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1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包括电池壳、隔离元件、正极环,隔离元件由多层筒形隔离纸同轴间隔套设而成,相邻隔离纸之间形成环形的电解液腔,正极环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压制而成,该液体原料为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电解液腔内为隔离纸区域用KOH电解液;负极材料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制得,该液体原料为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其中,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25~32%的KOH电解液,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35~40%的KOH电解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各项技术的突飞猛进,用电器具对碱性电池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升碱性电池的综合电性能,特别是大电流或高功率脉冲模式下的放电性能成为各个电池厂家研究的方向。在大电流或高功率脉冲的放电模式下,碱性电池会出现电池极化现象,而电池极化会导致电池电压的损失,使得电池的容量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电池极化包括电极活性材料本身的电化学极化和电解液体系的浓差极化。现有的电池厂家大都是采用改进电极活性材料来缓解电极活性材料本身的电化学极化现象,从而使电池的容量得以发挥出来,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碱性电池在大电流或高功率脉冲模式下的放电性能依然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内同轴套设隔离元件,电池壳与隔离元件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填入压制好的正极环,隔离元件由多层筒形隔离纸同轴间隔套设而成,相邻隔离纸之间形成环形的电解液腔,隔离元件内层隔离纸的内筒空腔中填充负极材料,隔离元件的上端开口处封装有与负极材料连接的负极集电体,该负极集电体向外延伸封闭隔离元件与电池壳之间环形空腔的上端开口,正极环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压制而成,该液体原料为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电解液腔内为隔离纸区域用KOH电解液;负极材料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制得,该液体原料为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其中,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25~32%的KOH电解液,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35~40%的KOH电解液。对于碱性电池而言,其化学反应式为:电池的总反应:Zn+2MnO2+2H2O=Zn(OH)2+2MnOOH、电池负极反应:Zn+2OH-=Zn(OH)2+2e-、电池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根据碱性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反应需要OH-,OH-主要的来源为KOH电解液,而正极反应需要水和e-生成OH-,而传统的碱性电池中正极环的原料配方中所采用的KOH电解液、隔离元件中所采用的KOH电解液、负极材料的原料配方中所采用的KOH电解液均为质量浓度为(38±0.5)%的KOH电解液,那么,在大电流或高功率脉冲模式下电池正极区域的OH-浓度越来越高,而负极区域的OH-浓度却越来越低,从而出现严重的浓差极化现象,正负极区域OH-浓度的差异所带来的电势能,会造成电池总电压的损失,使得电池性能不能有效发挥出来。本专利技术根据碱性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25~32%的KOH电解液,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35~40%的KOH电解液,可以减小电池在大电流高功率的放电模式下的浓差极化,提高电池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电池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优选为质量浓度为25~30%的KOH电解液,可进一步提升电池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性能。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纸区域用KOH电解液优选为质量浓度为30~35%的KOH电解液,可进一步提升电池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可进一步提升电池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碱性电池的剖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包括电池壳10,电池壳10内同轴套设隔离元件30,电池壳10与隔离元件30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填入压制好的正极环20电池壳,隔离元件30由两层筒形隔离纸(31、32)同轴间隔套设而成,相邻隔离纸(31、32)之间形成环形电解液腔33,隔离元件30内层隔离纸32的内筒空腔中填充负极材料40,隔离元件30的上端开口处封装有与负极材料40连接的负极集电体50,该负极集电体50向外延伸封闭隔离元件30与电池壳10之间环形空腔的上端开口,正极环20由固体原料(常见为二氧化锰、石墨、硬脂酸钙、粘结剂等的混合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压制而成,该液体原料为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电解液腔33内为隔离纸区域用KOH电解液;负极材料40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制得,该液体原料为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其中,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25~32%的KOH电解液,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35~40%的KOH电解液。根据上述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进行了8个实施例(即实施例1~实施例8)和5个对比例(即对比例1~对比例5),上述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应的原料参数如下表1所示:表1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质量浓度(%)电解液腔内KOH电解液的质量浓度(%)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质量浓度(%)实施例1253035实施例2273238实施例3303540实施例4303040实施例5303535实施例6323540实施例7252935实施例8303640对比例1243540对比例223.53640对比例3303541对比例4303542对比例5(现有的碱性电池)38.538.538.5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碱性电池在1.5w高功率脉冲下的间放次数(具体操作为:在1.5w的恒功率下放电2秒;接着,在0.65w的恒功率下放电28秒,作为“一次放电”;5分钟按上述方式连续进行10次放电,然后休息55分钟;连续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电池的电压降至0.9伏为止)和在1000mA大电流脉冲下的连放次数(具体操作为:在恒电流1000mA下放电10秒,休息50秒,连续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电池的电压降至0.9伏为止)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见下表2:表2碱性电池在1.5w高功率脉冲下的间放次数(次)碱性电池在1000mA大电流脉冲下的连放次数(次)实施例1110440实施例2113446实施例3114460实施例4100434实施例5102432实施例696420实施例7103417实施例8102427对比例187360对比例279321对比例393384对比例481342对比例5(现有的碱性电池)90380从表2中的实施例1~实施例8与对比例5的测试结果可看出:本申请的碱性电池相对于现有的碱性电池来说,在1.5w高功率脉冲下的间放次数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在1000mA大电流脉冲下的连放次数也有明显的提高,其在高功率和大电流脉冲下的充放电性能大大提升,同时,提高了正极环和负极材料中的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从表2中的对比例1、对比例2的测试结果可看出:当正极环的原料配方中的KOH电解液浓度小于25%时,正极粉料成型困难,打出的正电极环均匀性差,导致碱性电池在高功率和大电流脉冲下的充放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内同轴套设隔离元件,电池壳与隔离元件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填入压制好的正极环,隔离元件由多层筒形隔离纸同轴间隔套设而成,相邻隔离纸之间形成环形的电解液腔,隔离元件内层隔离纸的内筒空腔中填充负极材料,隔离元件的上端开口处封装有与负极材料连接的负极集电体,该负极集电体向外延伸封闭隔离元件与电池壳之间环形空腔的上端开口,正极环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压制而成,该液体原料为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电解液腔内为隔离纸区域用KOH电解液;负极材料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制得,该液体原料为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其中,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25~32%的KOH电解液,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为质量浓度为35~40%的KOH电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高效释放电池容量的碱性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内同轴套设隔离元件,电池壳与隔离元件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填入压制好的正极环,隔离元件由多层筒形隔离纸同轴间隔套设而成,相邻隔离纸之间形成环形的电解液腔,隔离元件内层隔离纸的内筒空腔中填充负极材料,隔离元件的上端开口处封装有与负极材料连接的负极集电体,该负极集电体向外延伸封闭隔离元件与电池壳之间环形空腔的上端开口,正极环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压制而成,该液体原料为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电解液腔内为隔离纸区域用KOH电解液;负极材料由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混合制得,该液体原料为负极区域用KOH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正极区域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区用KOH电解液的浓度,隔离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涛钟晓桥林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