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条件下稳定投放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条件下稳定投放无人机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军事与民用领域中,无人机已逐渐成为一种安全、稳定、高效并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机器,并开始广泛应用于侦察、监视、搜救、评估等各种类型的任务中。由于具有稳定悬停、安全性高、灵活机动等特点,微小型的多旋翼无人机更适宜用于执行侦查干扰任务。但由于此类无人机动力小、速度慢,因此无法执行中远距任务。为充分发挥微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的特点并提升其作用范围,可通过载机携带投放的方式将微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运送至目标区域,进而由无人机自主飞行和执行既定任务。由于载机携带投放与助动力推送等方式需要考虑多旋翼无人机的便携性、高速飞行时的气动稳定性以及高空低温下的可靠性,因此对多旋翼无人机的外形与整体结构设计均提出了特殊要求。此外,为保证多旋翼无人机投放后能正常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考虑相应的减速手段、变构技术、稳姿方法及自主飞行技术等。目前,考虑多旋翼无人机便携性的结构一般采用无人机旋翼支臂可折叠与展开的设计思路,而尚未见有针对多旋翼无人机高速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条件下稳定投放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包括飞行控制机构(1)和位于其内部的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其特征在于:飞行控制机构(1)沿飞行方向依次分为可脱卸整流外形装置(101)、尾舱(104)和多个尾翼(102),减速伞(106)位于尾舱(104)的内部;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位于可脱卸整流外形装置(101)内部,包括位于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头部的工作载荷(209)以及位于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内部中心的主控单元(210)和电源动力单元(211),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外侧周边布置有可变构旋翼结构(20),可变构旋翼结构(20)可以折叠并可自动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条件下稳定投放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包括飞行控制机构(1)和位于其内部的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其特征在于:飞行控制机构(1)沿飞行方向依次分为可脱卸整流外形装置(101)、尾舱(104)和多个尾翼(102),减速伞(106)位于尾舱(104)的内部;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位于可脱卸整流外形装置(101)内部,包括位于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头部的工作载荷(209)以及位于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内部中心的主控单元(210)和电源动力单元(211),多旋翼可变构无人机(2)外侧周边布置有可变构旋翼结构(20),可变构旋翼结构(20)可以折叠并可自动打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条件下稳定投放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脱卸整流外形装置(101)为多瓣式结构,通过爆炸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可脱卸整流外形装置(101)和尾舱(104)通过爆炸螺栓与多旋翼无人机系统主体部分连接,爆炸螺栓在主控单元(210)控制下可以炸开并分离部件;尾舱(104)内包含多个舵机(107),在主控单元(210)控制下可以对尾翼(102)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控制飞行控制机构(1)飞行姿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条件下稳定投放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尾翼(102)和舵机(107)数量均为4,可脱卸整流外形装置(101)为两瓣式结构由爆炸螺栓连接,减速伞(106)在主控单元(210)控制下可以弹出尾舱(104)并打开,主控单元(210)和电源动力单元(211)带有低温保护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条件下稳定投放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保护装置为电加热板或电加热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条件下稳定投放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可变构旋翼机构(20)包括多个旋翼支臂(201)及对应的支臂运动轴承(203)和支臂运动导向轴(204),一个支臂运动滑块(205)和一个支臂支撑丝杆(202)及支臂运动电机(206),其中旋翼支臂(201)的一端与机体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可以转动并嵌入机体形成整体结构,端头沿固定角度弯折延伸至无人机内部连接支臂运动轴承(203)、支臂运动轴承(203)套接支臂运动导向轴(204),支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强,王鹏,芦丹,林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侯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