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101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包括杀青、摊凉、揉捻、冷萃闷黄和干燥。该方法可将同批次的鲜茶叶闷黄程度更加接近,而利用闲置的冷库进行冷萃闷黄可提高冷库的利用率并提高黄茶的品质,该方法可实时观察黄茶的变黄程度,中途无需翻动茶叶,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黄茶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
技术介绍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黄茶的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主要工艺流程:杀青、摊放、初烘、摊放、初包、复烘、摊放、复包、足干、分级等工序。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现有的黄茶制作工艺比较繁琐,还需要对揉捻的茶叶进行初包、复烘、摊放、复包等工序,利用该工艺处理的同批次的黄茶由于控制条件难以做到一致而导致茶叶变黄的程度不一致,且无法观察到包裹在牛皮纸中黄茶的变黄程度,同时该加工工序需要消耗较多的劳动力,造成黄茶的加工制作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同批次的鲜茶叶经过该方法加工得到的黄茶变黄程度更加接近,而利用闲置的冷库进行冷萃闷黄可提高冷库的利用率并提高黄茶的品质,该方法可实时观察黄茶的变黄程度,中途无需翻动茶叶,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黄茶的制作成本。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杀青:斜锅杀青,杀青锅磨光打蜡,每锅投放鲜茶叶500g,温度先高后低,高温控制在120℃-130℃,低温控制在80℃-90℃,鲜茶叶下锅后,双手轻快翻炒,使鲜茶叶均匀受热,杀青全程控制于4分钟左右;摊凉:将经过杀青的鲜茶叶放入竹条编织的簸箕中,轻轻扬起5-6次使经过杀青的鲜茶叶散发热气,摊凉4-5分钟即可进行揉捻;揉捻:将摊凉后的萎凋茶叶倒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嫩叶揉捻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老叶揉捻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冷萃闷黄:将揉捻后的茶叶分层铺放在簸箕中,层数为5层,然后将铺放好茶叶的簸箕放置于冷库中,冷库的温度控制在10℃-15℃,冷库中冷藏的时间控制在15-20天;干燥:将簸箕中的闷黄茶叶放在炭火炕灶上进行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每隔2-3分钟翻一次,将闷黄茶叶烘至足干时下灶,即可得到黄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同批次的鲜茶叶经过该方法加工得到的黄茶变黄程度更加接近,而利用闲置的冷库进行冷萃闷黄可提高冷库的利用率并提高黄茶的品质,该方法可实时观察黄茶的变黄程度,中途无需翻动茶叶,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降低黄茶的制作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青:斜锅杀青,杀青锅磨光打蜡,每锅投放鲜茶叶500g,温度先高后低,高温控制在120℃-130℃,低温控制在80℃-90℃,鲜茶叶下锅后,双手轻快翻炒,使鲜茶叶均匀受热,杀青全程控制于4分钟左右;摊凉:将经过杀青的鲜茶叶放入竹条编织的簸箕中,轻轻扬起5-6次使经过杀青的鲜茶叶散发热气,摊凉4-5分钟即可进行揉捻;揉捻:将摊凉后的萎凋茶叶倒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嫩叶揉捻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老叶揉捻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冷萃闷黄:将揉捻后的茶叶分层铺放在簸箕中,层数为5层,然后将铺放好茶叶的簸箕放置于冷库中,冷库的温度控制在10℃-15℃,冷库中冷藏的时间控制在15-20天;干燥:将簸箕中的闷黄茶叶放在炭火炕灶上进行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每隔2-3分钟翻一次,将闷黄茶叶烘至足干时下灶,即可得到黄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杀青:斜锅杀青,杀青锅磨光打蜡,每锅投放鲜茶叶500g,温度先高后低,高温控制在120℃‑130℃,低温控制在80℃‑90℃,鲜茶叶下锅后,双手轻快翻炒,使鲜茶叶均匀受热,杀青全程控制于4分钟左右;摊凉:将经过杀青的鲜茶叶放入竹条编织的簸箕中,轻轻扬起5‑6次使经过杀青的鲜茶叶散发热气,摊凉4‑5分钟即可进行揉捻;揉捻:将摊凉后的萎凋茶叶倒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嫩叶揉捻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老叶揉捻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冷萃闷黄:将揉捻后的茶叶分层铺放在簸箕中,层数为5层,然后将铺放好茶叶的簸箕放置于冷库中,冷库的温度控制在10℃‑15℃,冷库中冷藏的时间控制在15‑20天;干燥:将簸箕中的闷黄茶叶放在炭火炕灶上进行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每隔2‑3分钟翻一次,将闷黄茶叶烘至足干时下灶,即可得到黄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黄茶冷萃闷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杀青:斜锅杀青,杀青锅磨光打蜡,每锅投放鲜茶叶500g,温度先高后低,高温控制在120℃-130℃,低温控制在80℃-90℃,鲜茶叶下锅后,双手轻快翻炒,使鲜茶叶均匀受热,杀青全程控制于4分钟左右;摊凉:将经过杀青的鲜茶叶放入竹条编织的簸箕中,轻轻扬起5-6次使经过杀青的鲜茶叶散发热气,摊凉4-5分钟即可进行揉捻;揉捻:将摊凉后的萎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方儒
申请(专利权)人:平昌县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