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中心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13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手中心轴,包括中轴连接端、主控制轴及轴座,中轴连接端设置在中心轴上,中心轴外部设有主控制轴,中心轴底端与轴座连接,中轴连接端与中心轴的连接处设有锁死结构腔,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机械手中心轴,不仅能够有效连接机械手臂,还增设主控制轴及从控制轴来尽可能转化能源,增大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在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机械自震颤,增加整机的实用寿命,降低维护维修成本,更进一步的是将中心轴的底部设置轴座,有效抵消外接机械对本机械的运动影响,同时,在自稳过程中,对整体大机械的稳定性做出贡献,广泛适用于玻璃制品生产加工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手中心轴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生产
,更加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械手中心轴。
技术介绍
针对于目前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我们发现在生活中人们对于用品的功能化分区,不再是一物多用的节俭式生活方式,而是逐渐转变成专物专用的特定方式,甚至于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物品进行区分,这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升,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但是由于工艺本身的限制,针对于大批量的生产加工是及其不够的,不仅不能够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针对于生产成本而言,也是极其不适合的。目前市场上也存在能够通过机械生产玻璃制品的机械,但是通过对比生产出的成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产出的玻璃制品普遍存在受力不均,厚度不均甚至存在手里薄弱点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够直接影响产品的生命力和受用寿命,而消费者仅仅在玻璃制品表面进行敲击听声便能够很好的进行区分,这些产品的生产效率虽然比传统制法的生产效率高,但是却被产品质量所限制,无法进行长远的突破,因此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能够通过机械生产达到手工生产效果的一体化机械,而该机械的所有零部件均是进行过优化的,通过优化后的零部件组合能够完成一体化机械的整体组装。传统的中心转轴仅仅是完成转动及连接的效果,并不能做到较高要求的连接效果及使用效果,而对于整机而言,局部机械的能耗增加,不仅影响整体机械的能动性,还会对机械本身的符合造成压力,对连续大生产而言,是及其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机械手中心轴,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制成的机械手中心轴具有良好的传动效果。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手中心轴,包括中轴连接端、主控制轴及轴座,中轴连接端设置在中心轴上,中心轴外部设有主控制轴,中心轴底端与轴座连接,中轴连接端与中心轴的连接处设有锁死结构腔,所述锁死结构腔呈T字结构,中心轴内部设有控制结构,主控制轴下方设置有从控制轴,所述从控制轴与主控制轴连接,轴座与从控制轴之间设有缓冲减震结构,所述缓冲减震结构与轴座之间设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均匀分布在轴座表面,中轴连接端远离锁死结构腔的一侧与机械手连接,主控制轴通过中心轴与控制结构的一端进行连接固定。锁死结构腔内设有膨胀层,有助于增强锁死的强度,所述膨胀层内有气泡孔,便于内部压力气体流通。稳定板呈上窄下宽结构,稳定系数大,所述轴座上稳定板的数量不少于4对。主控制轴与从控制轴之间设有连锁反应装置,增强制动性能并且实现联动的效果,所述连锁反应装置同时连接主控制轴与从控制轴。中心轴内腔设为双层结构,提高强度,所述双层结构之间为真空层,降低自重。所系结构与中轴连接端通过嵌卡旋转进行连接,所述嵌卡旋转方向与中心轴转动方向相反,加强连接强度。机械手中心轴整体结构外表面设置镀层,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镀层为疏水基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械手中心轴,不仅能够有效连接机械手臂,还增设主控制轴及从控制轴来尽可能转化能源,增大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在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机械自震颤,增加整机的实用寿命,降低维护维修成本,更进一步的是将中心轴的底部设置轴座,有效抵消外接机械对本机械的运动影响,同时,在自稳过程中,对整体大机械的稳定性做出贡献,广泛适用于玻璃制品生产加工行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械手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轴连接端;2、锁死结构腔;3、控制结构;4、主控制轴;5、从控制轴;6、稳定板;7、轴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手中心轴,包括中轴连接端1、主控制轴4及轴座7,中轴连接端1设置在中心轴上,中心轴外部设有主控制轴4,主控制轴4与从控制轴5之间设有连锁反应装置,所述连锁反应装置同时连接主控制轴4与从控制轴5,中心轴底端与轴座7连接,中轴连接端1与中心轴的连接处设有锁死结构腔2,锁死结构腔2内设有膨胀层,所述膨胀层内有气泡孔,所述锁死结构腔2呈T字结构。中心轴内部设有控制结构3,主控制轴4下方设置有从控制轴5,所述从控制轴5与主控制轴4连接,轴座7与从控制轴5之间设有缓冲减震结构,所述缓冲减震结构与轴座7之间设有稳定板6,所述稳定板6均匀分布在轴座7表面,稳定板6呈上窄下宽结构,所述轴座7上稳定板6的数量不少于4对,中轴连接端1远离锁死结构腔2的一侧与机械手连接,主控制轴4通过中心轴与控制结构3的一端进行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中心轴,包括中轴连接端(1)、主控制轴(4)及轴座(7),中轴连接端(1)设置在中心轴上,中心轴外部设有主控制轴(4),中心轴底端与轴座(7)连接,其特征在于:中轴连接端(1)与中心轴的连接处设有锁死结构腔(2),所述锁死结构腔(2)呈T字结构,中心轴内部设有控制结构(3),主控制轴(4)下方设置有从控制轴(5),所述从控制轴(5)与主控制轴(4)连接,轴座(7)与从控制轴(5)之间设有缓冲减震结构,所述缓冲减震结构与轴座(7)之间设有稳定板(6),所述稳定板(6)均匀分布在轴座(7)表面,中轴连接端(1)远离锁死结构腔(2)的一侧与机械手连接,主控制轴(4)通过中心轴与控制结构(3)的一端进行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中心轴,包括中轴连接端(1)、主控制轴(4)及轴座(7),中轴连接端(1)设置在中心轴上,中心轴外部设有主控制轴(4),中心轴底端与轴座(7)连接,其特征在于:中轴连接端(1)与中心轴的连接处设有锁死结构腔(2),所述锁死结构腔(2)呈T字结构,中心轴内部设有控制结构(3),主控制轴(4)下方设置有从控制轴(5),所述从控制轴(5)与主控制轴(4)连接,轴座(7)与从控制轴(5)之间设有缓冲减震结构,所述缓冲减震结构与轴座(7)之间设有稳定板(6),所述稳定板(6)均匀分布在轴座(7)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平彭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科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