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34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晶体,包括晶体本体,所述晶体本体包括光学区(1)及襻(2),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区(1)边缘以外的防囊膜粘连结构(3),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前囊膜及后囊膜接触,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与所述晶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光学区(1)的两个端面均不超出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的两个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晶体,合理的结构设计能防止晶体本体与前后囊膜直接接触,同时具有促进房水在囊袋内流通的功能,因而可有效防止术后PCO及ACO,并能有效简化手术过程,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晶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晶体。
技术介绍
人工晶体植入人眼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后囊膜浑浊(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简称PCO)、前囊膜浑浊(anteriorcapsuleopacifieation,简称ACO)、前囊膜挛缩,其本质原因都是白内障手术中残存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导致。目前采用最多的防止术后PCO的方式是,将晶体光学区后表面边缘做成锐利的夹角。晶体光学区后表面与后囊膜紧密贴合。在光学区边缘夹角处后囊膜发生弯曲皱缩,从而阻滞LEC细胞向光学区与后囊膜接触的部分迁移增殖,从而防止PCO的发生。虽然光学区后表面边缘做成锐利的夹角这样的设计大大降低了PCO的发生,但是其对ACO的阻止效果差,且PCO仍然有一定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3年以上的植入期的晶体。目前市场上的晶体多采用锐利夹角来降低PCO的发生,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长期PCO发生率仍偏高,需通过新的晶体设计进一步降低。根据最新的关于PCO的机制发现:眼睛内房水循环、防止囊袋前后囊膜的粘连、晶体与前后囊膜的粘连可以有效防止PCO的发生。根据此发现,有如下设计概念出现。一、如文献ToshiyukiNagamoto,MD;NobushigeTanaka,MD;TakaakiFujiwara,MD.Inhibitionof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byaCapsularAdhesion–PreventingRing.ArchOphthalmol.2009;127(4):471-474公开的防囊膜粘连环。防囊膜粘连环1’结构如图1所示,其直径为8.5mm,高度为2.0mm的薄壁结构,在薄壁设有房水可自由流通的小孔2’(hole),且在上边缘(与前囊膜接触)的部分设有开口3’(groove)用于晶体襻4’的放置。在手术中,医生先为病人植入该防囊膜粘连环1’,放置到位后,再为病人植入现有的人工晶体,将人工晶体卡进/放入该环,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囊袋被该环支撑,从而囊袋的前、后囊膜分离,不再发生粘连,同时囊膜与晶体光学面也不再发生粘连。房水可以进入晶体光学面区域阻止PCO的发生。同时,通过该环上的小孔2’,可实现房水的交换,也可在晶体襻4’区形成房水环境。晶体光学部分与环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可以实现房水的交换及填充。但该产品存在如下的问题:①.防囊膜粘连环与晶体分别为两个不同的产品,手术过程复杂,不便于植入;②.在眼内将晶体的襻正确放入防囊膜粘连环的开口处,并固定好,是非常困难的;③.由于晶体襻的设计多种多样,所以不同的晶体需要不同的开口设计,不具有通用性;④.防囊膜粘连环在眼内缺乏支撑,会有偏移的可能。二、如文献LisaLeishman,MD,LilianaWerner,MD,PhD.Preventionofcapsularbagopacificationwithamodifiedhydrophilicacrylicdisk-shapedintraocularlens.JCataractRefractSurg2012;38:1664–1670公开的盘状晶体。盘状晶体5’结构如图3所示,中间部分为晶体光学区6’,周缘部分为晶体襻4’区域。其中襻4’的外沿是一个完整的圆形。襻4’边缘往内有一些贯通的通道7’,这些通道7’可以实现房水自由流通。襻4’外沿较厚,可以实现将前后囊膜分开。襻4’上的通孔,可实现房水在晶体前、后面(襻区与光学区)的循环。从而实现防止术后PCO的发生。该产品存在如下问题:晶体边缘为完整的圆形,尺寸为9.5mm。人眼囊袋边缘为圆形,且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当晶体直径大于囊膜边缘直径时,完整圆形边缘的晶体不能被压缩,则不适于植入;当晶体直径小于囊膜边缘直径时,晶体在眼内缺乏支撑,则会出现偏心或移位,具有使成像质量变差的风险。因此,如何对现有的人工晶体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晶体,结构设计合理,通用性强,且能有效简化手术过程,能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晶体,包括晶体本体,所述晶体本体包括光学区及襻,所述人工晶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区边缘以外的防囊膜粘连结构,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前囊膜及后囊膜接触,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与所述晶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光学区的两个端面均不超出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的两个端面。