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红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2511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其结构包括:顶盖、凝絮塔、观察窗、输水管、底座,顶盖的下端与凝絮塔的上端相焊接,凝絮塔的正表面嵌入安装有观察窗,通过启动旋转扇叶产生气流带动投药装置内的硫酸铝粉吹入投药器内,在气流的引动下逐渐从隔水止逆阀喷出,使投药器产生带粉末的气泡由下往上的上升,大量浮动的气泡产生类似于搅拌的效果,使粉末逐渐溶解于工业污水内,与污物发生反应产生絮状物,并且在气泡的浮力推动下逐渐飘升至污水表面,利用投药器的螺旋结构,有效排放硫酸铝粉与底层污物进行反应,并且通过独特的形状使气泡散布全凝絮室内,有效收集污水内含有污物,并且浮于污水表面便于絮状物的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为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涉及污水处理塔领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塔,为避免生活、工厂或者农业产生的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造成生态污染,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时对其进行净化的一种设备,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处理工业污水时,需投入絮凝剂在污水内凝结出絮体,以方便对污水内的杂质进行收集处理,然而在凝结絮体时需要加入硫酸铝粉提高絮凝效果,由于絮体较轻,硫酸铝粉多被悬浮于上层的絮体吸附拦截,导致硫酸铝粉还未进入到污水下层便被上层絮体吸收殆尽,使下层形成的絮体较为松散,让下层的絮体在收集时容易分解散掉,影响污水杂质凝絮除污效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解决了污水处理塔投放硫酸铝粉较难到达底部与工业污水彻底结合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其结构包括:顶盖、凝絮塔、观察窗、输水管、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其结构包括:顶盖(1)、凝絮塔(2)、观察窗(3)、输水管(4)、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下端与凝絮塔(2)的上端相焊接,所述凝絮塔(2)的正表面嵌入安装有观察窗(3),所述凝絮塔(2)的左侧面与输水管(4)的右端相焊接,所述凝絮塔(2)的下端与底座(5)的上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其结构包括:顶盖(1)、凝絮塔(2)、观察窗(3)、输水管(4)、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下端与凝絮塔(2)的上端相焊接,所述凝絮塔(2)的正表面嵌入安装有观察窗(3),所述凝絮塔(2)的左侧面与输水管(4)的右端相焊接,所述凝絮塔(2)的下端与底座(5)的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塔污水凝絮深透投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絮塔(2)包括电动机(21)、驱动器(22)、旋转扇叶(23)、通风管道(24)、风力导向环(25)、投药装置(26)、投药管道(27)、投药器(28)、凝絮室(29),所述电动机(21)的下端嵌入安装于驱动器(22)的左端,所述驱动器(22)的右端与旋转扇叶(23)的下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扇叶(23)的上端安设有通风管道(24),所述通风管道(24)的末端与风力导向环(25)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投药装置(26)的右侧与投药管道(27)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风力导向环(25)的内侧与投药管道(27)相嵌套,所述投药管道(27)的底端与投药器(2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凝絮室(29)内部设有投药器(28),所述凝絮室(29)上端与通风管道(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