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扶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18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扶手结构,它由数个外板体、数个外转角、数个内转角、数个内板体、数个固定座及数个连结装置所组成;该数个固定座是靠该数个连结装置固设于墙面上,该数个内板体并固定于该数个固定座之上,该数个外板体是与该数个内板体连结,该数个外转角及数个内转角是供墙面的转角处设置;借由整体的防撞扶手结构固设于墙面上,可令行动不便的人仕在行动上更具方便性及安全性,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扶手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固设于墙面或楼梯间的扶手结构,可令行动不便的人仕在行动上更具方便性及安全性,以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为公知扶手结构,它包括一数个固定座10及扶手12所组成;该固定座10一侧是固设于墙面11上,该固定座10另一侧是固设该扶手12,以形成整体的扶手结构。但,上述公知的扶手12结构,大多用于医院或养老院等较多伤患或行动不便的场所,但运用于医院或养老院等的扶手12材质,它为木造或金属等材料所制,故,扶手12的结构坚硬又没有弹性,导致医院或养老院等场所内使用的轮椅、病床或工具车(图略)等,因撞击该扶手12,而使伤患或行动不便的人仕增加受伤机会。又,木造或金属所制的扶手12结构,因具有一定的重量,安装上常因固定座10设置不足或排列不均,容易导致扶手12掉落的意外。于是,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扶手结构,在实际安装或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点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外板体、外转角、内转角、内板体、固定座及连接装置所组成的防撞扶手结构,它更具有方便性及安全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数个外板体,其后侧内部形成一凸缘;数个内板体,其顶部形成一可供该外板体的凸缘连结的凹槽,该内板体并设有数个孔槽;数个外转角,其两侧各形成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孔槽可配合螺丝螺合于该内板体的孔槽上;数个内转角,其两侧各形成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孔槽可配合螺丝螺合于该内板体的孔槽上;数个固定座,它设有数个连接槽;及数个连结装置,它可穿出于该内板体的孔槽及该固定座的连接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其整体扶手表面设有符合手部虎口的凹槽,较符合人体工学的观念,以增加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本技术时,更具有方便性及安全性。图1是公知扶手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三);图5是本技术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以及图7是图6中A部份的后视详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2至图7所示,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防撞扶手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固设于墙面或楼梯间的扶手结构,它包括一数个外板体20、数个外转角30、数个内转角40、数个内板体50、数个固定座60及数个连结装置90所组成。该外板体20是一体成型,该外板体20的材质可为塑料射出成型或强化玻璃纤维(FRB)所制,该外板体20前侧面形成一凹槽21(如图2所示),该凹槽21是方便配合于人体手部的姆指与食指间的虎口握持于该外板体20上缘,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观念。该外板体20内部形成数根支撑架22,该支撑架22可加强该外板体20经使用者手部的虎口握持该外板体20的力量,以有效避免该外板体20经人体手部握持时变形,该数根支撑架22下方形成一凸缘23,该凸缘23可卡合该内板体50顶部形成的凹槽51(如图5所示)。请续参阅图5所示,该凸缘23上设有数道锯齿24,该锯齿24可增加该凸缘23卡合于该凹槽51的磨擦力,该锯齿24并可加强该凸缘23与该凹槽51的连结力量,该外板体20两端形成上钩部25及下钩部26,该上钩部25及下钩部26方便与该内板体50钩合(如图5所示),并加强该外板体20与该内板体50的连结力量。