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架的夹层板(1)是具有支架(10)的夹层板(20),夹层板(20)具备第1板(21)、第2板(22)、介于第1板(21)和第2板(22)之间的中间膜(23)。支架(10)具备基板(11)以及与基板(11)大致垂直的立壁(12),在基板(11)上固定有信息装置(102)。基板(11)的前端部(11a)与第2板(22)的第1主面(24)抵接,设置有从立壁(12)的前端部(12a)向夹层板(20)的内方向弯曲的卡合部(14),卡合部(14)与第2板(22)的端部(22a)卡合。通过具备卡合部(14),支架(10)不会从夹层板(20)脱落或发生位置偏移,同时能够防止容纳在支架(10)内的信息装置(102)的脱落或从测定位置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支架的夹层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前窗玻璃等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
技术介绍
已知,将摄像机等信息装置搭载于车内,介由夹层板(玻璃)(例如车辆的前窗玻璃)发送和接收道路状况等信息信号(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粘接剂在车辆的玻璃板上固定容纳测定单元的支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37518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支架固定的情况下,存在粘接剂随时间劣化、由于振动等导致测定单元从玻璃板脱落或偏移的可能性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不易从夹层板脱落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具备第1板以及介由中间膜与所述第1板贴合的第2板,在俯视时,所述第2板的端部存在于所述第1板的面内,所述支架具备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2板的端部卡合。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支架不易从夹层板脱落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的用途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的第1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剖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夹层板上所生成的应力的示意图,图3(a)是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的曲线图,图3(b)表示夹层板与曲线图的关系。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的第3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述。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的用途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具有支架的夹层板的第1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剖面图。使用图1~图2对具有支架的夹层板的一个示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支架的夹层板1是具有支架10的夹层板(玻璃)20,支架10主要安装于汽车等车辆100的前窗玻璃101,容纳用于确保车辆行进安全而搭载于车辆100的信息装置102。信息装置102是使用摄像机和雷达等来防止对存在于车辆前方的前方车辆、行人、障碍物等的追尾和冲撞以及向驾驶员告知危险的装置,例如有信息接收装置和/或信息发送装置等,使用毫米波雷达、立体摄影机、红外线激光等隔着夹层板20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该“信号”是指包含毫米波、可见光、红外光等的电磁波。夹层板(夹层玻璃)20具备第1板21、第2板22、介于第1板21和第2板22之间的中间膜23。即,第2板22介由中间膜23与第1板21贴合。另外,第2板22具备配置于中间膜23的相反侧的第1主面24。夹层板20由公知的浮法制造。浮法中,熔化的玻璃坯料浮至锡等熔融金属之上,通过精密的温度操作成形为厚度、板宽均匀的板玻璃。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1板21和第2板22的组成的一例,可例举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表示的组成含有50~80%的SiO2、0~10%的B2O3、0.1~25%的Al2O3、3~30%的Li2O+Na2O+K2O、0~25%的MgO、0~25%的CaO、0~5%的SrO、0~5%的BaO、0~5%的ZrO2以及0~5%的SnO2的玻璃,没有特别限定。中间层23的组成可以是以往的车辆用夹层玻璃中通常使用的中间层,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或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等。另外,也可使用加热前为液态的热固化性树脂。