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26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折叠制备工艺包括:极片的制备:分别在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涂覆后的极片在125℃鼓风干燥,然后105℃真空干燥12h,之后将烘干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分别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电解质膜制备: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20um‑30um厚的电解质,之后在85℃真空干燥,电池组装:分别将正负极集流体处极耳折叠,采用叠片,组装电池。优点是: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对集流体极耳处采用折叠处理,给极耳预留拉伸空间,弯折后极耳处不断裂,电池能正常充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固态锂离子
,尤其涉及了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正在向着柔性化和可穿戴的方向发展。目前发展柔性电子技术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与之相适应的轻薄且柔性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产品是刚性的,在弯曲、折叠时,容易造成电极材料和集流体分离、断裂,影响电化学性能,甚至导致短路,发生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适应下一代柔性电子设备的发展,柔性储能器件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折叠制备工艺包括:极片的制备:分别在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涂覆后的极片在125℃鼓风干燥,然后105℃真空干燥12h,之后将烘干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分别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电解质膜制备: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20um-30um厚的电解质,之后在85℃真空干燥。电池组装:分别将正负极集流体处极耳折叠,采用叠片,组装电池。极耳折叠长度为0.5mm-3mm。进一步的,极耳折叠长度优选的为1.5mm。所述正极集流体采用铜箔箔或涂碳铜箔,其中铜箔的厚度为8um-20um。进一步,铜箔优选的厚度为8um。所述涂碳铜箔采用双面涂碳,即为铜箔两端分别涂覆有涂炭层,涂碳层厚度为0.5um-3um。进一步的,涂炭层优选厚度为1um,即涂碳铜箔优选厚度为1um+8um+1um。所述负极集流体采用铝箔或涂碳铝箔,其中铝箔的厚度为8um-20um。进一步的,铝箔优选的厚度为14um。所述涂碳铝箔采用双面涂碳,即为铝箔两端分别涂覆有涂炭层,涂碳层厚度为0.5um-3um。进一步的,涂炭层优选厚度为1um,即涂碳铝箔优选厚度为1um+14um+1um。所述涂炭层由碳纳米管、导电炭黑、KS-6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对集流体极耳处采用折叠处理,给极耳预留拉伸空间,弯折后极耳处不断裂,电池能正常充放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极耳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折叠制备工艺包括:极片的制备:分别在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涂覆后的极片在125℃鼓风干燥,然后105℃真空干燥12h,之后将烘干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分别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电解质膜制备: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20um厚的电解质,之后在85℃真空干燥;电池组装:分别将正负极集流体处极耳折叠,采用叠片,组装电池。根据图1所示,图1中1为正极集流体,3为负极集流体,2和4分别为极耳折叠处。极耳折叠长度为0.5mm。所述正极集流体采用铜箔,其中铜箔的厚度为20um。所述负极集流体采用铝箔,其中铝箔的厚度为20u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对集流体极耳处采用折叠处理,给极耳预留拉伸空间,弯折后极耳处不断裂,电池能正常充放电。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折叠制备工艺包括:极片的制备:分别在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涂覆后的极片在125℃鼓风干燥,然后105℃真空干燥12h,之后将烘干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分别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电解质膜制备: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25um厚的电解质,之后在85℃真空干燥;电池组装:分别将正负极集流体处极耳折叠,采用叠片,组装电池。根据图1所示,图1中1为正极集流体,3为负极集流体,2和4分别为极耳折叠处。极耳折叠长度优选的为1.5mm。所述正极集流体采用涂碳铜箔,其中铜箔的厚度为8um。所述涂碳铜箔采用双面涂碳,即为铜箔两端分别涂覆有涂炭层,涂碳层厚度为1um,即涂碳铜箔优选厚度为1um+8um+1um。所述负极集流体采用涂碳铝箔,其中铝箔的厚度为14um。所述涂碳铝箔采用双面涂碳,即为铝箔两端分别涂覆有涂炭层,涂碳层厚度为1um,即涂碳铝箔优选厚度为1um+14um+1um。所述涂炭层由碳纳米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对集流体极耳处采用折叠处理,给极耳预留拉伸空间,弯折后极耳处不断裂,电池能正常充放电。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折叠制备工艺包括:极片的制备:分别在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涂覆后的极片在125℃鼓风干燥,然后105℃真空干燥12h,之后将烘干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分别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电解质膜制备: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30um厚的电解质,之后在85℃真空干燥;电池组装:分别将正负极集流体处极耳折叠,采用叠片,组装电池。根据图1所示,图1中1为正极集流体,3为负极集流体,2和4分别为极耳折叠处。极耳折叠长度为3mm。所述正极集流体采用涂碳铜箔,其中铜箔的厚度为14um。所述涂碳铜箔采用双面涂碳,即为铜箔两端分别涂覆有涂炭层,涂碳层厚度为0.5um,即涂碳铜箔优选厚度为0.5um+14um+0.5um。所述负极集流体采用涂碳铝箔,其中铝箔的厚度为8um。所述涂碳铝箔采用双面涂碳,即为铝箔两端分别涂覆有涂炭层,涂碳层厚度为2um,即涂碳铝箔优选厚度为2um+8um+2um。所述涂炭层由导电炭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对集流体极耳处采用折叠处理,给极耳预留拉伸空间,弯折后极耳处不断裂,电池能正常充放电。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折叠制备工艺包括:极片的制备:分别在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涂覆后的极片在125℃鼓风干燥,然后105℃真空干燥12h,之后将烘干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分别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电解质膜制备: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20um‑30um厚的电解质,之后在85℃真空干燥;电池组装:分别将正负极集流体处极耳折叠,采用叠片,组装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折叠制备工艺包括:极片的制备:分别在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将涂覆后的极片在125℃鼓风干燥,然后105℃真空干燥12h,之后将烘干后的极片进行辊压,分别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电解质膜制备: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分别涂覆一层20um-30um厚的电解质,之后在85℃真空干燥;电池组装:分别将正负极集流体处极耳折叠,采用叠片,组装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极耳折叠长度为0.5mm-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电池极耳的折叠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采用铜箔箔或涂碳铜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冯玉川何泓材纪岩龙陈玉华杨帆南策文
申请(专利权)人:清陶昆山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