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FeO3和Bi2WO6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1016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BiFeO3和Bi2WO6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分别以硝酸铋、硝酸铁、钨酸铵、去离子水、乙酰丙酮、乙二醇、冰乙酸和硝酸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BiFeO3和Bi2WO6前驱体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得到稳定的Bi3WFeO9前驱体溶液。混合的前驱体溶液在玻璃基体上经过涂膜,热解和退火得到晶态薄膜。Bi3WFeO9薄膜具有比BiFeO3和Bi2WO6更好的光催化性,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玻璃或者外墙表面,可高效分解污染物具有自清洁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iFeO3和Bi2WO6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iFeO3和Bi2WO6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当前解决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Bi2WO6是一类非金属含氧酸盐结构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因其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作为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研究一个重点,而且钨酸盐根等酸根离子具有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光腐蚀等优点。但Bi2WO6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2.70eV),只能被紫外光或部分可见光激发,可见光吸收范围为420-470nm,且光生电子空穴对容易发生复合,从而使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降低,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为了降低电子-空穴复合率,对Bi2WO6材料进行复合以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成为近年来以及以后的一个研究热点。铁酸铋BiFeO3作为一种典型的铁磁材料,由于其带隙较窄(2.1eV)可利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以及利用其铁电材料微观固有的电场来实现光生电子-空穴的高效分离,可以降低Bi2WO6中的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几率、提高光催化效率,所以BiFeO3材料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因此,将Bi2W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iFeO3和Bi2WO6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BiFeO3薄膜前驱体溶液配制:首先用电子天平按照各溶质的摩尔计量比进行称取,硝酸铁与硝酸铋的摩尔比为1:1:1;用移液管量取体积比为1:3的乙二醇和冰乙酸作为溶剂,将上述溶质和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2小时,直至溶质全部溶解,待溶液搅拌均匀后,量取与硝酸铋摩尔比为1:1的乙酰丙酮作为螯合剂加入其中,在磁力搅拌器上匀速搅拌12小时,得到暗红色半透明溶液,最后再补充乙二醇和冰乙酸,控制溶液浓度为0.3mol/L, pH值在0.3‑0.4,将所得的半透明暗红色溶液置于常温下静置24小时,得到制备BiFeO3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FeO3和Bi2WO6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BiFeO3薄膜前驱体溶液配制:首先用电子天平按照各溶质的摩尔计量比进行称取,硝酸铁与硝酸铋的摩尔比为1:1:1;用移液管量取体积比为1:3的乙二醇和冰乙酸作为溶剂,将上述溶质和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2小时,直至溶质全部溶解,待溶液搅拌均匀后,量取与硝酸铋摩尔比为1:1的乙酰丙酮作为螯合剂加入其中,在磁力搅拌器上匀速搅拌12小时,得到暗红色半透明溶液,最后再补充乙二醇和冰乙酸,控制溶液浓度为0.3mol/L,pH值在0.3-0.4,将所得的半透明暗红色溶液置于常温下静置24小时,得到制备BiFeO3薄膜样品所需的前驱体溶液;(2)Bi2WO6薄膜前驱体溶液的配制:用电子天平称取摩尔比为1:2的钨酸铵和硝酸铋,将上述溶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量取钨酸铵摩尔比为1:1的乙酰丙酮作为螯合剂,去离子水调节溶液浓度为0.3mol/L,用硝酸调节pH值在0.3-0.4,将上述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2小时,得到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续张丰庆郭晓东刘慧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