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明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641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机器人头部和行走机构,所述机器人头部和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与机器人主体的底部,所述机器人头部设有摄像装置,所述机器人主体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远离机器人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端贯穿安装块并向外延伸,所述转杆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处吻合机构的设置,使装置可以同时对患者两处不同的患处进行吻合,从而保证了病人术后患处的吻合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
技术介绍
医疗机器人可以精确完成生物体内的外科手术等医疗工作。医疗机器人的医疗动作是在既具备丰富医疗经验又经过严格且专业的医疗机器人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医生的操作下才能完成预定的医疗工作。医疗机器人在医疗过程中能向操作机器人的医生传送并显示生物体内的详细视觉及三维立体图像,但无法提供医疗过程的触觉以及对拉、压、触的感应。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的当前世界领先的医疗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该机器人帮助医生实现了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的胰腺移植手术;在具备操作达芬奇机器人资格的医生的操作控制下完成了很多前列腺手术。但是现有的自动吻合机器人结构较为简单,在对病人术后患处进行吻合时,无法同时吻合多处患处,从而影响病人术后患处的吻合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吻合机器人结构较为简单,在对病人术后患处进行吻合时,无法同时吻合多处患处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机器人头部(2)和行走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头部(2)和机器人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3)设置与机器人主体(1)的底部,所述机器人头部(2)设有摄像装置(4),所述机器人主体(1)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机械臂(5),所述机械臂(5)远离机器人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一侧设有第一伺服电机(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远离第一伺服电机(7)的一端贯穿安装块(6)并向外延伸,所述转杆(8)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安全型自动吻合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机器人头部(2)和行走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头部(2)和机器人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3)设置与机器人主体(1)的底部,所述机器人头部(2)设有摄像装置(4),所述机器人主体(1)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机械臂(5),所述机械臂(5)远离机器人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一侧设有第一伺服电机(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远离第一伺服电机(7)的一端贯穿安装块(6)并向外延伸,所述转杆(8)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0),所述固定块(9)远离转杆(8)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远离第二伺服电机(10)的一端贯穿固定块(9)的顶部并向安装槽内延伸,所述螺杆(11)延伸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挤压板(12),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滑杆(13),两个所述挤压板(12)上均设有与滑杆(13)对应的滑口,所述挤压板(12)远离滑杆(13)的一端贯穿安装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挤压板(1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垫板(14),所述垫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刺针(15),所述垫板(14)远离刺针(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导杆(16),所述导杆(16)远离垫板(14)的一端贯穿装置槽的内壁并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权邦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