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03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恒温装置包括:密封导热壳体和测温加热恒温层;述测温加热恒温层设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侧壁;所述密封导热壳体内设有扇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恒温装置的介质采用气体,它除了具有与液体恒温槽同样的工作内容外,还可用于各类高集成化一体化仪器仪表,以及一切不便于在液体内检测的元器件及各种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请涉及精密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温度是国际单位制(SI)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几乎所有的科研和生产过程都和温度相关。为了对温度正确地测量和控制,人们专利技术了各类温度传感器。一般通过恒温槽对各类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的标定和校准。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液体作为恒温槽的介质,例如5℃以下时采用酒精类,5℃~95℃采用水,95℃以上时采用各种硅油类。然而对于各类高集成化一体化仪器仪表中的温度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转换电路、采集器以及通信传输模块,不能接触水、酒精等液态介质,不能使用液态介质恒温槽对其进行综合性能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采用液态介质的恒温槽使用局限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包括:密封导热壳体和测温加热恒温层;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设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侧壁;所述密封导热壳体内设有扇叶。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密封导热壳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所述密封导热壳体、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按照自外而内的顺序依次排布;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计量工作区壳体相分隔,所述计量工作区壳体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扇叶具体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第一腔室的另一端设有测量标准机构和测量工作机构;所述测量标准机构和所述测量工作机构从所述第一腔室内延伸至外部空间。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气体温度匀合机构。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气体温度匀合机构包括:旋向相反的第一风车叶片组和第二风车叶片组;所述第一风车叶片组与所述第二风车叶片组相对设置。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扇叶、所述第一风车叶片组和所述第二风车叶片组沿所述第一腔室的延伸方向顺序排布;所述第一风车叶片组与所述扇叶的旋向相同。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密封设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的两端。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还包括:外壳体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包括:测温加热机构、加热回路、测温回路和切换机构;所述测温加热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设于所述加热回路;并且,所述测温加热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设于所述测温回路。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切换机构用于:在所述加热回路和所述测温回路之间进行切换。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测温加热机构采用温度和电阻值具有单一对应特性的金属丝。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金属丝绕设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外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恒温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使用方法包括:控制切换机构在加热回路和测温回路之间进行切换;当测温加热恒温层加热时,切换所述加热回路导通;当测量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的温度时,切换所述测温回路导通。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使用方法,所述控制切换机构在加热回路和测温回路之间进行切换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预设周期控制切换机构在加热回路和测温回路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预设周期控制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加热;根据所述预设周期测量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的温度;当测量到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的温度达到加热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减少加热量;当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加热量保持不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介质采用气体,既可替代液态恒温槽,也可用于不适合在液态内测量各类高集成化一体化仪器仪表,以及不便于在液态内检测的元器件及各种设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密封导热壳体和测温加热恒温层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测温加热恒温层的电路示意图。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密封导热壳体和测温加热恒温层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供电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包括:密封导热壳体1和测温加热恒温层2。其中,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2设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1侧壁。所述密封导热壳体1内设有扇叶3。具体地,所述密封导热壳体1包括: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2、所述密封导热壳体1、所述第二腔室12和所述第一腔室11按照自外而内的顺序依次排布。即第二腔室12设于第一腔室11之外,密封导热壳体1设于第二腔室12之外,测温加热恒温层2设于密封导热壳体1的外壁。第一腔室11为计量工作区,所述第一腔室11与所述第二腔室12通过计量工作区壳体13相分隔,所述计量工作区壳体13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与所述第二腔室12的第一通风口131和第二通风口132。扇叶3具体设于所述第一腔室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恒温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密封导热壳体1外壁与测温加热恒温层2内壁相贴合。这样的结构可以匀化和扩大系统对恒温装置的加热面积,并使测温点和加热面积距离最短,防止测温和加热之间由于相互延迟而产生的热震荡,从而降低系统的温度稳定度。如果将测温加热恒温层2设于密封导热壳体1内,靠近测温加热恒温层2的区域温度高,远离测温加热恒温层2的区域温度低,会造成密封导热壳体1内的温度场不稳定和不均匀。密封导热壳体1内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充满空气等气体介质,密封导热壳体1为对内密封设置,防止内部气体与外界空气流通进行热交换导致温度变化。密封导热壳体1由金属等导热材料制成,以将测温加热恒温层2加热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第二腔室12。扇叶3旋转使空气按照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进行流通,即第二腔室加热后的气体通过第二通风口132进入第一腔室11,从第一腔室11底部流通至第一腔室11顶部,通过第一通风口131流通回第二腔室12,通过气体循环流动,将第二腔室12接收到的热量持续均匀地传输至第一腔室11。测温加热恒温层2除了对密封导热壳体1加热外,还可对密封导热壳体1的温度进行测量。根据密封导热壳体1的测量温度对测温加热恒温层2的加热量进行反馈控制,同时对密封导热壳体1内的散热量进行反馈控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加热量和散热量,当达到控制单元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使密封导热壳体1内的温度处于平衡状态,保持密封导热壳体1的温度在预设温度保持不变,使本专利技术的恒温装置处于恒温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恒温装置,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液体介质的恒温槽,其介质采用气体,它既可以替代液态恒温槽工作内容,也可用于不适合在液态内测量的各类高集成化一体化仪器仪表、元器件及各种设备。此外,现有技术的化工测试,其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放热、吸热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导热壳体和测温加热恒温层;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设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侧壁;所述密封导热壳体内设有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体介质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导热壳体和测温加热恒温层;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设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侧壁;所述密封导热壳体内设有扇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测温加热恒温层、所述密封导热壳体、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按照自外而内的顺序依次排布;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计量工作区壳体相分隔,所述计量工作区壳体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扇叶具体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另一端设有测量标准机构和测量工作机构;所述测量标准机构和所述测量工作机构从所述第一腔室内延伸至外部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气体温度匀合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温度匀合机构包括:旋向相反的第一风车叶片组和第二风车叶片组;所述第一风车叶片组与所述第二风车叶片组相对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所述第一风车叶片组和所述第二风车叶片组沿所述第一腔室的延伸方向顺序排布;所述第一风车叶片组与所述扇叶的旋向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密封设于所述密封导热壳体的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体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于所述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振雷顾钟会何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实极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