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59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包括由立柱、静极板和支撑基座组成的变换器机架;立柱的下端装有导向滑靴;支撑基座上设有动极板组件,动极板组件包括动极板和动极板导柱;动极板导柱穿过支撑基座,动极板导柱的下端装有一探头;支撑基座的底面安装有为探头上下垂直运动时提供导向和限位作用的探头限位座;动极板的底面与支撑基座的顶面间以及探头限位座与动极板导柱的底面间均至少安装有一组探头张力调节器组;动极板与静极板相配合构成了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高速铁路列车受电弓碳滑板表面磨损程度检测,可以大幅提高碳滑板检测的智能化程度,提高检测的可靠性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高速铁路受电弓碳滑板磨损精密自动检测技术,特别是利用位移-电荷转换功能对碳滑板表面低凹深度变化进行测量的一种变换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
技术介绍
受电弓是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机车或动车车顶上。使用时,电网的电流由装在机车上的受电弓碳滑板和电网的反馈电路铜导线紧密接触高速滑动而传输至电力牵引机车,由于长期的紧密接触和高速滑动,受电弓上的碳滑板十分容易磨损。而碳滑板在磨损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接触不良,因此就必须更换,不然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但是怎样更高效准确的判断碳滑板的磨损程度,保证对碳滑板缝隙的精密测量,仍是本行业最关心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能大幅提高碳滑板检测智能化程度以及检测的可靠性和检测效率的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包括能沿碳滑板导向移动的变换器机架,变换器机架由四根呈矩形四角位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包括能沿碳滑板(9)导向移动的变换器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变换器机架(1)由四根呈矩形四角位置处设置的立柱(11)以及电绝缘连接在四根立柱(11)的顶端能作为正负电极中的一极的静极板(12)和连接在四根立柱(11)下部的支撑基座(13)组成;每根所述的立柱(11)的下端均安装有用于与碳滑板(9)的侧面滑动导向配合的导向滑靴(14);所述的支撑基座(13)上设有动极板组件(2),所述的动极板组件(2)包括水平位于支撑基座(13)的上方能作为正负电极中的另一极的动极板(21)和采用非导电材料制作的上端与动极板(21)的底面相连的动极板导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包括能沿碳滑板(9)导向移动的变换器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变换器机架(1)由四根呈矩形四角位置处设置的立柱(11)以及电绝缘连接在四根立柱(11)的顶端能作为正负电极中的一极的静极板(12)和连接在四根立柱(11)下部的支撑基座(13)组成;每根所述的立柱(11)的下端均安装有用于与碳滑板(9)的侧面滑动导向配合的导向滑靴(14);所述的支撑基座(13)上设有动极板组件(2),所述的动极板组件(2)包括水平位于支撑基座(13)的上方能作为正负电极中的另一极的动极板(21)和采用非导电材料制作的上端与动极板(21)的底面相连的动极板导柱(22);所述的动极板导柱(22)垂直向下滑动地穿过支撑基座(13),该动极板导柱(22)的下端面安装有一个用于对碳滑板(9)的表面损伤程度进行探测的探头(3);所述的支撑基座(13)的底面安装有为探头(3)上下垂直运动时提供导向和限位作用的探头限位座(4);所述的动极板(21)的底面与支撑基座(13)的顶面间以及探头限位座(4)与动极板导柱(22)的底面间均至少安装有一组用于产生一定的拉力和压力使探头(3)能以55克/cm2至65克/cm2的压力与碳滑板(9)的表面紧密滑动相接触的探头张力调节器组;所述的动极板(21)与静极板(12)相配合构成了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探头(3)包括与碳滑板(9)的表面紧密滑动接触的探针(31)和用于安装探针(31)的探头杆(32);所述的探头杆(32)的上端与动极板导柱(22)的底面中心钢性相连接,所述的探针(31)安装在探头杆(32)的底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探头受电弓碳滑板表面低凹缝隙测量用变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探头限位座(4)为具有上开口且底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