800-1000摄氏度后,等待2-4min,然后再次升高至所需的温度,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对熔炼炉的损害。优选的,所述的冷却油具体为机械油、淬火油或者是硅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优选的,合金模具在使用前,需对其内部进行清理,然后在400-6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预热,且预热时间为40-60s。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铜锌合金,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以铜元素以及锌元素为主要元素,并添加辅助原料,通过之间合理的配比,能够在保证铜合金强度的前提下,并同时提高铜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其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铜锌合金,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60份、锌元素30份、锰元素2份、镍元素2份、镁元素2份、铝元素0.5份、钴元素0.5份、铌元素0.1份、硅元素0.1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铜锌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选取上述原料,并将原料分别置于超声波清理装置内,并在5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清理,从而能够将原料表面的灰尘以及杂质去除;S2、将S1中选取的原料成分按照熔点的高低依次添加至熔炼炉内,并在16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加热熔炼,并在熔炼的过程中,对熔炼炉内部进行混合搅拌,从而能够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进行过滤后,制得混合溶液;S3、再次选取合金模具,并将S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浇注至模具内,且浇注速率始终保持在12-20ml/s,还需一次性浇注成型,待其浇注完成后,将模具置于冷却油内,对其进行冷却成型;S4、冷却至常温后,将其取出,得到合金毛坯,并在30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时间为2min,需在处理的过程中,实时对合金毛坯进行旋转,从而保证其处理均匀;S5、最后,对合金毛坯表面进行棱角处理以及打磨、抛光,完成后,即得到铜锌合金。在S2中,熔炼炉内的温度以8-14摄氏度/s的速度升高到800摄氏度后,等待2min,然后再次升高至所需的温度,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对熔炼炉的损害。所述的冷却油具体为机械油、淬火油或者是硅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合金模具在使用前,需对其内部进行清理,然后在4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预热,且预热时间为40s。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铜锌合金,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65份、锌元素32份、锰元素3份、镍元素3份、镁元素3份、铝元素0.6份、钴元素0.6份、铌元素0.2份、硅元素0.2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铜锌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选取上述原料,并将原料分别置于超声波清理装置内,并在55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清理,从而能够将原料表面的灰尘以及杂质去除;S2、将S1中选取的原料成分按照熔点的高低依次添加至熔炼炉内,并在165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加热熔炼,并在熔炼的过程中,对熔炼炉内部进行混合搅拌,从而能够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进行过滤后,制得混合溶液;S3、再次选取合金模具,并将S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浇注至模具内,且浇注速率始终保持在12-20ml/s,还需一次性浇注成型,待其浇注完成后,将模具置于冷却油内,对其进行冷却成型;S4、冷却至常温后,将其取出,得到合金毛坯,并在35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且热处理时间为2.5min,需在处理的过程中,实时对合金毛坯进行旋转,从而保证其处理均匀;S5、最后,对合金毛坯表面进行棱角处理以及打磨、抛光,完成后,即得到铜锌合金。在S2中,熔炼炉内的温度以8-14摄氏度/s的速度升高到850摄氏度后,等待2.5min,然后再次升高至所需的温度,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对熔炼炉的损害。所述的冷却油具体为机械油、淬火油或者是硅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合金模具在使用前,需对其内部进行清理,然后在45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预热,且预热时间为45s。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铜锌合金,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70份、锌元素35份、锰元素4份、镍元素4、镁元素4份、铝元素0.7份、钴元素0.7份、铌元素0.3份、硅元素0.3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铜锌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选取上述原料,并将原料分别置于超声波清理装置内,并在6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清理,从而能够将原料表面的灰尘以及杂质去除;S2、将S1中选取的原料成分按照熔点的高低依次添加至熔炼炉内,并在17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加热熔炼,并在熔炼的过程中,对熔炼炉内部进行混合搅拌,从而能够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进行过滤后,制得混合溶液;S3、再次选取合金模具,并将S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浇注至模具内,且浇注速率始终保持在12-20ml/s,还需一次性浇注成型,待其浇注完成后,将模具置于冷却油内,对其进行冷却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锌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60‑80份、锌元素30‑40份、锰元素2‑6份、镍元素2‑6份、镁元素2‑6份、铝元素0.5‑0.9份、钴元素0.5‑0.9份、铌元素0.1‑0.5份、硅元素0.1‑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锌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60-80份、锌元素30-40份、锰元素2-6份、镍元素2-6份、镁元素2-6份、铝元素0.5-0.9份、钴元素0.5-0.9份、铌元素0.1-0.5份、硅元素0.1-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锌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65-75份、锌元素32-37份、锰元素3-5份、镍元素3-5份、镁元素3-5份、铝元素0.6-0.8份、钴元素0.6-0.8份、铌元素0.2-0.4份、硅元素0.2-0.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锌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铜元素70份、锌元素35份、锰元素4份、镍元素4、镁元素4份、铝元素0.7份、钴元素0.7份、铌元素0.3份、硅元素0.3份。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锌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选取上述原料,并将原料分别置于超声波清理装置内,并在50-7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清理,从而能够将原料表面的灰尘以及杂质去除;S2、将S1中选取的原料成分按照熔点的高低依次添加至熔炼炉内,并在1600-18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加热熔炼,并在熔炼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一康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