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衢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易夹持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46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夹持插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插座和手动夹具两部分构成。插座主要由主副壳体、主副盖板、合页和卡扣构成;手动夹具主要由大小凹板、大小旋钮、大小螺纹轴和大小压板构成。两壳体通过合页和卡扣连接。大小凹板通过螺钉连接,凹板与螺纹轴通过螺纹连接,同时螺纹轴两端连接压板和旋钮。通过卡扣控制主副壳体的开合,将两壳体闭合后,可将插座孔和外部坏境隔离开来,使插座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触电性能;通过旋转大小旋钮实现手动夹具对插座的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旋转大小旋钮实现插座与夹具的分离,既能增加了插座的可靠性,又能保证插座的灵活性,也可减少占用桌面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夹持插座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和防触电的易夹持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是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而生活中普通插座往往伴有许多安全隐患。目前生活中常见的插座多是放置在地面或桌面上,无相关的固定装置和保护装置。无夹持固定装置易被移动,且不易整理,电线凌乱,放在桌面上占用桌面面积。插座孔暴露在外部,当水溅到插座时,易造成短路等安全事故;当不小心碰到插座孔也容易造成漏电触电等事故。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水和防触电的易夹持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水和防触电的易夹持插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易夹持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壳体、插座副体壳体、大凹板和小凹板;插座主体壳体和插座副体壳体各开设个连接孔,插座主体螺钉旋入连接孔,从而实现插座主体壳体和插座主体盖板的连接,同时插座副体螺钉旋入连接孔,实现插座副体壳体和插座副体盖板的连接;插座主体壳体通过合页与插座副体壳体连接为一体;小凹板通过小凹板螺纹孔与小螺纹轴连接;大凹板通过大凹板螺纹孔与大螺纹轴连接;大凹板和小凹板开设连接孔,凹板螺钉旋入连接孔,从而实现大凹板和小凹板的连接。插头插入插座孔后,插头引出线从出线口中引出,闭合插座主体壳体和插座副体壳体后,插座孔与外界隔开。插座主体壳体开有卡扣孔和卡扣相适配;插座副体壳体开有卡扣旋孔和卡扣相适配。小旋钮和小压板通过小螺纹轴连接为一起;大旋钮和大压板通过大螺纹轴连接为一起。本技术通过卡扣锁住闭合的插座主体壳体和插座副体壳体,使插座孔与外界隔离,保证其在输电过程中具有防水和防触电的功能;通过旋转小旋钮实现插座和手动夹具的固定,旋转大旋钮将插座和手动夹具固定在桌边,既保证插座的灵活性,又能保证插座的可靠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使得插座防水和防触电变得切实可行,可通过手动夹具调节固定插座,保证插座的可靠性的同时,又能增加桌上的办公面积。附图说明图1插座打开效果图;图2插座半开效果图;图3插座闭合效果图;图4卡扣局部图;图5插座主体螺钉局部图;图6插座副体螺钉局部图;图7手动夹具侧后视图;图8手动夹具侧前视图;图9插座和手动夹具分离效果图;图10插座和手动夹具工作效果图Ⅰ;图11插座和手动夹具工作效果图Ⅱ。图中,1—插座主体壳体、2—插座副体壳体、3—大凹板、4—小凹板、5—办公桌、6—小旋钮、7—大旋钮、8—插座主体盖板、9—插座副体盖板、10—插座孔、11—出线孔、12—卡扣孔、13—合页、14—卡扣、15—卡扣旋孔、16—小螺纹轴、17—大螺纹轴、18—小压板、19—插座副体进线孔、20—连接孔、21—插座主体进线孔、22—插座主体螺钉、23—插座副体螺钉、24—大压板、25—凹板螺钉、26—小凹板螺纹孔、27—大凹板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易夹持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壳体1、插座副体壳体2、大凹板3和小凹板4;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副体壳体2各开设4个连接孔20,插座主体螺钉22旋入连接孔20,从而实现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主体盖板8的连接,同时插座副体螺钉23旋入连接孔20,实现插座副体壳体2和插座副体盖板9的连接;插座主体壳体1通过合页13与插座副体壳体2连接为一体;小凹板4通过小凹板螺纹孔26与小螺纹轴16连接;大凹板3通过大凹板螺纹孔27与大螺纹轴17连接;大凹板3和小凹板4开设连接孔20,凹板螺钉25旋入连接孔20,从而实现大凹板3和小凹板4的连接。合页13将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副体壳体2铰接在一起;卡扣14控制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副体壳体2的开合。通过旋开卡扣14打开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副体壳体2,打开时可将插头插入插座孔10,插头引线从出线孔11引出;通过卡扣14锁死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副体壳体2,将插座孔10与外界隔离,使插座具有防水和防触电的功能。如图5和图6所示,插座主体螺钉22旋入连接孔20,从而将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主体盖板8连接为一起;插座副体螺钉23旋入连接孔20,从而将插座副体壳体2和插座副体盖板9连接为一起。如图7和图8所示,凹板螺钉25旋入连接孔20将大凹板3和小凹板4连接为一起;大螺纹轴17与大凹板3上开设的大凹板螺纹孔27配合;大螺纹轴17一端连接大旋钮7,一端连接大压板24;小螺纹轴16与小凹板4开设的小凹板螺纹孔26配合;小螺纹轴16一端连接小旋钮6,一端连接小压板18。如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旋转小旋钮6可使小压板18压紧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主体盖板8,从而将手动夹具和插座夹持在一起,保证了插座的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桌面办公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夹持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主体壳体(1)、插座副体壳体(2)、大凹板(3)和小凹板(4);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副体壳体(2)各开设4个连接孔(20),插座主体螺钉(22)旋入连接孔(20),与已经开设相对应螺纹孔的插座主体壳体(1),从而实现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主体盖板(8)的连接,同时插座副体螺钉(23)旋入连接孔(20),与已经开设相对应螺纹孔的插座副体壳体(2)进行连接,实现插座副体壳体(2)和插座副体盖板(9)的连接;插座主体壳体(1)通过合页(13)与插座副体壳体(2)连接为一体;小凹板(4)通过小凹板螺纹孔(26)与小螺纹轴(16)连接;大凹板(3)通过大凹板螺纹孔(27)与大螺纹轴(17)连接;大凹板(3)和小凹板(4)开设连接孔(20),凹板螺钉(25)旋入连接孔(20),从而实现大凹板(3)和小凹板(4)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夹持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主体壳体(1)、插座副体壳体(2)、大凹板(3)和小凹板(4);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副体壳体(2)各开设4个连接孔(20),插座主体螺钉(22)旋入连接孔(20),与已经开设相对应螺纹孔的插座主体壳体(1),从而实现插座主体壳体(1)和插座主体盖板(8)的连接,同时插座副体螺钉(23)旋入连接孔(20),与已经开设相对应螺纹孔的插座副体壳体(2)进行连接,实现插座副体壳体(2)和插座副体盖板(9)的连接;插座主体壳体(1)通过合页(13)与插座副体壳体(2)连接为一体;小凹板(4)通过小凹板螺纹孔(26)与小螺纹轴(16)连接;大凹板(3)通过大凹板螺纹孔(27)与大螺纹轴(17)连接;大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昌海张玉良王传银王晨晖崔健平桑鑫华林海斌孙俊雯伍鹏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