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熹专利>正文

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29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打卷机械臂、微控水箱、抹布传送机构、机器人驱动机构、抹布调换机构、抹布、收集箱,本装置具有擦地的功能,自动更换抹布功能,以及抹布整理收集以及自动加湿抹布的功能,装置设置有传感器,更加的智能,装置操作简单。机器人外壳与打卷机械臂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微控水箱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抹布传送机构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与机器人驱动机构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抹布调换机构,抹布均与机器人外壳、抹布调换机构和收集箱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收集箱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高,人们逐渐的注重享受生活,机器人应运而生,机器人帮助人们省下大量的时间,减少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量,为了解决家庭的清理地面的工作,所以设计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本装置具有擦地的功能,自动更换抹布功能,以及抹布整理收集以及自动加湿抹布的功能,装置设置有传感器,更加的智能,装置操作简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打卷机械臂、微控水箱、抹布传送机构、机器人驱动机构、抹布调换机构、抹布、收集箱,本装置具有擦地的功能,自动更换抹布功能,以及抹布整理收集以及自动加湿抹布的功能,装置设置有传感器,更加的智能,装置操作简单。所述的机器人外壳包括外壳主体、抹布室盖、固定盖转轴、盖把手、传感器、发动机一、发动机二,固定盖转轴位于外壳主体的左侧,外壳主体与固定盖转轴相连接,固定盖转轴与抹布室盖相连接,抹布室盖与盖把手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外壳主体的最左端安装有传感器,发动机一安装在外壳主体的内部,发动机二安装在外壳主体的内部;外壳主体上设置有轨道凹槽,轨道凹槽与伺服机相适应;打卷机械臂包括伺服机、机械臂固定件、机械臂、倾斜挡板,伺服机与机械臂固定件相连接,机械臂固定件与机械臂相连接,机械臂位于机械臂固定件的中心位置,倾斜挡板与机械臂固定件相连接,机械臂固定件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倾斜挡板的作用两侧,伺服机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机械臂固定件相连接,机械臂的个数有两个;机械臂包括机械臂自动旋转件、机械臂管、旋转抓手、机械手指、捏合指间,机械臂自动旋转件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机械臂管顶端的左右两侧,机械臂自动旋转件与机械臂固定件相连接,旋转抓手与机械臂管的底端活动接触连接,机械手指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旋转抓手的上下两个方向,旋转抓手与机械手指相连接,捏合指间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机械手指相连接;微控水箱包括水箱、微控处理器、水箱盖,水箱与微控处理器相连接,水箱与机器人外壳相连接,水箱位于机器人外壳的中间位置,水箱盖与水箱相连接;抹布传送机构包括阻力履带、辅助转动轮、齿轮升降机、履带主齿轮、联动齿轮、升降齿轮、齿轮链、滚筒轮,辅助转动轮的两端均与外壳主体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滚筒轮与辅助转动轮相连接,滚筒轮与阻力履带相连接,阻力履带与履带主齿轮相连接,履带主齿轮与外壳主体相连接,履带主齿轮通过齿轮链与联动齿轮相连接,联动齿轮与外壳主体相连接,联动齿轮与升降齿轮相连接,升降齿轮与发动机一相连接,升降齿轮与齿轮升降机相连接;辅助转动轮包括定位杆一、定位杆二,定位杆一与定位杆二通过螺纹相啮合,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同时固定在外壳主体上;齿轮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机构、升降杆,升降机机构与外壳主体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升降机机构与升降杆相连接,升降杆与升降齿轮相连接;机器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