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2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所述设备包括双组份供胶装置、涂布装置、复合机、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和PLC控制装置;所述工艺通过PLC控制装置和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实现涂布量闭环控制,使双组份热熔胶连续精确涂布在宽幅卷材上,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更加环保、更加节约能耗。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冷却辊对贴合后的复合膜进行降温,使双组份热熔胶迅速冷却成固态,从而快速实现双组份的无溶剂聚氨酯胶水具有初粘力,提高了可靠性,避免批量性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复合膜生产领域,具体涉及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复合膜作为软包装行业的产品,一般生产工艺为:采用胶水来将两层塑料膜(或铝箔、纸张)复合成一整体膜。软包装行业主要是向货架食品、药品、日化品、化妆品、农药、种子等企业生产提供彩印塑料复合袋、复合膜,这些复合袋(膜)是由两层或多层的塑料膜、纸张、金属箔通过胶水(粘合剂)粘接复合而成的。其粘接复合的工艺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都主要使用1)溶剂型胶干式复合;2)水性胶干式复合;3)挤出复合4)无溶剂复合等四大类别。溶剂型胶干式复合主要采用双组份溶剂型聚氨酯胶,由于操作简单和性能稳定可靠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但由于胶水本身含有25-50%左右的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额外再添加有机溶剂来进行稀释配制,每涂布一克干胶就需要约三克的有机溶剂,因此存在环境污染大、对操作工人健康不利、易燃易爆不安全等弊端,而且由于需要添加大量有机溶剂来稀释,涂布后再烘干的工艺,对于使用厂家来说还存在成本高、能耗高,产品易出现溶剂残留超标等问题。水性胶干式复合主要采用水性丙烯酸酯类胶,具有较好的初粘力,也不需要有机溶剂参与使用过程,但是采用这类胶水贴合的产品性能有限,不耐高温、不耐水、强度不太高,只适应于一些轻便包装结构(如饼干、方便面的包装膜)的复合。由于在复合之前需要将胶水烘干,故采用水性胶进行干式复合的能耗也很高。挤出复合直接将聚乙烯(PE)类熔点较低、流动性较好的树脂挤出成薄膜与其他薄膜复合,但仅用于热封层的复合,且需量大才有经济效益,因此应用范围和市场占有率较有限。无溶剂复合工艺通常采用双组份(或单组份)的无溶剂聚氨酯胶,解决了以上三种复合方式的问题,具有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势,是目前软包装行业正在快速兴起的一种复合工艺。但这类双组份胶水由于混合之后一般在相当长时间(0.5-4小时)之内都还是液态,所以不具有初粘力(初始粘接强度),需要专用的涂布复合设备,对设备的张力控制精度和人员的操作水平都要求很高。当用于复合的薄膜材料为内侧印刷有浅色油墨(如白色或黄色)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与铝箔或PET镀铝膜之时,由于混合之后的胶水在相当长时间(0.5-4小时)之内都还是液态,所以胶水会在两层薄膜之间因为温度、压力的变化发生而收缩和微流动,导致胶水在复合膜的各局部微观上不均匀,经过镀铝层或铝箔的反射,从PET膜一侧看上去,浅色油墨处会有明暗不一的斑点。这个外观问题导致现有市场上的无溶剂聚氨酯胶水均无法用于PET与铝箔、PET与镀铝PET的复合,而这类复合结构又广泛应用于对阻隔性要求较高的食品和药品的包装,因此这类结构目前只能用相对来说不环保且成本较高的溶剂型胶干式复合。另外,在复合纸张、无纺布等多孔纤维结构材料时,由于无溶剂胶水长时间处于粘度较低的流动状态,会被纤维结构吸收进内部结构中,造成粘接处胶水过少进而导致粘接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提供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使无溶剂聚氨酯胶在复合过程中具有初粘力,同时满足无溶剂复合用于PET与铝箔、PET与镀铝PET复合的性能要求。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设备,包括双组份供胶装置、涂布装置、复合机、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和PLC控制装置;双组份供胶装置包括两个溶胶桶、对应安装在两个溶胶桶输出端处的两个计量泵,以及对应连接两个计量泵输出端的两条保温管道,所述两个计量泵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涂布装置包括转移钢辊、位于转移钢辊后侧的转移胶辊、位于转移胶辊后侧的涂布钢辊、位于涂布钢辊上方的涂胶压辊,所述转移钢辊、转移胶辊、涂布钢辊分别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各伺服电机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所述转移钢辊、涂布钢辊内置有控温结构;双组份供胶装置还包括用于向转移钢辊上胶的上胶机构,所述上胶机构连接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复合机包括第一放卷装置、第二放卷装置、可加热的复合辊、位于复合辊上方的复合压辊、内置有降温结构的冷却辊、收卷辊以及导引辊组;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与PLC控制装置相连。进一步,所述上胶机构包括设置于转移钢辊前侧的计量钢辊,所述计量钢辊与转移钢辊之间设置有胶槽,所述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一可加热的静态混合管,所述静态混合管的输出端位于胶槽上;所述计量钢辊由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驱动转动。进一步,所述上胶机构包括设置于转移钢辊上且可沿转移钢辊轴向往复移动的一个或两个涂布模具;涂布模具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一可加热的静态混合管与涂布模具相连;涂布模具数量为两个时,所述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涂布模具;所述涂布模具为狭缝式涂布模具。进一步,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转移钢辊或者涂布钢辊后侧的导轨、安装在导轨上的支架、与支架固定的检测仪,所述支架能由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检测仪采用红外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进一步,所述溶胶桶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支撑板、压盘、带有通孔的发热溶胶板、缓冲区,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动杆下端连接所述压盘,所述溶胶桶下部呈漏斗状;所述计量泵输出端安装有压强传感器。