该数个外转角30为塑料射出成型或强化玻璃纤维所制,该外转角30前侧面形成一凹槽31(如图2所示),该凹槽31是方便配合于人体手部的姆指与食指间的虎口握持于该外转角30上缘,以达到符合人体工学的观念,该外转角30的凹槽31是可与该外板体20的凹槽21相互配合,以达到扶手的整体性及美观性。该外转角30两侧各形成有一连接部32(如图2所示),该连接部32上设有孔槽33,该孔槽33可配合螺丝34螺合于该内板体50相对应的孔槽52上,并使该外转角30与该内板体50连接。请续参阅图4所示,该内转角40的材质可为塑料射出成型或强化玻璃纤维所制,该内转角40前侧面形成一凹槽41,该凹槽41是方便配合于人体手部的姆指与食指间的虎口握持于该内转角40上缘,以达到符合人体工学的观念,该内转角40的凹槽41是可与该外板体20的凹槽21相互配合,以达到扶手的整体性及美观性。该内转角40两侧各形成有一连接部42,该连接部42上设有孔槽43,该孔槽43可配合螺丝44螺合于该内板体50相对应的孔槽52上,并使该内转角40与该内板体50连接。该内板体50是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该内板体50的材质是为金属所制,该内板体50顶部形成一凹槽51,该凹槽51可供该外板体20内部的凸缘23卡合(如图5所示),该内板体50前侧面形成一可供滑移的扣合部53,该扣合部53可配合一弹性体54滑移及扣合(如图5所示)。该弹性体54可为橡胶等所制,该弹性体54扣合于该内板体50的扣合部53时,该弹性体54是紧邻于该外板体20的后侧面(如图5所示),故,当该外板体20前侧面受压或撞击时,紧邻于该外板体20后侧面的弹性体54即可提供充分的弹性,以避免发生该外板体20受压或撞击后产生变形,该弹性体54提供充分的弹性并同时可避免撞击该外板体20的物品毁损,也可保护人员避免受伤。该内板体50上设有可与数个孔槽52,该孔槽52可与该两转角30、40两侧的连接部32、42的孔槽33、43相对应,该孔槽52并可配合该数支螺丝34、44螺合连接,并使该外转角30及内转角40固设连接于该内板体50之上。该数个固定座60可固定于墙面70之上(如图6所示),该固定座60前侧面形成一配合该内板体50后侧面的阶梯形状,以方便将该数个固定座60前缘与该内板体50后侧相互嵌合,该固定座60上设有数个连接槽61,该连接槽61可配合数个连结装置90穿出于该固定座60及该内板体50(如图5所示),并可将该固定座60及该内板体50固定于墙面70上。请再阅图2、图5及图6所示,该连结装置90可为螺丝或铁钉,该内板体50上的孔槽52并可配合该连结装置90穿出于该内板体50,穿出的该内板体50及固定座60的该连结装置90,并可固定于墙面70上,使连接于该内板体50之上的该数个外板体20、外转角30及内转角40一起固定于墙面70上(如图6所示),以形成整体的扶手结构。请续参阅图3、图6及图7所示,当墙面70遇有房间及楼梯间(图略)等不须装置扶手时(如图6所示),扶手尾部的该外转角30与墙面70接合的一侧,即可连接一加强的板体80(如图3及图7所示),该板体80也可配合该连结装置90固定于墙面70上,固定于墙面70的该板体80并可提供该外转角30扣设连结,以避免发生该外转角30因与墙面70的连结强度不足而掉落。本技术借由数个外板体20、外转角30、内转角40、内板体50、固定座60及连结装置90组成一防撞扶手结构,且该外板体20、外转角30及内转角40上均设有符合手部弧口的凹槽21、31、41,以方便配合于使用者手部姆指与食指间的虎口握持于扶手上缘,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观念,又,该内板体50的扣合部53可配合一弹性体54滑移及扣合,并可使该外板体20前侧面受压时,提供充分的弹性,避免发生医院或养老院等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撞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数个外板体,其后侧内部形成一凸缘;数个内板体,其顶部形成一可供该外板体的凸缘连结的凹槽,该内板体并设有数个孔槽;数个外转角,其两侧各形成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孔槽可配合螺丝螺合于该内板体的孔槽上;数个内转角,其两侧各形成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孔槽可配合螺丝螺合于该内板体的孔槽上;数个固定座,它设有数个连接槽;及数个连结装置,它可穿出于该内板体的孔槽及该固定座的连接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士益杨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长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