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交界线包括由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的线段相连形成的折线;在显示区中,以相邻两个线段为邻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为第一区域;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多种遮光结构,不同的遮光结构具有不同的光线透过率,遮光结构至少部分覆盖第一区域,遮光结构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至少部分遮挡第一区域中子像素的开口区;在第一区域中,沿非显示区指向显示区的方向且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排布的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大;第一区域中存在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开口区被多种遮光结构遮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实现消除锯齿状的显示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迅猛发展,显示装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人们对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只满足于显示面板的大尺寸、高清晰度等性能指标,对显示面板的形状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出现了异形显示面板。与现有常规显示面板相比,异形显示面板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显示区呈现圆形、弧形、菱形、梯形等非矩形的特殊形状。但是,常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单元多为矩形结构或其它较为规则的结构,因此,在异形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像素单元与异形显示面板的边界线不能完全匹配,异形显示面板在显示时会呈现锯齿状的显示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实现消除锯齿状的显示不良现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设置有开口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的交界线包括由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线段相连形成的折线;在所述显示区中,以相邻两个线段为邻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种遮光结构,不同的所述遮光结构具有不同的光线透过率,所述遮光结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遮光结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第一区域中子像素的开口区;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大,所述光线透过率为所述子像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遮光结构后的光强与通过所述遮光结构前的光强的比值;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在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开口区被多种所述遮光结构遮挡。进一步地,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区域的边为邻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为第二区域;所述多种遮光结构还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大。进一步地,同一所述像素单元中所有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和/或,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大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子像素的遮光面积逐渐减小,所述子像素的遮光面积为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子像素的开口区内的正投影面积。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之间,所述遮光结构与所述黑矩阵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形成。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结构包括网格状遮光结构和/或条状遮光结构。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且由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网格状遮光结构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条状遮光结构之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大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遮光结构的材料透光率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遮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交界处,子像素的开口区被遮光结构所遮挡并至少部分被覆盖,且存在被至少两种遮光结构遮挡的子像素,不同的遮光结构对子像素的遮挡程度不同,对子像素遮挡严重的遮光结构的光线透过率低,对子像素遮挡不严重的遮光结构的光线透过率高,沿非显示区指向显示区的方向上,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一个子像素对应于至少两种遮光结构,沿非显示区指向显示区的方向上,同一个子像素内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加,相对于一个子像素仅对应于一种遮光结构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更为细致的光线透过率变化,从而使显示区的边缘虚化,不具有明显的锯齿形状,消除了锯齿状的显示不良现象,达到了圆滑的边缘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S1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S2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S2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图1中S1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S1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S2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10和非显示区120,显示区110与非显示区120的交界线包括直线和曲线,也就是说,显示区110的边缘由直线和曲线构成,而不仅仅是直线。显示区110的边缘为曲线且位置位于显示面板的角落,俗称为R角;显示区110的边缘为曲线且位置位于显示面板的一条侧边处并形成凹槽,带有凹槽的显示面板一般称为异形显示面板或刘海屏或全面屏。图1中所示的显示区110的边缘的一段曲线实际上是大量折线的宏观表现,曲线的微观情况如图2中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如图1中所示的异形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显示区为矩形的显示面板,只要显示区的边缘包括曲线即可。显示区110与非显示区120的交界线包括由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延伸的线段相连形成的折线L。在显示区110中,以相邻两个线段为邻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为第一区域121。示例性地,折线L包括线段AB和线段BC,线段AB与线段BC相邻且共用同一个端点B,以线段AB和线段BC为邻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为一个第一区域121。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和位于第一基板10一侧的多个像素单元30,多个像素单元30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排布,可选地,多个像素单元30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矩阵排布。沿第一方向X上,多个像素单元30排列成一行;沿第二方向Y上,多个像素单元30排列成一列。每个像素单元30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子像素设置有开口区,子像素的开口区为发光区域。背光源(图中未示出)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子像素的开口区出射到显示面板外,从而实现发光显示。可选地,每一像素单元30包括三个子像素,为了便于区分,将其命名为第一子像素31、第二子像素32和第三子像素33。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于一个像素单元30中包含的子像素数量不做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像素单元30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子像素,例如一个像素单元30可以包括4个子像素。参考图2,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110的多种遮光结构40,不同的遮光结构40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设置有开口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的交界线包括由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线段相连形成的折线;在所述显示区中,以相邻两个线段为邻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种遮光结构,不同的所述遮光结构具有不同的光线透过率,所述遮光结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遮光结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子像素的开口区;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大,所述光线透过率为所述子像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遮光结构后的光强与通过所述遮光结构前的光强的比值;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在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开口区被多种所述遮光结构遮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设置有开口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的交界线包括由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线段相连形成的折线;在所述显示区中,以相邻两个线段为邻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种遮光结构,不同的所述遮光结构具有不同的光线透过率,所述遮光结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遮光结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子像素的开口区;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大,所述光线透过率为所述子像素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遮光结构后的光强与通过所述遮光结构前的光强的比值;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在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开口区被多种所述遮光结构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区域的边为邻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区域为第二区域;所述多种遮光结构还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的所述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像素单元中所有子像素的光线透过率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婷婷,陈尧,赵中满,贾本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