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透视控制系统。该智能透视控制系统含有具有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A1 … D4)的多层薄膜(M)、控制装置(20)和至少一个传感器(31…36),其中通过所述调控来影响所述区域(A1 … D4)的光学性能;其中多层薄膜(M)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其中在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之间布置电活性层(5),其中第一导电层(4)的结构化(U)相对于第二导电层(6)的结构化(U)而言具有大于0°的角度,其中通过叠加第一导电层(4)的结构和第二导电层(6)的结构而产生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A1 … D4);其中控制装置(20)取决于传感器(31…36)而调控第一导电层(4)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和第二导电层(6)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以使得有针对性地影响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A1 … D4)的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智能透视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透视控制系统。专利技术背景为了防护免受不希望的阳光辐射,已知在窗户前设置遮暗。在机动车领域中,在顶玻璃的情况下也使用这些。为此,例如使用可控的扁平元件,其部分或完全地遮暗整个区域或片状子区域。片状子区域在此应理解为是指相对于主行驶方向而言垂直地在顶玻璃上布置彼此前后的子区域。制造具有遮暗的此类玻璃的技术例如由WO96/24881A1、EP1683668A2、WO2014/072137A1和WO2014/086555A1已知。但是已显示,过强的遮暗对于机动车用户而言导致严重疲劳,因为现在眼睛必须在将视线从车辆环境变换到车辆内室时补偿强烈的亮度变换。此外,对于根据人体前提条件的调适而言经过不同时间,以使得调适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如此之高,以致不及时获取相关数据。也就是说,尽管遮暗在原则上是合理的,以例如防止由于顶玻璃的耀眼效果,但是过大程度的遮暗有损安全性。专利技术简述所述目的通过智能透视控制系统实现。该智能透视控制系统含有具有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的多层薄膜、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传感器,其中通过所述调控来影响所述区域的光学性能;其中多层薄膜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结构化导电层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其中在第一结构化导电层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之间布置电活性层,其中第一导电层的结构化相对于第二导电层的结构化而言具有大于0°的角度,其中通过叠加(Überdeckung)第一导电层的结构和第二导电层的结构而产生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取决于传感器而调控第一导电层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Streifen)的一个或多个和第二导电层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以使得有针对性地影响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的光学性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结构化导电层和/或第二结构化导电层具有氧化铟锡、铁电体(Ferrorelektrika)、胆甾相液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选自座位占用传感器、座位位置传感器、摄像机、亮度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传感器,其中第二传感器选自位置传感器、行驶动态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优选是用于卫星辅助导航的传感器,例如GPS传感器或具有电子指南针的位置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导电层的结构化具有相对于第二导电层的结构化而言大约90°的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层薄膜是复合玻璃质玻璃板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用于车辆或建筑物中。优选是在车辆中用于顶玻璃的透视控制。附图简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以示例方式参考所附附图进行描述。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化导电层,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化导电层,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薄膜或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玻璃质玻璃板的原则性层构造,且图4以示意性布置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系统的不同实施方案。参考附图的本专利技术详述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在此应注意,描述分别可单独或以组合方式使用的不同方面。也就是说,只要不明确描述为纯替代品,每个方面可以与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方案一起使用。从外,下面为了简化在所有情况下始终仅涉及一个实体(Entität)。但是如果不明确指出,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分别具有多个所涉实体。就此而言,数词“一个/一种”的使用仅应被理解为是指在一个简单的实施方案中使用至少一个实体。在图4中,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智能透视控制系统的元件。智能透视控制系统含有具有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A1…D4的多层薄膜。通过所述调控,可以有针对性地影响所述区域A1…D4的光学性能。智能透视控制系统此外含有控制装置20和至少一个传感器(31…36)。所述多层薄膜M——其也可以是玻璃质玻璃板,特别是复合玻璃质玻璃板10的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其中在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之间布置电活性层。