副轮、斜齿轮、驱动连杆、齿轮组、齿轮一、驱动主轮、齿轮二、驱动轮固定架、连杆固定架、齿轮组固定杆,驱动轮固定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的底部,驱动副轮与驱动轮固定架相连接,斜齿轮与驱动副轮相连接,连杆固定架与外壳主体相连接,连杆固定架与驱动连杆相连接,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斜齿轮相咬合,齿轮组固定杆与外壳主体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齿轮组固定杆与齿轮组相连接,齿轮组与驱动连杆的另一端相咬合,齿轮组与齿轮一相咬合,齿轮一与驱动主轮相连接,驱动主轮与驱动轮固定架相连接,齿轮二与驱动主轮相连接,齿轮二位于驱动主轮的中间位置,齿轮二与发动机二相咬合;抹布调换机构包括滚动主轮、主轮联动轴承、磁片履带、履带主体、左侧固定架、右侧固定架、副轮,左侧固定架和右侧固定架分别位于滚动主轮的左右两侧,并且左侧固定架和右侧固定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上,主轮联动轴承与发动机一相咬合,主轮联动轴承与滚动主轮相连接,滚动主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固定架和右侧固定架上,滚动主轮与履带主体相连接,履带主体与磁片履带相连接,磁片履带与抹布相连接,右侧固定架与发动机一通过凹槽相适应,副轮与履带主体相连接,副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固定架和右侧固定架上;抹布包括磁片层、抹布层、磁片,磁片层与抹布层相连接,抹布层位于磁片层的上方,磁片的个数有多个,并且均匀的分布在磁片层的内部;收集箱包括环形拉手、密封螺纹盖、收集箱主体,环形拉手与密封螺纹盖相连接,密封螺纹盖与收集箱主体通过螺纹相啮合,收集箱主体与外壳主体通过凹槽相适应;收集箱主体上设置有投放口、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外壳主体通过凹槽相适应;机器人外壳与打卷机械臂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微控水箱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抹布传送机构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与机器人驱动机构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抹布调换机构,抹布均与机器人外壳、抹布调换机构和收集箱相连接,机器人外壳与收集箱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所述的驱动轮固定架的个数有四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所述的驱动副轮、驱动主轮、滚动主轮和副轮位置平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所述的驱动连杆与驱动副轮位置垂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所述的连杆固定架的个数有两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所述的抹布的个数有多个。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本装置具有擦地的功能,自动更换抹布功能,以及抹布整理收集以及自动加湿抹布的功能,装置设置有传感器,更加的智能,装置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机器人外壳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打卷机械臂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机械臂2-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微控水箱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抹布传送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辅助转动轮4-2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抹布传送机构4和发动机一1-6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齿轮升降机4-3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A-A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抹布调换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的右侧固定架6-