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墨打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
,具体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墨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现如今使用最多的打印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激光打印机,一种为喷墨打印机,相对于激光打印机而言喷墨打印机打印质量好,粉尘污染较低,但打印速度较低,并且喷墨式打印机一般体积较大,占据较大空间,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并能实现进纸,喷墨打印,烘干功能且具有较同体积激光打印机更高打印质量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墨打印设备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墨打印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的下端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的下侧内壁内左右阵列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滚筒,所述导槽的上侧内壁内左右阵列且相连通的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的下端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的下侧内壁内左右阵列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滚筒,所述导槽的上侧内壁内左右阵列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转动槽的前侧内壁内相连通设置有第三转动槽,所述第二滚筒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转动槽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转动槽内转动的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墨打印设备,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的下端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的下侧内壁内左右阵列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滚筒,所述导槽的上侧内壁内左右阵列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转动槽的前侧内壁内相连通设置有第三转动槽,所述第二滚筒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转动槽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转动槽内转动的第三滚筒,左右阵列分布的所述第二滚筒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三转动槽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轴心略高于所述第三滚筒的第四滚筒,其中,所述第三滚筒与第四滚筒之间分别绕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三转动槽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转动槽,所述第四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滚筒,所述第五滚筒与位于最左侧的所述第三滚筒之间绕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五滚筒的前侧且位于所述第四转动槽内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侧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导槽的上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二转动槽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后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第一喷墨管道,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喷墨管,所述喷墨管内设置有开口向下且上端与所述第一喷墨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喷墨管道,所述第三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放置有下端与所述第一喷墨管道上端相连通的第三喷墨管道,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三喷墨管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五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五空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的下侧内壁与所述第五空腔的上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内设置有第七空腔,其中,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内设置有上下贯穿且与所述第七空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六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八空腔内的第五滑块,所述第八空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五滑块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八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五滑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内的第六滑块,所述第九空腔后侧内壁的下端相连通的设置有向后延伸并与所述第八空腔相连通的第十空腔,所述第六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第七滑块,所述第一开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开腔,所述第二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七滑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开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配合连接的第八滑块,所述第二开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开腔,所述第二丝杠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开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与所述第三开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二开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开腔,所述第二丝杠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开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开腔内转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与第二转动轴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