即,中间层23在形成为夹层板20的状态时为层状即可,第1板21和第2板22接合前的状态下中间层23也可为液态等。夹层板20的周缘区域中形成有作为陶瓷等的黑色遮蔽膜的可见光遮蔽区域40,信息装置102附近形成有向夹层板20的面内方向突出的凸部41。另外,可见光遮蔽区域40中设置有未施加黑色涂装膜的区域,作为信息装置102的信号所通过的透过区域50(参照图1中的四边形)。如图2所示,支架10具备基板11以及与基板11大致垂直的立壁12,在基板11上固定有信息装置102。基板11的前端部11a抵接于第2板22的第1主面24,通过第1粘接部13粘接于第1主面24。另外,设置有从立壁12的前端部12a向夹层板20的内方向弯曲的卡合部14,卡合部14在卡合部14的前端具有插入中间膜23的一部分中的突起部15,整体形成钩状。夹层板20的第2板22侧形成有将第2板22和中间膜23的一部分(例如前端部分或中间部分)切除而得的切口部26,在切口部26设置第2板22的端部22a,使得该端部22a在俯视时存在于第1板21的面内。从而,卡合部14的内面与第2板22的端部22a卡合,该端部22a与卡合部14的内面介由第2粘接部16粘接。特别地,卡合部14为钩状,从而处于被切口部26勾住的状态,支架10的防震性提高,进而卡合性提高。另外,在夹层板20为夹层玻璃的情况下,即,第1板21为第1玻璃板、第2板22为第2玻璃板时,卡合部14在俯视时在从第2板(第2玻璃板)22的端面(端部22a的端面)到边缘压缩区域(图2中的交叉线的部分)的内部的范围内与第2板22卡合。卡合部14与第2板22的高强度的部分卡合,玻璃板不易被破坏,能够确保牢固地卡合。另外,边缘压缩区域在图3中详细描述。从而,卡合部14在俯视时也可存在于可见光遮蔽区域40内。通过黑色遮蔽膜能够从车外隐蔽卡合部14,美观性得到提高。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俯视”是指沿夹层板的板厚方向的投影视角。第1实施方式中,信息装置102容纳在由支架10的卡合部14及基板11的前端部11a与夹层板20所划定的空间内。信息装置102的容纳也可通过使立壁12和/或基板11的一部分具备能够开合的部位来完成。另外,也可将立壁12和/或基板11的一部分挖空,介由该挖空部来容纳信息装置102。立壁12和/或基板11也可具备用于固定信息装置102的位置的爪部(未图示),通过爪部来支撑所容纳的信息装置102。于是,卡合部14与第2板22的端部22a卡合,因此支架10不会从夹层板20脱落或发生位置偏移,同时能够防止容纳在支架10内的信息装置102的脱落或从测定位置偏移。另外,利用不同于卡合部14的第1粘接部13,支架10变得更不易脱落。进而,利用第2粘接部16,支架10变得更不易脱落。图3是用于说明第2板上生成的对抗力的施加和外周区域的示意图,图3(a)是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的曲线图,图3(b)表示夹层板与曲线图的关系。基于图3说明对抗力的施加。如图3(a)的曲线图所示,成形模在冷却时在从第2板(第2玻璃板)22的端部22a(第2板22的端面)到规定的距离内有边缘压缩(E/C)(压缩应力)残留,进一步,因来自成形模的热的作用而在内侧区域有内在张力(I/T)(拉伸应力)残留。因此,如图3(b)所示,卡合部14较好是在第2板22的高强度的边缘压缩区域、即从第2板22的端部22a(第2板22的端面)到边缘压缩区域的内部的范围内与第2板22卡合。另外,卡合部14优选在比第2板22的内在张力的峰值位置更靠近边缘压缩区域侧的位置与第2板22卡合。卡合部14不与第2板22的强度最弱的内在张力的峰值位置卡合,因此玻璃不易被破坏,能够确保牢固地卡合。图4是表示具有支架的夹层板1的第2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剖面图。基于图4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夹层板20中,将夹层板20的第2板22的一部分挖空以设置挖空部27,挖空部27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支架的夹层板,所述夹层板具备第1板、介由中间膜与所述第1板贴合的第2板,在俯视时,所述第2板的端部存在于所述第1板的面内,所述支架具备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2板的端部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7 JP 2016-0898041.具有支架的夹层板,所述夹层板具备第1板、介由中间膜与所述第1板贴合的第2板,在俯视时,所述第2板的端部存在于所述第1板的面内,所述支架具备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2板的端部卡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备不同于所述卡合部的第1粘接部,所述第1粘接部与所述第2板中的位于所述中间膜的相反侧的第1主面粘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含与所述第2板的端部粘接的第2粘接部。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支架的夹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板具有挖空部,所述端部具备位于所述挖空部中的下侧的下侧端部、和位于所述挖空部中的上侧的上侧端部,所述支架与所述下侧端部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地智昭,寺岛文贵,中村遼太,正木裕二,中野和洋,加贺谷修,椎名大,榎本康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