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1)、打卷机械臂(2)、微控水箱(3)、抹布传送机构(4)、机器人驱动机构(5)、抹布调换机构(6)、抹布(7)、收集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外壳(1)包括外壳主体(1‑1)、抹布室盖(1‑2)、固定盖转轴(1‑3)、盖把手(1‑4)、传感器(1‑5)、发动机一(1‑6)、发动机二(1‑7),固定盖转轴(1‑3)位于外壳主体(1‑1)的左侧,外壳主体(1‑1)与固定盖转轴(1‑3)相连接,固定盖转轴(1‑3)与抹布室盖(1‑2)相连接,抹布室盖(1‑2)与盖把手(1‑4)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外壳主体(1‑1)的最左端安装有传感器(1‑5),发动机一(1‑6)安装在外壳主体(1‑1)的内部,发动机二(1‑7)安装在外壳主体(1‑1)的内部;外壳主体(1‑1)上设置有轨道凹槽(1‑1‑1),轨道凹槽(1‑1‑1)与伺服机(2‑1)相适应;打卷机械臂(2)包括伺服机(2‑1)、机械臂固定件(2‑2)、机械臂(2‑3)、倾斜挡板(2‑4),伺服机(2‑1)与机械臂固定件(2‑2)相连接,机械臂固定件(2‑2)与机械臂(2‑3)相连接,机械臂(2‑3)位于机械臂固定件(2‑2)的中心位置,倾斜挡板(2‑4)与机械臂固定件(2‑2)相连接,机械臂固定件(2‑2)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倾斜挡板(2‑4)的作用两侧,伺服机(2‑1)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机械臂固定件(2‑2)相连接,机械臂(2‑3)的个数有两个;机械臂(2‑3)包括机械臂自动旋转件(2‑3‑1)、机械臂管(2‑3‑2)、旋转抓手(2‑3‑3)、机械手指(2‑3‑4)、捏合指间(2‑3‑5),机械臂自动旋转件(2‑3‑1)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机械臂管(2‑3‑2)顶端的左右两侧,机械臂自动旋转件(2‑3‑1)与机械臂固定件(2‑2)相连接,旋转抓手(2‑3‑3)与机械臂管(2‑3‑2)的底端活动接触连接,机械手指(2‑3‑4)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旋转抓手(2‑3‑3)的上下两个方向,旋转抓手(2‑3‑3)与机械手指(2‑3‑4)相连接,捏合指间(2‑3‑5)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机械手指(2‑3‑4)相连接;微控水箱(3)包括水箱(3‑1)、微控处理器(3‑2)、水箱盖(3‑3),水箱(3‑1)与微控处理器(3‑2)相连接,水箱(3‑1)与机器人外壳(1)相连接,水箱(3‑1)位于机器人外壳(1)的中间位置,水箱盖(3‑3)与水箱(3‑1)相连接;抹布传送机构(4)包括阻力履带(4‑1)、辅助转动轮(4‑2)、齿轮升降机(4‑3)、履带主齿轮(4‑4)、联动齿轮(4‑5)、升降齿轮(4‑6)、齿轮链(4‑7)、滚筒轮(4‑8),辅助转动轮(4‑2)的两端均与外壳主体(1‑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滚筒轮(4‑8)与辅助转动轮(4‑2)相连接,滚筒轮(4‑8)与阻力履带(4‑1)相连接,阻力履带(4‑1)与履带主齿轮(4‑4)相连接,履带主齿轮(4‑4)与外壳主体(1‑1)相连接,履带主齿轮(4‑4)通过齿轮链(4‑7)与联动齿轮(4‑5)相连接,联动齿轮(4‑5)与外壳主体(1‑1)相连接,联动齿轮(4‑5)与升降齿轮(4‑6)相连接,升降齿轮(4‑6)与发动机一(1‑6)相连接,升降齿轮(4‑6)与齿轮升降机(4‑3)相连接;辅助转动轮(4‑2)包括定位杆一(4‑2‑1)、定位杆二(4‑2‑2),定位杆一(4‑2‑1)与定位杆二(4‑2‑2)通过螺纹相啮合,定位杆一(4‑2‑1)和定位杆二(4‑2‑2)同时固定在外壳主体(1‑1)上;齿轮升降机(4‑3)包括升降机机构(4‑3‑1)、升降杆(4‑3‑2),升降机机构(4‑3‑1)与外壳主体(1‑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升降机机构(4‑3‑1)与升降杆(4‑3‑2)相连接,升降杆(4‑3‑2)与升降齿轮(4‑6)相连接;机器人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副轮(5‑1)、斜齿轮(5‑2)、驱动连杆(5‑3)、齿轮组(5‑4)、齿轮一(5‑5)、驱动主轮(5‑6)、齿轮二(5‑7)、驱动轮固定架(5‑8)、连杆固定架(5‑9)、齿轮组固定杆(5‑10),驱动轮固定架(5‑8)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1)的底部,驱动副轮(5‑1)与驱动轮固定架(5‑8)相连接,斜齿轮(5‑2)与驱动副轮(5‑1)相连接,连杆固定架(5‑9)与外壳主体(1‑1)相连接,连杆固定架(5‑9)与驱动连杆(5‑3)相连接,驱动连杆(5‑3)的一端与斜齿轮(5‑2)相咬合,齿轮组固定杆(5‑10)与外壳主体(1‑