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6430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包括减振装置、用于调节减振装置的刚度的灵敏度调节装置和与减振装置连接且用于产生阻尼力的环形阻尼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悬架系统,通过设置减振装置、灵敏度调节装置和环形阻尼器相配合,减振效果好,反应灵敏度较好,可以提高舒适性,而且能够实现反应灵敏度的调节,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悬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使用日益增多的今天,其中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的悬架系统更为重要。目前多数悬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但没有考虑到在不同情况下的驾驶员对灵敏度的调节能力,反应的灵敏度较差,不很好的能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目的是实现反应灵敏度的调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悬架系统,包括减振装置、用于调节减振装置的刚度的灵敏度调节装置和与减振装置连接且用于产生阻尼力的环形阻尼器。所述环形阻尼器设置于所述减振装置的内部。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导向筒、可移动的设置于导向筒中的调节盘以及设置于导向筒中且用于对调节盘提供弹性作用力的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所述灵敏度调节装置使调节盘可选择性的与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接触,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的刚度大小不同。所述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分别至少设置两个,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在所述导向筒内部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的长度方向与导向筒的轴向相平行。所述调节盘相对于所述导向筒可旋转,所述灵敏度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调节盘连接的调节杆、操纵杆以及与操纵杆和调节杆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操纵杆相平行,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环形阻尼器包括外壳体、可旋转的设置于外壳体上的旋转盘、设置于外壳体的内部且与旋转盘同步旋转的活塞、设置于活塞上的励磁线圈以及与旋转盘和所述调节盘连接且用于将调节盘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盘的旋转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外壳体中充有磁流变液。所述外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环形结构,外壳体与所述导向筒为同轴设置,外壳体的内腔体为圆环形腔体,所述旋转盘设置于外壳体的中心处且旋转盘与外壳体为同轴设置。所述活塞设置两个,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外壳体的内腔体分隔成两个储液腔,各个储液腔中分别具有一个活塞。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与所述调节盘连接的传动杆、与传动杆构成螺旋传的动丝杆、与丝杆和所述旋转盘连接的第一转轴、设置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转轴相平行的第二转轴、设置于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转轴连接的摆杆和与摆杆转动连接且与旋转盘为滑动连接的滑块。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悬架系统,通过设置减振装置、灵敏度调节装置和环形阻尼器相配合,减振效果好,反应灵敏度较好,可以提高舒适性,而且能够实现反应灵敏度的调节,适应性强。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减振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环形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环形阻尼器的剖视图;图6是环形阻尼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运动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环形阻尼器与调节盘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操纵杆;2、调节杆;3、传动机构;4、减振装置;401、导向筒;402、第一减振弹簧;403、第二减振弹簧;404、调节盘;5、环形阻尼器;501、外壳体;502、活塞;503、旋转盘本体;504、旋转杆;505、第一齿轮;506、第二齿轮;507、第一转轴;508、第二转轴;509、滑块;510、摆杆;511、连接杆;512、传动杆;513、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包括减振装置4、用于调节减振装置4的刚度的灵敏度调节装置和与减振装置4连接且用于产生阻尼力的环形阻尼器5。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8所示,环形阻尼器5设置于减振装置4的内部,减振装置4与汽车的簧载质量和非簧载质量连接,减振装置4位于汽车的簧载质量和非簧载质量之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的簧载质量和非簧载质量之间做相对运动或相背离运动。减振装置4包括导向筒401、可移动的设置于导向筒401中的调节盘404以及设置于导向筒401中且用于对调节盘404提供弹性作用力的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灵敏度调节装置使调节盘404可选择性的与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接触,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的刚度大小不同,n为整数且n≥2,即导向筒401中至少需设置两种刚度大小不同的减振弹簧。如图1至图3所示,导向筒40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设置于导向筒401的内部,调节盘404设置于导向筒401的内腔体中,导向筒401的内腔体为圆形腔体,调节盘404为圆盘状结构,调节盘404与导向筒401为同轴设置且调节盘404相对于导向筒401可沿轴向进行移动,导向筒401并对调节盘404起到导向作用。调节盘404的初始位置位于导向筒401的下端,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夹在调节盘404和导向筒401的上端之间,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对调节盘404施加向下的弹性作用力,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的长度方向与导向筒401的轴向相平行。导向筒401是与汽车的簧载质量连接,调节盘404是与汽车的非簧载质量连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调节盘404与导向筒401和减振弹簧相配合,起到缓冲减振效果。作为优选的,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分别至少设置两个,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在导向筒401内部为沿周向均匀分布,所有的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在导向筒401内部分别为沿周向均匀分布。当调节盘404处于初始位置时,通过旋转调节盘404,使调节盘404绕其自身轴线旋转一定角度,以使调节盘404旋转至与刚度大小相同的多个减振弹簧相接触的位置处,此时减振装置4的刚度大小恒定,而且通过改变调节盘404的位置,以使调节盘404与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n减振弹簧中的任意一种减振弹簧接触,可以实现减振装置4的刚度大小的调节,提高了悬架系统的适应性,有助于提高悬架系统的反应灵敏度。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n等于2,即在导向筒401中设置有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二减振弹簧403,第一减振弹簧402设置两个,第二减振弹簧403设置两个,第一减振弹簧402和第二减振弹簧403的刚度大小不同,在导向筒401的周向上,各个第一减振弹簧402位于两个第二减振弹簧403之间,各个第二减振弹簧403位于两个第一减振弹簧402之间。各个第一减振弹簧402与周向上相邻的第二减振弹簧403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需要调节减振装置4的刚度时,需在调节盘404在初始位置处旋转90度,以使调节盘404与两个第一减振弹簧402或两个第二减振弹簧403接触。如图1至图3所示,调节盘404相对于导向筒401可旋转,灵敏度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盘404连接的调节杆2、操纵杆1以及与操纵杆1和调节杆2连接的传动机构3。调节杆2和操纵杆1相平行,传动机构3位于调节盘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装置、用于调节减振装置的刚度的灵敏度调节装置和与减振装置连接且用于产生阻尼力的环形阻尼器。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装置、用于调节减振装置的刚度的灵敏度调节装置和与减振装置连接且用于产生阻尼力的环形阻尼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阻尼器设置于所述减振装置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导向筒、可移动的设置于导向筒中的调节盘以及设置于导向筒中且用于对调节盘提供弹性作用力的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所述灵敏度调节装置使调节盘可选择性的与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接触,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的刚度大小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分别至少设置两个,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在所述导向筒内部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一减振弹簧、……和第n减振弹簧的长度方向与导向筒的轴向相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盘相对于所述导向筒可旋转,所述灵敏度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调节盘连接的调节杆、操纵杆以及与操纵杆和调节杆连接的传动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操纵杆相平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孙际超朱宵汉方星晖韩利敏别威曹菁冯尚志王嘉咏邓志亮尹家浩鹏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