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56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八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镜头长度较短,并且具有大光圈和优异的视场角度,且能达到良好的成像品质,能够满足应用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快发展,移动轻便型的电子设备得到了迅速普及,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行车记录仪以及运动相机等,这同时推动了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块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现有电子设备具有的摄像模块会用于拍摄远景,一些也会用来拍摄人物、近景等场合,这对成像镜头的解析力、光圈、视场角等成像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的精进,已实现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缩小,相适配地,为了满足摄像模块的小型化要求,装载在摄像模块中的光学成像镜头也需要相应地缩短长度。传统的轻薄型光学成像镜头多采用少片数的透镜结构,但少片数的透镜结构在屈折力分配、像差像散矫正、敏感度分配等方面具有局限性,无法进一步满足更高规格的成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镜头长度较短,并且具有大光圈和优异的视场角度,且能达到良好的成像品质,能够满足应用要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每一透镜具有朝向物方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方的像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八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并满足以下条件式:0.5<Yc62/Yc82<1.0;其中,Yc62表示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离光轴最近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Yc82表示所述第八透镜像侧面离光轴最近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优选的,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5<SD22-SD12<0.5,SD2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SD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f/EPD≤1.7,f表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EPD表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TL82/f>0.15,TL82表示所述第八透镜像侧面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f/R82>6.5,R82表示所述第八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5<(R61-R62)/(R61+R62)<1,R61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2表示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v5+v6+v7+v8)-(v1+v2+v3+v4)≤35,v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5表示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7表示所述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8表示所述第八透镜的阿贝数。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电子感光元件和以上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所述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物方光线依次经过各透镜,成像到位于第八透镜像侧的成像面上。本光学成像镜头,为八片式透镜结构,各透镜采用合理的面形结构以及各透镜光学参数的最佳化范围组合,整个光学镜头能够具备较佳的光线汇聚能力,可降低透镜组的总长度。其中优化配置第六透镜和第八透镜的面形,能够有效地提升光线高度,满足成像系统高像素的要求,并且使光线偏折趋于缓和,能有效降低成像系统的敏感度,同时可有效修正成像系统的慧差、畸变和色差。因此,本专利技术光学成像镜头,镜头长度较短,并且具有大光圈和优异的视场角度,且能达到良好的成像品质,能够满足应用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达到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第六透镜的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中第八透镜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场曲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场曲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场曲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场曲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场曲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每一透镜具有朝向物方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方的像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八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并满足以下条件式:0.5<Yc62/Yc82<1.0;其中,Yc62表示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离光轴最近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Yc82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每一透镜具有朝向物方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方的像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八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并满足以下条件式: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每一透镜具有朝向物方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方的像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八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并满足以下条件式:0.5<Yc62/Yc82<1.0;其中,Yc62表示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离光轴最近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Yc82表示所述第八透镜像侧面离光轴最近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5<SD22-SD12<0.5,SD2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SD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肖怡章彬炜袁正超肖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