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齿轮组固定杆(5‑10)与齿轮组(5‑4)相连接,齿轮组(5‑4)与驱动连杆(5‑3)的另一端相咬合,齿轮组(5‑4)与齿轮一(5‑5)相咬合,齿轮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的自动更换自动打卷的擦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外壳(1)、打卷机械臂(2)、微控水箱(3)、抹布传送机构(4)、机器人驱动机构(5)、抹布调换机构(6)、抹布(7)、收集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外壳(1)包括外壳主体(1-1)、抹布室盖(1-2)、固定盖转轴(1-3)、盖把手(1-4)、传感器(1-5)、发动机一(1-6)、发动机二(1-7),固定盖转轴(1-3)位于外壳主体(1-1)的左侧,外壳主体(1-1)与固定盖转轴(1-3)相连接,固定盖转轴(1-3)与抹布室盖(1-2)相连接,抹布室盖(1-2)与盖把手(1-4)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外壳主体(1-1)的最左端安装有传感器(1-5),发动机一(1-6)安装在外壳主体(1-1)的内部,发动机二(1-7)安装在外壳主体(1-1)的内部;外壳主体(1-1)上设置有轨道凹槽(1-1-1),轨道凹槽(1-1-1)与伺服机(2-1)相适应;打卷机械臂(2)包括伺服机(2-1)、机械臂固定件(2-2)、机械臂(2-3)、倾斜挡板(2-4),伺服机(2-1)与机械臂固定件(2-2)相连接,机械臂固定件(2-2)与机械臂(2-3)相连接,机械臂(2-3)位于机械臂固定件(2-2)的中心位置,倾斜挡板(2-4)与机械臂固定件(2-2)相连接,机械臂固定件(2-2)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倾斜挡板(2-4)的作用两侧,伺服机(2-1)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机械臂固定件(2-2)相连接,机械臂(2-3)的个数有两个;机械臂(2-3)包括机械臂自动旋转件(2-3-1)、机械臂管(2-3-2)、旋转抓手(2-3-3)、机械手指(2-3-4)、捏合指间(2-3-5),机械臂自动旋转件(2-3-1)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机械臂管(2-3-2)顶端的左右两侧,机械臂自动旋转件(2-3-1)与机械臂固定件(2-2)相连接,旋转抓手(2-3-3)与机械臂管(2-3-2)的底端活动接触连接,机械手指(2-3-4)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旋转抓手(2-3-3)的上下两个方向,旋转抓手(2-3-3)与机械手指(2-3-4)相连接,捏合指间(2-3-5)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机械手指(2-3-4)相连接;微控水箱(3)包括水箱(3-1)、微控处理器(3-2)、水箱盖(3-3),水箱(3-1)与微控处理器(3-2)相连接,水箱(3-1)与机器人外壳(1)相连接,水箱(3-1)位于机器人外壳(1)的中间位置,水箱盖(3-3)与水箱(3-1)相连接;抹布传送机构(4)包括阻力履带(4-1)、辅助转动轮(4-2)、齿轮升降机(4-3)、履带主齿轮(4-4)、联动齿轮(4-5)、升降齿轮(4-6)、齿轮链(4-7)、滚筒轮(4-8),辅助转动轮(4-2)的两端均与外壳主体(1-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滚筒轮(4-8)与辅助转动轮(4-2)相连接,滚筒轮(4-8)与阻力履带(4-1)相连接,阻力履带(4-1)与履带主齿轮(4-4)相连接,履带主齿轮(4-4)与外壳主体(1-1)相连接,履带主齿轮(4-4)通过齿轮链(4-7)与联动齿轮(4-5)相连接,联动齿轮(4-5)与外壳主体(1-1)相连接,联动齿轮(4-5)与升降齿轮(4-6)相连接,升降齿轮(4-6)与发动机一(1-6)相连接,升降齿轮(4-6)与齿轮升降机(4-3)相连接;辅助转动轮(4-2)包括定位杆一(4-2-1)、定位杆二(4-2-2),定位杆一(4-2-1)与定位杆二(4-2-2)通过螺纹相啮合,定位杆一(4-2-1)和定位杆二(4-2-2)同时固定在外壳主体(1-1)上;齿轮升降机(4-3)包括升降机机构(4-3-1)、升降杆(4-3-2),升降机机构(4-3-1)与外壳主体(1-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升降机机构(4-3-1)与升降杆(4-3-2)相连接,升降杆(4-3-2)与升降齿轮(4-6)相连接;机器人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副轮(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熹
申请(专利权)人:陈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