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35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优化合金配方,加入稀土元素Ce,作为第二相弥散强化粒子,降低合金蠕变速度,细化粒子,强化合金,降低锌含量配合Al、Sb、Sn等元素抑制锌的析出,同时增加钨、锰等元素进一步提高合金强度,同时,采用中间合金加入的方式,避免稀土元素的氧化烧损,提高组织均匀性及性能,高温、低温及较高温的多段断续时效硬化,提高析出相的密度,增加及化弥散区,进一步强化合金,双层耐蚀,提高合金的耐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黄铜因其良好的性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制备的产品所处环境复杂,包括户外、海洋以及酸碱环境等,但黄铜合金耐蚀性差,在水汽、酸碱液体浸泡下,较短时间内产生腐蚀现象,性能发生极大的改变,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黄铜合金的不足,提高耐蚀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铜合金板材组分如下:Si:0.8-1.0%、Fe:0.05-0.1%、Mg:0.3-0.5%、Mn:0.2-0.3%、Zn:10.3-11.6%、Sn:0.1-0.27%、Sb:0.05-0.08%、W:2-4%、Al:1.5-1.6%、Ce:0.23-0.38%、P:0.03-0.08%、Ni:0.6-0.9%,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制备方法包含:真空感应熔融及中间合金铸锭工序,按照合金中组分含量,称取稀土中间合金Al-Ce-P及其余组分置于真空熔炼炉中,熔炼铸锭;热处理工序,将铸锭在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铜合金板材组分如下:Si:0.8‑1.0%、Fe:0.05‑0.1%、Mg:0.3‑0.5%、Mn:0.2‑0.3%、Zn:4.3‑5.6%、Sn:0.1‑0.27%、Sb:0.05‑0.08%、W:2‑4%、Al:1.5‑1.6%、Ce:0.23‑0.38%、P:0.03‑0.08%、Ni:0.6‑0.9%,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制备方法包含:真空感应熔融及中间合金铸锭工序,按照合金中组分含量,称取稀土中间合金Al‑Ce‑P及其余组分置于真空熔炼炉中,熔炼铸锭;热处理工序,将铸锭在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包含第一阶段780℃以上、880...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铜合金板材组分如下:Si:0.8-1.0%、Fe:0.05-0.1%、Mg:0.3-0.5%、Mn:0.2-0.3%、Zn:4.3-5.6%、Sn:0.1-0.27%、Sb:0.05-0.08%、W:2-4%、Al:1.5-1.6%、Ce:0.23-0.38%、P:0.03-0.08%、Ni:0.6-0.9%,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制备方法包含:真空感应熔融及中间合金铸锭工序,按照合金中组分含量,称取稀土中间合金Al-Ce-P及其余组分置于真空熔炼炉中,熔炼铸锭;热处理工序,将铸锭在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包含第一阶段780℃以上、880℃以下,第二阶段150℃以上、200℃以下,第三阶段450℃以上、56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时效处理;准晶研磨钝化工序,利用准晶磨料研磨特性使合金表面产生完整致密的钝化膜;利用烷基硫醇在钝化膜上构成二层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蚀耐插拔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板材组分:Si:1.0%、Fe:0.05%、Mg:0.4%、Mn:0.2%、Zn:4.9%、Sn:0.2%、Sb:0.05%、W:4%、Al:1.5%、Ce:0.32%、P:0.05%、Ni:0.9%,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蚀耐插拔铜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感应熔融及中间合金铸锭工序中,稀土中间合金随铜加入,熔融温度1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磊金巨辉李上斐吴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万金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