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平社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46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过滤装置和供电装置,外壳的侧壁设有收集箱,收集箱设有容纳腔,收集箱的侧壁设有能够打开的仓门,所述外壳内设有内壳,内壳内设有第二过滤装置,内壳的两外壁均设有隔板,通过两个隔板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成驱动腔和储水腔,所述内壳靠近收集箱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料口,驱动腔内设有控制装置,内壳的侧壁设有通孔,外壳的侧壁设有出水管口,供电装置均与第一过滤装置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满足雨水及生活污水的过滤处理,便于回收利用,且方便处理雨水及生活污水中的杂质,节能环保,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设
,具体是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不断的增长,导致我国用水量随之增长,而在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市政建设也随之不断进步,随着我国市政建设的普及,在交通道路两旁需要种植一定量的绿化植物,如花草树木等,种植的绿化植物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浇水来保证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市政建设用雨水收集装置,以利用雨水对绿化植物进行浇水,但是这种设备在对雨水进行收集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市电,极其浪费电能,且功能较为单一,只具有简单的对雨水收集功能,不能满足对雨水和生活污水的过滤及回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设置且呈矩形结构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分别设有对雨水进行初次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和用于对整体设备供电的供电装置,外壳的侧壁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收集箱,该收集箱设有敞口向上设置的容纳腔且收集箱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粗过滤网板(2b1)对雨水或生活污水中的大型杂质进行过滤,第一驱动电机(2c2)驱动第一同步轮(2c3a)转动,在同步带(2c3c)的作用下,使与第二同步轮((2c3b)固定连接的铰接轴(2b2a)转动,带动与轴套(2b2b)连接的粗过滤网板(2b1)随之转动,外壳(1)旁侧的收集箱(4)对大型杂质进行收集处理,当雨水或生活污水经过初步过滤后流入至内壳(6)内,通过倾斜设置的细过滤网板7a和活性炭过滤网板(7b)对雨水或生活污水进行二次过滤,细小的杂质颗粒残留在细过滤网板(7a)上,活性炭过滤网板(7b)将雨水或生活污水最后过滤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粗过滤网板(2b1)对雨水或生活污水中的大型杂质进行过滤,第一驱动电机(2c2)驱动第一同步轮(2c3a)转动,在同步带(2c3c)的作用下,使与第二同步轮((2c3b)固定连接的铰接轴(2b2a)转动,带动与轴套(2b2b)连接的粗过滤网板(2b1)随之转动,外壳(1)旁侧的收集箱(4)对大型杂质进行收集处理,当雨水或生活污水经过初步过滤后流入至内壳(6)内,通过倾斜设置的细过滤网板7a和活性炭过滤网板(7b)对雨水或生活污水进行二次过滤,细小的杂质颗粒残留在细过滤网板(7a)上,活性炭过滤网板(7b)将雨水或生活污水最后过滤净化流至蓄水腔内,利用第二驱动电机(11b2)带动驱动轴(11b1)上的两个齿轮(11b6)转动,故使与两个齿轮(11b6)啮合配合的齿板(11a)随之上移,从而将第一排料口打开,在细小的杂志颗粒自身重力下滑落至收集箱(4)内,利用仓门(5)对雨水或生活污水中的杂质进行集中处理,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两个太阳能电池板(3b2)吸收环境中的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整个设备运行提供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且当第一驱动电机(2c2)驱动第一传动部件(2c3)转动时,在第二传动部件(2c4)作用下,带动连接轴(3b1)转动,故使与两个伞齿(3a2)啮合的两个齿座(3b3)随之转动,实现两个太阳能电池板(3b2)的转动,以便于两个太阳能电池板(3b2)最大程度的吸收环境中的太阳能,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及实用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且呈矩形结构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分别设有对雨水进行初次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2)和用于对整体设备供电的供电装置(3),外壳(1)的侧壁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收集箱(4),该收集箱(4)设有敞口向上设置的容纳腔且收集箱(4)与第一过滤装置(2)能够衔接配合,收集箱(4)的侧壁设有能够打开的仓门(5),所述外壳(1)内设有竖直设置且呈矩形结构的内壳(6),该内壳(6)的上下两端均与外壳(1)的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壳(6)内设有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的第二过滤装置(7),内壳(6)的两外壁均设有呈竖直设置的隔板(8),两个隔板(8)的两侧分别与外壳(1)和内壳(6)固定连接,通过两个隔板(8)将外壳(1)内的空间分隔成驱动腔(9)和储水腔(10),所述内壳(6)靠近收集箱(4)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料口,驱动腔(9)内设有控制第一排料口打开和关闭的控制装置(11),内壳(6)的侧壁靠近其底部处设有通孔,外壳(1)的侧壁靠近其底部处设有与储水腔(10)相连通的出水管口(12),供电装置(3)均与第一过滤装置(2)和控制装置(11)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包括呈漏斗状的入水端口(2a)、初次过滤组件(2b)和驱动初次过滤组件(2b)转动的驱动组件(2c),所述初次过滤组件(2b)呈水平安装在入水端口(2a)的顶部,驱动组件(2c)与初次过滤组件(2b)传动连接,入水端口(2a)靠近收集箱(4)的侧壁处设有导料架(2d),该导料架(2d)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且该导料架(2d)的顶部呈自上而下倾斜设置且下端与容纳腔衔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建设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过滤组件(2b)包括粗过滤网板(2b1)和铰接部件(2b2),粗过滤网板(2b1)呈水平搭接在入水端口(2a)的顶部,入水端口(2a)内设有供粗过滤网板(2b1)搭接的棱边(2b3),铰接部件(2b2)与粗过滤网板(2b1)的后端固定连接且其一端驱动组件(2c)传动连接,所述铰接部件(2b2)包括铰接轴(2b2a)、轴套(2b2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平社葛润生刘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姚平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