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艳红专利>正文

一种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20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线圈筒,能够对导线进行清理,且便于对导线进行裁切,安全系数高的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一种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包括有固定框、变频电机、第一链轮、第一转轴、传动链带、第二链轮、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一限位板、第一螺杆、第一螺帽、第一支柱、出水管、出水阀、第二导向轮、清洗框、电动推杆、固定板、裁切刀、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三链轮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便于安装和拆卸线圈筒,能够对导线进行清理,且便于对导线进行裁切,安全系数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
技术介绍
变压器线圈是一种线圈,变压器里面需要线圈才能运转。按相数分:(1)单相变压器:用于单相负荷和三相变压器组。(2)三相变压器:用于三相系统的升、降电压。按容量分:小型变压器的线圈一般用带有绝缘的圆铜线,大型的变压器则用带有绝缘层的扁铜线。无论是在生产领域中,还是家用领域中,变压器对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而变压器运作时便需要线圈,目前对于线圈的制造采用的是电力驱动的绕线器,但其操作较为麻烦,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线圈筒,并且由于绕线器长期的使用容易堆积杂质,杂质会掺杂在导线上,导致其后期的使用质量降低,当线圈绕线完成后,又没有较好的裁切器进行裁切,人工裁切方式安全系数低,裁切后的导线容易甩到人体,造成危害。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线圈筒,能够对导线进行清理,且便于对导线进行裁切,安全系数高的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绕线器备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线圈筒,不能够对导线进行清理,且不便于对导线进行裁切,安全系数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框(1)、变频电机(2)、第一链轮(3)、第一转轴(4)、传动链带(5)、第二链轮(6)、第二转轴(7)、第一轴承座(8)、第一限位板(9)、第一螺杆(11)、第一螺帽(12)、第一支柱(13)、出水管(14)、出水阀(15)、第二导向轮(17)、清洗框(18)、电动推杆(19)、固定板(20)、裁切刀(21)、第二轴承座(24)、第三转轴(25)、第三链轮(26)、操作盘(27)、车轮(28)、安装板(29)、固定块(30)、第一清洁块(31)、第二清洁块(32)、第一弹性件(35)、T形拉板(36)、第二限位板(37)、第二螺帽(39)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线圈立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框(1)、变频电机(2)、第一链轮(3)、第一转轴(4)、传动链带(5)、第二链轮(6)、第二转轴(7)、第一轴承座(8)、第一限位板(9)、第一螺杆(11)、第一螺帽(12)、第一支柱(13)、出水管(14)、出水阀(15)、第二导向轮(17)、清洗框(18)、电动推杆(19)、固定板(20)、裁切刀(21)、第二轴承座(24)、第三转轴(25)、第三链轮(26)、操作盘(27)、车轮(28)、安装板(29)、固定块(30)、第一清洁块(31)、第二清洁块(32)、第一弹性件(35)、T形拉板(36)、第二限位板(37)、第二螺帽(39)和第二螺杆(40);车轮(28)固接于安装板(29)底部;第一支柱(13)、清洗框(18)、固定板(20)和操作盘(27)依次固接于安装板(29)顶部,且清洗框(18)顶部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导向轮(16),固定板(20)上部开有第一通线孔(22)、裁切槽(23),裁切槽(23)位于第一通线孔(22)顶部;出水管(14)固接于清洗框(18)一侧底端,出水阀(15)安装于出水管(14),第二导向轮(17)安装于清洗框(18)内下部;电动推杆(19)安装于固定板(20),且位于第一通线孔(22)正下方,电动推杆(19)与操作盘(27)电连接;裁切刀(21)与电动推杆(19)输出端传动连接,裁切刀(21)与裁切槽(23)配合;固定框(1)固接于第一支柱(13)、操作盘(27)顶部;变频电机(2)安装于固定框(1)内顶部,且与操作盘(27)电连接;第一转轴(4)与变频电机(2)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链轮(3)固接于第一转轴(4);第一轴承座(8)固接于固定框(1)一内侧部,第二轴承座(24)固接于固定框(1)另一内侧部;第二转轴(7)顶部与第一轴承座(8)枢接,且贯穿第一轴承座(8)与第二链轮(6)固接,第二转轴(7)底部与第一螺杆(11)固接,第二转轴(7)上安装有第一线圈筒(10),且第一线圈筒(10)位于第一轴承座(8)、第一螺杆(11)之间;第一限位板(9)固接于第二转轴(7),且位于第一轴承座(8)、第一线圈筒(10)之间;第一螺帽(12)螺接于第一螺杆(11);第三转轴(25)顶部与第二轴承座(24)枢接,且贯穿第二轴承座(24)与第三链轮(26)固接,第三链轮(26)通过传动链带(5)与第一链轮(3)、第二链轮(6)传动连接,第三转轴(25)底部与第二螺杆(40)固接,第三转轴(25)上安装有第二线圈筒(38),且第二线圈筒(38)位于第二轴承座(24)、第二螺杆(40)之间;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孙艳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