进一步,所述转移钢辊、涂布钢辊和冷却辊内设置有螺旋形夹层流道;所述转移钢辊、涂布钢辊的螺旋形夹层流道通入有流动的热水;所述冷却辊的螺旋形夹层流道通入有流动的冷却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常温下为固态的A组份热熔胶和B组份热熔胶分别放入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个溶胶桶中,通过溶胶桶加热融化成液态后,由计量泵将A组份和B组份按比例混合输出;混合后的双组份热熔胶依次转移涂覆的转移钢辊、转移胶辊、涂布钢辊上,其中转移钢辊和涂布钢辊由PLC控制装置控制的伺服电机驱动旋转,PLC控制装置根据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数据调整转移钢辊与涂布钢辊的表面线速度比;将待复合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分别安装在复合机的第一放卷装置、第二放卷装置上,第一薄膜进入涂布装置的涂布钢辊和涂胶压辊之间进行涂胶,再经导引辊组进入复合辊和复合压辊之间,与同进入复合辊和复合压辊之间的第二薄膜进行贴合制得复合膜,冷却辊对复合膜进行降温,并由收卷辊进行收卷。进一步,所述PLC控制装置根据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反馈的检测数据调整转移钢辊与涂布钢辊的表面线速度比,具体方法包括:对胶层厚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进行标定,根据转移钢辊或涂布钢辊上的胶层厚度与涂胶后薄膜上的胶层厚度存在正比例关系,采用称重法实测薄膜表面的涂胶量,并根据实测数据标定检测仪的检测数据,使检测仪的检测数据与称重法实测的数据一致;工作时,使检测仪往复扫描转移钢辊或涂布钢辊上的胶层厚度,将检测仪检测到的数据传递给PLC控制装置,由PLC装置将测得的涂胶量与设定的涂胶量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转移钢辊的转速:若测得的涂胶量低于设定值,则PLC控制装置命令加快转移钢辊的转速,以使转移钢辊在单位时间内供应给涂布钢辊的胶量增大,进而使涂布钢辊涂布至第一薄膜上的涂胶量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组份供胶装置、涂布装置、复合机、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和PLC控制装置;双组份供胶装置包括两个溶胶桶、对应安装在两个溶胶桶输出端处的两个计量泵,以及对应连接两个计量泵输出端的两条保温管道,所述两个计量泵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涂布装置包括转移钢辊、位于转移钢辊后侧的转移胶辊、位于转移胶辊后侧的涂布钢辊、位于涂布钢辊上方的涂胶压辊,所述转移钢辊、转移胶辊、涂布钢辊分别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各伺服电机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所述转移钢辊、涂布钢辊内置有控温结构;双组份供胶装置还包括用于向转移钢辊上胶的上胶机构,所述上胶机构连接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复合机包括第一放卷装置、第二放卷装置、可加热的复合辊、位于复合辊上方的复合压辊、内置有降温结构的冷却辊、收卷辊以及导引辊组;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与PLC控制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组份供胶装置、涂布装置、复合机、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和PLC控制装置;双组份供胶装置包括两个溶胶桶、对应安装在两个溶胶桶输出端处的两个计量泵,以及对应连接两个计量泵输出端的两条保温管道,所述两个计量泵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涂布装置包括转移钢辊、位于转移钢辊后侧的转移胶辊、位于转移胶辊后侧的涂布钢辊、位于涂布钢辊上方的涂胶压辊,所述转移钢辊、转移胶辊、涂布钢辊分别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各伺服电机分别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所述转移钢辊、涂布钢辊内置有控温结构;双组份供胶装置还包括用于向转移钢辊上胶的上胶机构,所述上胶机构连接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复合机包括第一放卷装置、第二放卷装置、可加热的复合辊、位于复合辊上方的复合压辊、内置有降温结构的冷却辊、收卷辊以及导引辊组;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与PLC控制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机构包括设置于转移钢辊前侧的计量钢辊,所述计量钢辊与转移钢辊之间设置有胶槽,所述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一可加热的静态混合管,所述静态混合管的输出端位于胶槽上;所述计量钢辊由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计量钢辊内设置有螺旋形夹层流道,该螺旋形夹层流道通入有流动的热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机构包括设置于转移钢辊上且可沿转移钢辊轴向往复移动的一个或两个涂布模具;涂布模具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的输出端通过一可加热的静态混合管与涂布模具相连;涂布模具数量为两个时,所述双组份供胶装置的两条保温管道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涂布模具;所述涂布模具为狭缝式涂布模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转移钢辊或者涂布钢辊后侧的导轨、安装在导轨上的支架、与支架固定的检测仪,所述支架能由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检测仪采用红外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桶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支撑板、压盘、带有通孔的发热溶胶板、缓冲区,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动杆下端连接所述压盘,所述溶胶桶下部呈漏斗状;所述计量泵输出端安装有压强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热熔胶粘贴软包装复合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钢辊、涂布钢辊和冷却辊内设置有螺旋形夹层流道;所述转移钢辊、涂布钢辊的螺旋形夹层流道通入有流动的热水;所述冷却辊的螺旋形夹层流道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万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