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窗构件及车辆用窗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18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37
作为车辆用窗玻璃(1)的窗构件具备透明基板,在俯视观察该窗构件时,透明基板自身包括第一区域(A)和电波透过率比该第一区域(A)高的第二区域(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窗构件及车辆用窗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使用雷达来检测车辆的周围的物体的技术进行碰撞回避、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的研究,利用基于雷达的检测和相机图像这双方,也开发出了更高级的检测技术。在此,在一般性的汽车中,雷达设置在车身的前方(例如前格栅)等,立体相机设置在车身的前玻璃的附近等。另外,测量与前车的车间距离的雷达存在与立体相机接近配置或者一体化而配置在车室内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将雷达装置设置在车室内的情况下,由于构成前玻璃的玻璃板导致的反射及吸收而雷达波衰减。特别是为了提高分辨率,在雷达使用的频带那样的高频带(例如毫米波)中,由于利用波长较短的电波,因此来自电波通过的玻璃板的影响变大。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专利文献2公开了抑制雷达电波的收发的效率的下降的车载用雷达装置。在本雷达装置中,使用通过适当地设定向玻璃的入射角度来提高反射和透过这两方的效率的技术。而且,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的玻璃:不仅适用于汽车而且也能适用于建筑物,在玻璃基板上包覆有透明电介质层(除了氮化铝层之外)的表面上包覆由连续层构成的Ag层,通过进行热处理而变化生成为由粒状构成的Ag层。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05128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6-07191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00-3445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的各种现有技术中,未考虑电波透过玻璃板时的效率。另外,在作为下一代通信的5G或WiGig(WirelessGigabit)(注册商标)等中使用高频频带的研讨也不断进展,同样地需要考虑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雷达或通信设备那样的信息器件收发的信号的电波透过性的窗构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窗构件是具备透明基板的窗构件,其中,在俯视观察该窗构件时,所述透明基板自身包括第一区域和电波透过率比该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所述透明基板具备第一玻璃板和经由中间膜与所述第一玻璃板贴合的第二玻璃板。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所述第二玻璃板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玻璃板不重叠的非重叠部,在该非重叠部处划定所述第二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区域的电波透过率高的电波透过率的电波透过件配置于所述非重叠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所述电波透过件具有沿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凸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玻璃板形成有与所述凸部嵌合的凹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非重叠部,该非重叠部以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非重叠部在厚度方向上连续的方式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区域的电波透过率高的电波透过率的电波透过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所述非重叠部及所述第二玻璃板的所述非重叠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在所述第二玻璃板中形成有在厚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内贯通的孔,在该孔处划定所述第二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区域的电波透过率高的电波透过率的电波透过件配置于所述孔。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形成有贯通所述第一玻璃板、所述中间膜、及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孔,在该孔处划定所述第二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区域的电波透过率高的电波透过率的电波透过件配置于所述孔。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所述第一区域由一张玻璃板划定,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玻璃板的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二区域由具有比所述第一区域的电波透过率高的电波透过率的电波透过件划定。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窗构件中,所述电波透过件是树脂和低碱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中的至少任一者。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窗构件能够提供例如车辆用窗玻璃。