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构成类“复眼”结构的复合散射体的第一散射体易取向变形,而第二散射体不易变形的特点,在保持第二散射体形态不变形或微变形的前提下,利用热拉伸成型、平口模挤出成型、挤出-多级拉伸成型、吹塑成型或注塑成型等方法调节第一散射体的形态来制备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第一散射体形态改变的同时,分布在第一散射体内或与基体界面处的第二散射体的相对位置也会随之改变。这样可以在保证提高一个方向散射角的同时达到不过分损失另一个方向散射角的效果。
技术介绍
根据散射效果的不同,可将聚合物基光散射材料分为各向同性光散射材料和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各向同性光散射材料的散射光分布为半球面,所以在与入射光垂直的平面内看到的散射光斑是圆形,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散射光分布范围相同。而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的散射光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布范围不相同。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场合会对单一方向有较高的光强要求,比如道路照明、隧道照明等,需要某一方向获得更大的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散射材料的基体和第一散射体均是透明聚合物,并且通过在聚合物散射体中引入粒径更小的粒子作为第二散射体,第二散射体选择性分布在第一散射体内或者第一散射体与基体的界面处,形成一种类“复眼”结构的复合散射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散射材料的基体和第一散射体均是透明聚合物,并且通过在聚合物散射体中引入粒径更小的粒子作为第二散射体,第二散射体选择性分布在第一散射体内或者第一散射体与基体的界面处,形成一种类“复眼”结构的复合散射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涉及的基体与第一散射体相对折射率的差值在0.01~0.6之间,优选0.0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涉及的第一散射体与第二散射体的相对折射率的差值在0.01~0.6之间,优选0.0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第二散射体的浸润系数ω<1,优选ω<-1,即第二散射体与第一散射体间的相容性优于其与基体之间的相容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散射体和基体的两相粘度比P1≤2.2,优选P1≤1,即第一散射体在基体中容易变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各向异性光散射材料短轴散射方向散射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涉及的基体材料指的是一种透明聚合物或者两种及两种以上透明聚合物复合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英,丁奕同,郭少云,赵梓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