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原子掺杂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53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杂原子掺杂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搅拌条件下,采用温和的反应温度(10~50℃),将芳胺和通式I所示化合物溶于水中,加入作为核的纳米颗粒或纳米乳液并使其均匀分散在此水溶液体系中加入氨水溶液,搅拌均匀;加入醛,经过醛与通式I所示化合物生成席夫碱,芳胺再与生成的席夫碱加成,以杂原子掺杂聚合物为壳、纳米微球或纳米颗粒为核的材料逐渐形成,再经离心、干燥,得到目标材料。利用此方法制备所得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核壳结构明显,核壳之间亲和性好,壳层厚度均匀并且可调控,材料分散性好、产量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原子掺杂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杂原子掺杂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核壳结构的纳米材料既具备核和壳层材料的性能,又具有复合材料的特有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有机聚合物壳层包覆有机物纳米微球制成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在相转变、药物控释等方面有较多应用;而有机聚合物壳层包覆无机纳米微球或纳米颗粒制备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兼具无机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易加工性、灵活性等,不仅能够提高无机纳米核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复合时的相容性,而且能够有效阻止无机纳米粒子因其高表面能而造成的流失、团聚现象。例如:使用有机聚合物壳层包覆磁性核材料制备磁性复合材料,可应用于电子学、生物医学、食品卫生等领域;使用有机聚合物壳层包覆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无机阻燃材料,可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改性;使用有机聚合物壳层包覆二氧化硅,可用于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提高材料强度、弹性、耐磨耐候性、抗紫外线老化和热老化性;使用有机聚合物包覆相变储能材料,可解决相分离、相变材料的流动及腐蚀等问题,改善其应用性能;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原子掺杂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10~50℃条件下;将芳胺、通式I所示化合物溶解于水中,其中通式I所示化合物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原子掺杂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10~50℃条件下;将芳胺、通式I所示化合物溶解于水中,其中通式I所示化合物为:R1选自H,NH2;R2选自H,COOH,SO3H,B(OH)2,OPO(OH)2,Cl,OCH3,CN,OH,SH,NO2;(2)向上述体系中加入待包覆的纳米核,搅拌至体系均匀颗粒完全分散;(3)向上述体系中加入氨水溶液,搅拌均匀;(4)向上述体系中加入醛,搅拌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其中,步骤(1)所述芳胺选自下述的一种或几种:三聚氰胺,或1,3-苯二胺、1,4-苯二胺、1,3-苯二甲胺、1,4-苯二甲胺、三(4-氨基苯基)胺、2,4,6-三氨基嘧啶、2,6-二氨基吡啶、1,5-二氨基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式I所示化合物包括:2,4-二氨基苯磺酸、邻氨基苯磺酸、间氨基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3,5-二氨基苯甲酸、对氨基氯苯、对氨基苯甲醚、对氨基苯甲腈、对氨基苯酚、邻氨基苯甲酸、间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苯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对氨基苯硫酚、对硝基苯胺、邻(间、对)氨基苯硼酸、对氨基酚磷酸单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化合物形成溶液的浓度为0.015~1.0mol/L。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荣文刘明辉唐炳涛张宇昂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