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01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贯穿有用于驱动胶囊上端提升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套接有用于驱动胶囊下端提升的内油缸,所述内油缸的外壁上套接有外油缸,所述外油缸固定连接至导向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采用三级油缸结构,通过合理布局活塞杆、内油缸和外油缸的结构和位置,节省了中心杆结构,将原有的一个上环油缸和两个下环油缸集成为一个多级油缸,多级油缸的活塞杆充当中心机构的中心杆,中心机构的垂直高度缩减至少40%,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减小了地坑的深度,使地坑内油缸、管路、检测等装置的安装维修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
本技术属于轮胎硫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
技术介绍
中心机构也叫胶囊操纵机构,是定型硫化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的驱动部分多采用一个上环油缸和两个下环油缸的形式,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846090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包括胶囊操纵装置和脱胎装置,胶囊操纵装置包括胶囊操纵油缸、中心杆、环座筒体,胶囊操纵油缸固装于环座筒体下端、处于下托板下方,中心杆位于环座筒体内,中心杆下端与胶囊操纵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中心杆顶端固装上夹环,胶囊上端固定于上夹环;环座筒体上端固装下夹环,胶囊下端固定于下夹环;其中脱胎装置包括两个脱胎油缸。采用上述形式的中心机构需要设置中心杆,导致垂直高度过高,与之相匹配,安装轮胎硫化机需要的地坑过深,成本高,花费大,并且导致地坑中的油缸、管路、检测等装置不便于安装维修。同时现有的轮胎硫化机所使用的喷射盖体积较大,大多加工困难,加工成本高;且轮胎硫化机多在硫化气体回路管道中测温,这种测温不能真实反映胶囊内的温度值,而胶囊内的温度严重影响着轮胎的硫化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贯穿有用于驱动胶囊上端提升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套接有用于驱动胶囊下端提升的内油缸,所述内油缸的外壁上套接有外油缸,所述外油缸固定连接至导向座上;所述内油缸上设置有第一油口且所述内油缸设置有开口端和密封端,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端与胶囊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内油缸内且在所述第一油口进出油液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内油缸做直线运动;所述内油缸贯穿所述外油缸,所述外油缸的两端开口均与所述内油缸的外壁密封连接且所述外油缸与所述内油缸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内油缸套接于所述外油缸内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油缸密封连接且将所述腔室分隔的隔档塞,位于所述隔档塞的一侧腔室上设置有第二油口,所述内油缸在第二油口进出油液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外油缸做直线运动。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胶囊上端的卡环,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内油缸内且通过活塞与所述内油缸密封连接,且所述内油缸位于活塞与密封端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油口。作为优选,所述内油缸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环座,所述环座套接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环座的周向上设置有用于与胶囊下端连接的外螺纹,所述环座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胶囊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开口端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壁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二油口位于外油缸的隔档塞与底部之间的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端部伸出所述环座的顶部以有效检测胶囊内温度。作为优选,所述内油缸的开口端通过连接座与所述环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套接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内油缸位于连接座与外油缸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可支撑于所述开口端顶部的限位凸台。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环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套接于所述活塞杆上。作为优选,所述环座与活塞杆之间连接有密封套,所述环座的顶部扣接有用于密封环座的压盖。作为优选,所述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进一步还包括向胶囊输送蒸汽的内压进回管,所述内压进回管穿过所述导向座与所述环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内压进回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环座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射盖,所述喷射盖呈扇形块状,所述喷射盖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内压进回管的出气端相连通的喷射孔,所述喷射孔呈倾斜状,所述喷射孔的数量为4~8个。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喷射孔呈弧形排列。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座上固定连接有隔热环,所述隔热环套接于所述内压进回管外部。其中,所述导向座呈中空圆柱状,且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底面,所述外油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底面上,且所述内压进回管穿过底面与环座焊接,所述隔热环、中间环和定位环由下至上依次固定于开口上。作为优选,所述隔热环顶端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中间环和定位环。当所述卡环和环座均位于初始状态,即所述胶囊上端和胶囊下端未做提升时,所述隔热环、中间环和定位环均套接于所述环座外。作为优选,所述内油缸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胶囊下端运动距离的位移传感器。一种轮胎硫化机,包括上述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采用三级油缸结构,通过合理布局活塞杆、内油缸和外油缸的结构和位置,节省了中心杆结构,将原有的一个上环油缸和两个下环油缸集成为一个多级油缸,多级油缸的活塞杆充当中心机构的中心杆,中心机构的垂直高度缩减至少40%,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减小了地坑的深度,使地坑内油缸、管路、检测等装置的安装维修更加方便。2、本技术提供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结合多级油缸所设计的喷射盖结构,更易加工,花费低,在保证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原材料用量减少至少40%,加工成本降低约至少70%。3、本技术提供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及含其的轮胎硫化机,结合多级油缸结构在环座上安装温度传感器,能够有效对胶囊内温度实时检测,为硫化工艺的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沿A-A线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沿B-B线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喷射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胶囊上端提升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胶囊下端提升状态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导向座;101、开口;102、底面;2、胶囊上端;3、活塞杆;4、胶囊下端;5、内油缸;51、开口端;52、密封端;53、限位凸台;54、第一油口;6、外油缸;61、第二油口;7、腔室;8、隔档塞;9、卡环;10、活塞;11、环座;111、外螺纹;12、温度传感器;13、位移传感器;14、连接座;15、隔热板;16、内压进回管;17、喷射盖;18、喷射孔;19、隔热环;20、中间环;21、定位环;22、压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包括导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上贯穿有用于驱动胶囊上端提升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套接有用于驱动胶囊下端提升的内油缸,所述内油缸的外壁上套接有外油缸,所述外油缸固定连接至导向座上;所述内油缸上设置有第一油口且所述内油缸设置有开口端和密封端,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端与胶囊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内油缸内且在所述第一油口进出油液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内油缸做直线运动;所述内油缸贯穿所述外油缸,所述外油缸的两端开口均与所述内油缸的外壁密封连接且所述外油缸与所述内油缸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内油缸套接于所述外油缸内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油缸密封连接且将所述腔室分隔的隔档塞,位于所述隔档塞的一侧腔室上设置有第二油口,所述内油缸在第二油口进出油液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外油缸做直线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包括导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上贯穿有用于驱动胶囊上端提升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套接有用于驱动胶囊下端提升的内油缸,所述内油缸的外壁上套接有外油缸,所述外油缸固定连接至导向座上;所述内油缸上设置有第一油口且所述内油缸设置有开口端和密封端,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端与胶囊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内油缸内且在所述第一油口进出油液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内油缸做直线运动;所述内油缸贯穿所述外油缸,所述外油缸的两端开口均与所述内油缸的外壁密封连接且所述外油缸与所述内油缸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内油缸套接于所述外油缸内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油缸密封连接且将所述腔室分隔的隔档塞,位于所述隔档塞的一侧腔室上设置有第二油口,所述内油缸在第二油口进出油液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外油缸做直线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胶囊上端的卡环,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内油缸内且通过活塞与所述内油缸密封连接,且所述内油缸位于活塞与密封端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油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缸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环座,所述环座套接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环座的周向上设置有用于与胶囊下端连接的外螺纹,所述环座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胶囊内温度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贺桑秀凤王怀国刘培华徐楠楠张维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