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生物传感器电极及生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69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电极,其包括一多孔金属复合结构,该多孔金属复合结构包括一多孔金属结构及一碳纳米管结构,该碳纳米管结构固定在所述多孔金属结构的表面,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根碳纳米管,所述多孔金属复合结构包括多个褶皱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传感器电极及生物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电极及生物传感器。
技术介绍
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浓度,需要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反应迅速,选择性良好以及成本低的特点。该生物传感器由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元件构成,该分子识别元件识别生化反应信号,转换元件用于将生化反应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生物传感器中的分子识别元件一般由电极和具有电催化性能的材料组成,所述具有电催化性能的材料一般通过粘结或物理接触与所述电极组合,该电极用于收集生化反应产生的电流,所述具有电催化性能的材料与待测的生物分子进行生化反应,用于进行催化。目前,一般采用的电极材料为纳米多孔金属,由于该纳米多孔金属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实现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限度。但是,如图1所示,该皱缩的纳米多孔金属存在韧带连接不完整的现象,使得该皱缩的纳米多孔金属机械强度低及韧性差,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影响生物传感器电极和生物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生物传感器电极和生物传感器。一种生物传感器电极,该电极包括一多孔金属复合结构,该多孔金属复合结构包括一多孔金属结构及一碳纳米管结构,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传感器电极,该生物传感器电极包括一多孔金属复合结构,该多孔金属复合结构包括一多孔金属结构及一碳纳米管结构,该碳纳米管结构固定在所述多孔金属结构的表面,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根碳纳米管,所述多孔金属复合结构包括多个褶皱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传感器电极,该生物传感器电极包括一多孔金属复合结构,该多孔金属复合结构包括一多孔金属结构及一碳纳米管结构,该碳纳米管结构固定在所述多孔金属结构的表面,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根碳纳米管,所述多孔金属复合结构包括多个褶皱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传感器电极进一步包括催化材料,该催化材料设置于所述多孔金属复合结构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部由多孔金属结构和碳纳米管结构共同弯折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部处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且沿同一方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褶皱部相互连接形成一连续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红颖李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