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58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该像素驱动电路将第N行子像素中每一子像素的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对应与第N+1行子像素中的一子像素的第二液晶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驱动时,当对第N行子像素进行扫描时,第N行子像素的第三薄膜晶体管导通将第N行子像素的第二液晶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向第N+1行子像素的第二液晶电容的第一端释放,不会对阵列基板公共电压线上的电压产生影响,有效地保证了阵列基板公共电压线上各个区域的电压值一致,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可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在平板显示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薄膜晶体管基板(ThinFilmTransistorArraySubstrate,TFTArraySubstrate)与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Filter,CF)之间灌入液晶分子,并在两片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TFT-LCD的画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设计TFT-LCD的像素驱动电路时,会将一个子像素分隔为主区(Main)及次区(Sub),通过使主区与次区的液晶电容两端的电压差不同,达到改善TFT-LCD大视角色偏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10)、分别与多行子像素(10)对应的多条扫描线(20)、分别与多列子像素(10)对应的多条数据线(30)以及阵列基板公共电压线(40);所述子像素(1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一液晶电容(C1)、第一存储电容(C2)、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二液晶电容(C3)及第二存储电容(C4);每一子像素(10)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对应的扫描线(20),源极电性连接对应的数据线(30),漏极电性连接第一液晶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液晶电容(C1)的第二端接入彩膜基板公共电压;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10)、分别与多行子像素(10)对应的多条扫描线(20)、分别与多列子像素(10)对应的多条数据线(30)以及阵列基板公共电压线(40);所述子像素(1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一液晶电容(C1)、第一存储电容(C2)、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二液晶电容(C3)及第二存储电容(C4);每一子像素(10)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对应的扫描线(20),源极电性连接对应的数据线(30),漏极电性连接第一液晶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液晶电容(C1)的第二端接入彩膜基板公共电压;所述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液晶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端电性连接阵列基板公共电压线(40);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电性连接对应的扫描线(20),源极电性连接对应的数据线(30),漏极电性连接第二液晶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液晶电容(C3)的第二端接入彩膜基板公共电压;所述第二存储电容(C4)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液晶电容(C3)的第一端,第二端电性连接阵列基板公共电压线(40);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电性连接对应的扫描线(20),源极电性连接第二液晶电容(C3)的第一端;设N正整数,除最后一行子像素(10)以外,在第N行子像素(10)中,每一子像素(10)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漏极对应与第N+1行子像素(10)中的一子像素(10)的第二液晶电容(C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设M为正整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司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