透过所述车辆用窗玻璃的电波的频率为例如76GHz~81GHz。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窗构件在俯视观察下包括第一区域和电波透过率比该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因此能够提高信息器件收发的信号的电波透过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窗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玻璃安装于车辆的状态的概念图。图2是图1的S部分的放大图,是表示在车辆用窗玻璃安装壳体的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与图2对应的部位的侧视图。图4示出将车辆用窗玻璃的具体例分解成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电波透过件的状态,图4(a)是与图2、图3所示的夹层玻璃相同的例子的图,图4(b)是表示第二玻璃板具有沿着缘部与第一玻璃板未重叠的非重叠部且在俯视观察下突出的非重叠部的例子的图。图5示出将车辆用窗玻璃的具体例分解成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电波透过件的状态,图5(a)是表示非重叠部的下缘呈圆弧状的例子的图,图5(b)是表示非重叠部的下缘呈直线状的例子的图。图6是表示非重叠部及电波透过件的剖视观察下的各种形状的图,图6(a)是表示与图2、图3所示的夹层玻璃相同的例子的剖视图,图6(b)是表示电波透过件具有沿车辆用窗玻璃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凸部,且在第一玻璃板形成有与凸部嵌合的凹部的例子的剖视图。图7是与图6(b)类似的例子,是表示电波透过件具有多列的凸部,并且在第一玻璃板形成有与凸部嵌合的多列的凹部的例子的剖视图。图8示出将车辆用窗玻璃的具体例分解成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电波透过件的状态,图8(a)是表示第一玻璃板的非重叠部与第二玻璃板的非重叠部在俯视观察下具有相同形状的例子的图,图8(b)是表示第一玻璃板的非重叠部与第二玻璃板的非重叠部在俯视观察下具有不同形状的例子的图。图9是关于车辆用窗玻璃的具体例而示出非重叠部及电波透过件的剖视观察下的各种形状的图,图9(a)是相当于图8(a)所示的夹层玻璃的剖面的例子,图9(b)是进而在接合部分的两面的表面追加有粘结剂的例子,图9(c)是相当于图8(b)所示的夹层玻璃的剖面的例子,图9(d)是在图9(a)的例子中,进而在电波透过件的第一玻璃板侧的表面粘贴有薄玻璃板的例子。图10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20中的第二玻璃板的具体例,图10(a)示出具有在俯视观察下为长方形形状的孔及电波透过件的例子,图10(b)示出具有在俯视观察下为与图4(a)同样的梯形形状的孔及电波透过件的例子,图10(c)示出具有在俯视观察下为正圆形状的孔及电波透过件的例子,图10(d)示出具有在俯视观察下为与图4(a)上下颠倒的梯形形状的孔及电波透过件的例子。图11是表示图4的车辆用窗玻璃的孔及电波透过件的剖视观察下的各种形状的图,图11(a)示出孔的形状在剖面方向相同的例子,图11(b)示出孔的形状在从第二玻璃板朝向第一玻璃板的剖面方向逐渐(呈锥状地)扩大的例子,图11(c)示出孔仅形成于第二玻璃板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的例子,图11(d)示出孔以贯通第一玻璃板、中间膜、第二玻璃板的方式形成且与图11(a)同样地孔的形状在剖面方向相同的例子,图11(e)示出孔以贯通第一玻璃板、中间膜、第二玻璃板的方式形成且与图11(b)同样地贯通孔的形状在从第二玻璃板朝向第一玻璃板的剖面方向逐渐(呈锥状地)扩大的例子。图12是图3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图13(a)、图13(b)是表示图4(a)、(b)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14是在1张玻璃板的缘部粘结有电波透过件的例子的剖视图。图15示出将作为窗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构件,具备透明基板,其中,在俯视观察该窗构件时,所述透明基板自身包括第一区域和电波透过率比该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7 JP 2016-089804;2016.04.27 JP 2016-089801.一种窗构件,具备透明基板,其中,在俯视观察该窗构件时,所述透明基板自身包括第一区域和电波透过率比该第一区域高的第二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构件,其中,所述透明基板具备第一玻璃板和经由中间膜与所述第一玻璃板贴合的第二玻璃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构件,其中,所述第二玻璃板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玻璃板不重叠的非重叠部,在该非重叠部处划定所述第二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构件,其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区域的电波透过率高的电波透过率的电波透过件配置于所述非重叠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构件,其中,所述电波透过件具有沿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凸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玻璃板形成有与所述凸部嵌合的凹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非重叠部,该非重叠部以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非重叠部在厚度方向上连续的方式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构件,其中,具有比所述第一区域的电波透过率高的电波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贺谷修椎名大榎本康太郎中野和洋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