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极放大器自动负电容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760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32
微电极放大器自动负电容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微电极放大器电路获取采样率、极阻、获取分布电容;计算补偿系数;模数转换器采集新样点并存储为;判断是否成功采集到新样数据,若是,则获取采样数据值,根据负电容补偿公式计算负电容补偿值;保存当前样点,并通过数字接口输出负电容补偿后的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电路干扰与信号失真造成的误差,通过方法实现负电容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极放大器自动负电容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仪器
,尤其涉及微电极放大器自动负电容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电极是指尖端很细的电极探针。它可以用于胞内测量,也可以用于胞外测量。对于细胞内测量,通常采用玻璃微电极,内部灌注盐溶液(如饱和的KCL或NaCL),与电极夹持器的金属接触点之间构成盐桥,从而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玻璃微电极尖端用特制仪器拉制得非常细(直径一般不超过1μm),这样细的针尖刺入植物细胞膜后,质膜很快就能够在针尖刺入处愈合,从而避免细胞膜受到破坏,且容易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膜电势差。最简单的玻璃微电极可用来测量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差。这时需要两个电极,一个是测量电极(该测量电极的电阻简称“极阻”),尖端细小,插入细胞内,另一个是参比电极,尖端稍大,安放在细胞外。两电极间的电势差由静电计测量,经放大器放大后由记录仪记录。由于微电极系统功能上的复杂性,因此此类的品的系统结构复杂,操作复杂,且性能不稳定,生产工艺繁多且对电子器件的要求高价格高,存在较由于电子器件的误及温漂引入的测量误差。由于无论ADC或是DAC,电路都存在电路噪声(包括电路系统噪声和外部干扰),也就是说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电极放大器自动负电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微电极放大器电路获取采样率T、极阻R、获取分布电容C;S2:计算补偿系数K;S3:模数转换器采集新样点并存储为X(n‑1);S4:判断是否成功采集到新样数据,若是,则获取采样数据值X(N),执行S5;若否,则重复S4;S5:根据负电容补偿公式计算负电容补偿值Y(n);S6:保存当前样点,并通过数字接口输出负电容补偿后的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电极放大器自动负电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微电极放大器电路获取采样率T、极阻R、获取分布电容C;S2:计算补偿系数K;S3:模数转换器采集新样点并存储为X(n-1);S4:判断是否成功采集到新样数据,若是,则获取采样数据值X(N),执行S5;若否,则重复S4;S5:根据负电容补偿公式计算负电容补偿值Y(n);S6:保存当前样点,并通过数字接口输出负电容补偿后的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电极放大器自动负电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容补偿公式为:(n>=2),T为采样率,R为微电极电阻,C为分布电容,X(n-1)为前一模数采样值,X(n)为新模数采样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电极放大器自动负电容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放大器电路包括微电极输入电路、采样电阻、信号跟随器、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第四信号调理电路、加法器、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第二数模转换单元、第三数模转换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处理器、单刀开关、接口单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