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59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2:26
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包括竖直的外筒,外筒一侧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料斗和出料口;所述外筒内设有上下开口的内筒,内筒上下与外筒间隔,四周通过连接板与外筒连接;所述外筒、内筒之前的空间内安装有斜向上的喷管,喷管通过连接管与水源连通;所述内筒内设绞龙,绞龙上端伸出内筒外、下端与电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通过设置机械操作的洒水装置,可使青砖茶的后续发酵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洒水设备,尤其是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
技术介绍
青砖茶在通过渥堆进行发酵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过均匀洒水,以便提高发酵速度。现有的生产工艺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且洒水量和洒水度均是通过人工经验来控制的,导致渥堆的效果不一致,达不到理想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能够实现精确洒水,保证后期发酵一致且降低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包括竖直的外筒,外筒一侧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料斗和出料口;所述外筒内设有上下开口的内筒,内筒上下与外筒间隔,四周通过连接板与外筒连接;所述外筒、内筒之前的空间内安装有斜向上的喷管,喷管通过连接管与水源连通;所述内筒内设绞龙,绞龙上端伸出内筒外、下端与电机连接。所述内筒为带网孔的筒体结构。所述连接板横截面为向外张开的倒U型。所述进料斗、出料口及喷管上均设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控制器控制定时开启关闭。本专利技术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通过设置外筒、内筒,利用绞龙进行内外循环输送,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电磁阀控制喷管出水,从而实现定量定时进行喷射,且进出的量通过进料斗和出料口上的电磁阀控制,从而达到有效定量喷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管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筒1,进料斗2,出料口3,内筒4,连接板5,喷管6,连接管7,绞龙8,电机9,电磁阀1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采用立式结构,相对于卧式设备而言占地面积小。该装置包括竖直的外筒1,外筒1一侧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料斗2和出料口3,其中,进料斗2通过倾斜向下的进料管与外筒1内部连通,而出料口3通过竖直向下的出料管与其他设备连接。当需要进行送料或出料时,受重力作用,可直接通过控制器打开或关闭进料斗2、出料口3上的电磁阀10即可。所述外筒1内设有上下开口的内筒4,内筒4上布满网孔,内筒4上下与外筒1间隔,内筒4四周通过连接板5与外筒1连接。而外筒1、内筒4之前的空间内安装有斜向上的喷管6,喷管6通过连接管7与水源连通;所述内筒4内设绞龙8,绞龙8上端伸出内筒4外、下端与电机9连接。工作时,进料斗2处的电磁阀打开,茶叶不断向外筒1内输送,由于外筒1底部为向中心倾斜的斜面,因此,茶叶自动向中心集中,并被绞龙不断向上输送。当达到一定量后,进料斗2处的电磁阀关闭。当茶叶输送到绞龙顶端后,会落到外筒1、内筒4之间的空间内。此时喷管6上的电磁阀10打开。倾斜向上喷出的水滴与落下的茶叶正面接触,从而进行均匀洒水。由于连接板5横截面为向外张开的倒U型,在茶叶下落过程中,连接板5可将落下的茶叶打散,提高洒水的均匀度。由于绞龙的作用,可使茶叶循环上下洒水,保证均匀有效。当经过3-4次循环后,底部出料口3上的电磁阀打开,茶叶进入后续发酵。所述连接管7为螺旋型,螺旋型连接管7通过卡子固定在外筒1的内壁上,而喷管6等距离分布在连接管7上,周向分布,喷管6每分布一周为一组,通过电磁阀及相关电路、控制器控制启闭。喷管6从上到下喷水量按组依次减少。这样,茶叶在下落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有效与水接触。喷管6上可安装带过滤头的可拆卸喷雾头,可尽量使水滴雾化喷射,保证水接触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外筒(1),外筒(1)一侧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料斗(2)和出料口(3);所述外筒(1)内设有上下开口的内筒(4),内筒(4)上下与外筒(1)间隔,四周通过连接板(5)与外筒(1)连接;所述外筒(1)、内筒(4)之前的空间内安装有斜向上的喷管(6),喷管(6)通过连接管(7)与水源连通;所述内筒(4)内设绞龙(8),绞龙(8)上端伸出内筒(4)外、下端与电机(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砖茶发酵用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外筒(1),外筒(1)一侧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料斗(2)和出料口(3);所述外筒(1)内设有上下开口的内筒(4),内筒(4)上下与外筒(1)间隔,四周通过连接板(5)与外筒(1)连接;所述外筒(1)、内筒(4)之前的空间内安装有斜向上的喷管(6),喷管(6)通过连接管(7)与水源连通;所述内筒(4)内设绞龙(8),绞龙(8)上端伸出内筒(4)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宏龙宝成董家权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巴蜀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