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辐射探测器
,具体涉及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核电产业的高速发展,防辐射监测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充满了新的挑战,辐射防护仪器仪表国产化势在必行。而现阶段自主研发的辐射防护仪器仪表也在慢慢的填补我国辐射防护领域的空白。全身表面污染监测仪能够快速对其全身各部位进行放射性表面污染测量,其中的探测器部分的工作原理是不带电的粒子射入塑料闪烁体时,使其被激发产生光子,发射的光子被收集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通过光电效应,在光阴极上打出光电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对光电子进行收集,将微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进行放射性的测量。而光电倍增管端窗与塑料闪烁体之间的固定装置整体结构是否避光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探测器部件中光电倍增管收集塑料闪烁体激发光子过程中的避光问题,而提供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及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其中:包括前压框、粘膜框、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外壳、后压框、内衬环、倍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前压框(1)、粘膜框(2)、塑料闪烁体(3)、探测器外壳(4)、后压框(5)、内衬环(6)、倍增管固定套(7)、倍增管外罩(8)、光电倍增管(9)、分压板(10)、线缆接头(11);所述的内衬环(6)设在探测器外壳(4)的内表面底部,所述的塑料闪烁体(3)置于探测器外壳(4)上的凹槽内;所述的粘膜框(2)粘好铝膜后放置在塑料闪烁体(3)的上方;所述的前压框(1)设在粘膜框(2)的上方;所述的后压框(5)设在探测器外壳(4)的下方,所述前压框(1)的外边缘、后压框(5)的外边缘以及粘膜框(2)的外边缘与探测器外壳(4)的外边缘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前压框(1)、粘膜框(2)、塑料闪烁体(3)、探测器外壳(4)、后压框(5)、内衬环(6)、倍增管固定套(7)、倍增管外罩(8)、光电倍增管(9)、分压板(10)、线缆接头(11);所述的内衬环(6)设在探测器外壳(4)的内表面底部,所述的塑料闪烁体(3)置于探测器外壳(4)上的凹槽内;所述的粘膜框(2)粘好铝膜后放置在塑料闪烁体(3)的上方;所述的前压框(1)设在粘膜框(2)的上方;所述的后压框(5)设在探测器外壳(4)的下方,所述前压框(1)的外边缘、后压框(5)的外边缘以及粘膜框(2)的外边缘与探测器外壳(4)的外边缘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区域A,用于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所述的光电倍增管(9)延针脚方向安装在倍增管固定套(7)内;且所述的光电倍增管(9)的末端针脚插入分压板(10)的管座;所述的分压板(10)上的信号线穿过设在倍增管外罩(8)顶端螺纹孔内的线缆接头(11);所述的倍增管固定套(7)设置于倍增管外罩(8)内;光电倍增管(9)的端窗伸出端插入探测器外壳(4)的圆孔内;倍增管外罩(8)与探测器外壳(4)的接触面B之间涂抹黑色硫化硅酮密封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探测器测量避光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宁,张佳,任熠,刘利明,刘晋瑾,盛佳,程昶,杜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辐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