该结构化例如——如图1和2中所示——制造为线型(linienhaft)。但这不是强制必需的。在结构U之间或结构和边缘之间,在导电层中产生条带。结构U在此是电隔离。结构U可以在准备时,即在施加导电层4或6时就已设置,或在制造方法的过程中替代性地或额外地后续引入。例如可以将导电层的各个条带布置为彼此相邻,或通过表面加工,如划破、切割、蒸发而引入导电层中。第一导电层4的结构化U(参见图1)具有相对于第二导电层6的结构化U(参见图2)而言大于0°的角度。在此认为,(行驶)方向FR通过虚线表示的箭头是共同的。通过在此产生的第一导电层4的结构U和第二导电层6的结构U的叠加,产生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A1…D4,如例如在图4中显而易见。控制装置20取决于一个传感器31…36或多个传感器31...36而调控第一导电层4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和第二导电层6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以使得有针对性地影响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A1…D4的光学性能。在此,影响可以是指透过电活性层5的透射改变,和/或在电活性层5上的反射率通过将电压施加到各个形成的条带上而改变。在图4中例如认为,通过x调控21和y调控22以与其余区域不同的方式调控区域C3。尽管在此示出仅一个以两种状态的二元调控,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此且其还可以实现多于两种状态。在图4中,例如在区域C3中通过选择y调控22的平面电极(Flächenelektrode)X3或x调控21的平面电极CX来选择。也就是说,现在可以借助传感器31...36确定,应有针对性地影响哪一个区域或哪些区域A1…D4。由此可以例如有针对性地实现遮暗,以使得避免耀眼,而其它区域不遮暗,以使得周围地区中的亮度与环境亮度接近。由此能够避免疲劳现象和适配问题,以使得例如可以提高行驶安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或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具有氧化铟锡、铁电体、胆甾相液晶。由此,可以特别简单地实现遮暗。此外,可以通过改变电压而有针对性地改变遮暗的程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活性层5含有液晶,其例如嵌入到聚合物基体中。这种活性层例如被称为PDLC层。如果在由结构化U形成的平面电极上不施加电压,则液晶无序排列,这导致透过活性层5的光的严重散射。如果在通过结构化U形成的平面电极上施加电压,则液晶以共同的方向排列并且光透过该活性层的透射提高。特别地,可以在此将交流电压施加到平面电极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31…36选自座位占用传感器、座位位置传感器、摄像机、强度(亮度)传感器。例如,可以在车辆中使用座位占用传感器32,其例如用于安全气囊控制,以识别车辆中的座位是否被占用。此时,可以例如有针对性地调控相对于座位而言提供遮暗的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A1…D4。替代地或额外地,还可以使用座位位置传感器32或电座位调节的值,以确定位置。此时,可以例如有针对性地调控相对于座位提供遮暗的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A1…D4。替代地或额外地,还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摄像机36,以确定人在哪一位置。此时可以例如有针对性地调控相对于座位提供遮暗的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A1…D4。替代地或额外地,还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强度传感器33,以例如整体地监测车辆内室或总体上监测环境亮度,或替代地或额外地确定在特定位置处的亮度比。在此可以动用已存在的车辆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透视控制系统,其含有·具有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A1 … D4)的多层薄膜(M)、控制装置(20)和至少一个传感器(31…36),其中通过所述调控来影响所述区域(A1 … D4)的光学性能,·其中多层薄膜(M)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其中在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之间布置电活性层(5),其中第一导电层(4)的结构化(U)相对于第二导电层(6)的结构化(U)而言具有大于0°的角度,其中通过叠加第一导电层(4)的结构和第二导电层(6)的结构而产生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A1 … D4),·其中控制装置(20)取决于传感器(31…36)而调控第一导电层(4)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和第二导电层(6)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以使得有针对性地影响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A1 … D4)的光学性能,·其中所述系统含有至少一个选自座位占用传感器、座位位置传感器、摄像机、亮度传感器的传感器(31…36)和至少一个选自用于卫星辅助导航的位置传感器、具有电指南针的位置传感器、行驶动态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31…3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05 EP 17164885.01.智能透视控制系统,其含有·具有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A1…D4)的多层薄膜(M)、控制装置(20)和至少一个传感器(31…36),其中通过所述调控来影响所述区域(A1…D4)的光学性能,·其中多层薄膜(M)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其中在第一结构化导电层(4)和第二结构化导电层(6)之间布置电活性层(5),其中第一导电层(4)的结构化(U)相对于第二导电层(6)的结构化(U)而言具有大于0°的角度,其中通过叠加第一导电层(4)的结构和第二导电层(6)的结构而产生多个可电调控的区域(A1…D4),·其中控制装置(20)取决于传感器(31…36)而调控第一导电层(4)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和第二导电层(6)的由结构形成的条带的一个或多个,以使得有针对性地影响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A1…D4)的光学性能,·其中所述系统含有至少一个选自座位占用传感器、座位位置传感器、摄像机、亮度传感器的传感器(31…36)和至少一个选自用于卫星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曼茨,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