具体地,防囊膜粘连结构与所述人工晶体的襻及光学区为一体结构,手术时直接将人工晶体植入人眼即可,简化了手术过程,同时,晶体襻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力,避免了防囊膜粘连结构由于在眼内缺乏支撑导致偏心移位的风险;所述光学区的两个端面均不超出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的两个端面,即光学区的厚度不超过防囊膜粘连结构最高处的高度,光学区悬浮、藏纳在防囊膜粘连结构内,光学区的两个端面与前囊膜及后囊膜不接触或不完全贴合,使晶体光学区悬浮或部分悬浮于囊袋内,极大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优选地,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的壁上设置有供房水自由流通的贯穿结构,贯穿结构可为通孔、槽或其他镂空结构,以实现房水在囊袋内的流通交换,另外还可减小防囊膜粘连结构的体积,节省了原材料,且增强了人工晶体的可压缩性能,易于折叠、植入推注。优选地,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的外壁和/或内壁的中间部位向内凹陷与光轴呈一定的角度,即防囊膜粘连结构的横截面为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便于折叠,以便于通过细小切口植入人眼。优选地,所述角度为0°—45°,当角度为0°时,防囊膜粘连结构的外壁和/或内壁与光轴平行,当角度大于45°时,防囊膜粘连结构的上下两个端面太宽,反而不易于折叠。当角度大于0°小于45°时,防囊膜粘连结构的横截面为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便于折叠,以便于通过细小切口植入人眼。优选地,所述襻的末端从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中穿出,襻仍可压缩,可符合不同尺寸的瞳孔大小,通用性强。优选地,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为位于所述光学区外的与所述光学区及所述襻一体成型的圆环结构,植入人眼后不易发生旋转、偏心,安全可靠。具体的,当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为圆环结构,所述襻为C形襻、L形襻、三角形襻、板形襻或其他形状的襻,优选为C形襻、L形襻。优选地,圆环结构的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与所述光学区之间成型设置多个连接部件,植入人眼后圆环结构的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不易相对所述光学区发生旋转、偏心,安全可靠。优选地,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中支撑后囊膜的部分为完整环形,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中支撑前囊膜的部分为完整环形或间断环形,间断环形更有利于晶体的植入,房水可通过间断环形的缺口部分自由流动。优选地,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为固定在所述襻上的凸起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具体的,当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为凸起部,所述襻为C形襻、L形襻、三角形襻、板形襻或其他形状的襻,优选为三角形襻。优选地,每个所述襻上的所述凸起部到所述光学区中心的距离相等,即凸起部处于同一圆环上,而且由于多个襻在光学区边缘是平均分配的,因此凸起部在襻上也是平均分配的,采用此种技术方案,多个凸起部受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晶体,包括晶体本体,所述晶体本体包括光学区(1)及襻(2),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区(1)边缘以外的防囊膜粘连结构(3),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前囊膜及后囊膜接触,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与所述晶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光学区(1)的两个端面均不超出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的两个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9 CN 20171075302331.一种人工晶体,包括晶体本体,所述晶体本体包括光学区(1)及襻(2),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区(1)边缘以外的防囊膜粘连结构(3),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前囊膜及后囊膜接触,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与所述晶体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光学区(1)的两个端面均不超出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的两个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的壁上设置有供房水在囊袋内自由流通的贯穿结构(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的外壁和/或内壁的中间部位向内凹陷与光轴呈一定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为0°—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襻(2)的末端从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中穿出。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为位于所述光学区(1)外的与所述光学区(1)及所述襻(2)一体成型的圆环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中支撑后囊膜的部分为完整环形,所述防囊膜粘连结构(3)中支撑前囊膜的部分为完整环形或间断环形。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敏曹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