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13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包括底座、外套、油缸、活塞杆、储油腔、泵体、安装槽、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调压阀、回油阀、揿手、焊接槽、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底座的上部开设有可供容纳外套的焊接槽,所述焊接槽内设有外套,所述外套的外侧部与焊接槽的侧壁焊接,所述外套的外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外套的内部设有油缸,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升外套、泵体与底座的连接的牢固度,有效防止活塞杆突然下降而造成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千斤顶过载损坏,确保千斤顶工作在额定范围内,能够灵活转动揿手,延长了千斤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
本技术涉及起升工具
,特别是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一种起升高度不大、但效率很高的起重设备,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活塞杆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小型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汽车、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是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手工类工具。现有的千斤顶一般采用钢板底座,和外套、泵体采用螺纹连接,外形比较单调,外壳、泵体跌落或受到外力后容易造成连接处出现液压油泄漏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失效。而且现有的千斤顶不具备限位装置,一旦活塞杆突然失效,重物会直接掉落下来造成安全隐患,此外,现有的千斤顶的泵体上的揿手的操作方向不能改变,即揿手不能以泵体的活塞杆为轴线转动,当揿手所指向的方向有障碍物时,揿手就无法下压或上抬,给千斤顶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能够有效提升外套、泵体与底座的连接的牢固度,有效防止活塞杆突然下降而造成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千斤顶过载损坏,确保千斤顶工作在额定范围内,能够灵活转动揿手,延长了千斤顶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包括底座、外套、油缸、活塞杆、储油腔、泵体、安装槽、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调压阀、回油阀、揿手、焊接槽、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底座的上部开设有可供容纳外套的焊接槽,所述焊接槽内设有外套,所述外套的外侧部与焊接槽的侧壁焊接,所述外套的外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外套的内部设有油缸,所述油缸的底部与焊接槽的底部焊接,所述外套的上端与油缸的上侧部焊接,所述油缸内设有活塞杆,所述外套与油缸之间设有储油腔,所述底座的上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口部的内侧设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侧部与安装槽的内侧壁焊接,所述泵体的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底部与底座的上部焊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一端与泵体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与泵体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缸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油道的一端与油缸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入口端与第二油道的侧部相连通,出口端与第一油道的侧部相连通,所述底座的侧部设有回油阀,所述回油阀设在第三油道上,所述泵体的上端设有揿手。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采用优质低碳钢锻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套筒、滑杆、限位块、滑块、限位孔、限位杆、伸缩杆、弹簧和调节螺栓,所述套筒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腔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横截面为方形的滑杆和横截面为方形的滑块,所述滑杆的其中两相对的侧部固定设有卡块,所述套筒的其中两个相对侧部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竖直设置,所述卡块对应卡设在卡槽内,所述滑杆与套筒竖向滑动配合,所述滑杆朝向滑块的侧面自上而下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块,所述滑块朝向滑杆的侧面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孔,每个所述限位孔内均滑动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端与限位孔的内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套筒的侧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钻入端与滑块的侧部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的上部为斜坡形设计,所述限位孔和限位杆的横截面均为方形,所述限位杆位于限位孔的外部的部分的底部呈斜面形设计。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的两端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最小长度与限位杆的长度之和略小于限位孔的深度。作为优选,所述滑杆的上端通过横板与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调压阀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加工而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道与泵体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油道与油缸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作为优选,所述揿手的侧部与泵体内的柱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泵体的外侧部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揿手的顶端与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安装槽内设置调压阀,当活塞杆的举升质量过大时,第二油道内的液压油就会直接通过调压阀回流到第一油道内,避免了液压油继续进入到油缸内,避免了千斤顶因过载而损坏,同时将调压阀设在安装槽内,外界不能轻易更改调压阀的设定值,避免了调压阀被随意调整而造成安全隐患,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当活塞杆意外下降时,活塞杆会被滑杆通过横板拉住,有效防止活塞杆意外下降而引发安全事故,通过将揿手与泵体的柱塞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撑杆与轴承的外圈转动连接,使得揿手与支撑杆均可以绕着泵体的柱塞360°旋转,提升了使用的灵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升外套、泵体与底座的连接的牢固度,有效防止活塞杆突然下降而造成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千斤顶过载损坏,确保千斤顶工作在额定范围内,能够灵活转动揿手,延长了千斤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的限位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的限位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底座、2-外套、3-油缸、4-活塞杆、5-储油腔、6-泵体、7-安装槽、8-第一油道、9-第二油道、10-第三油道、11-调压阀、12-回油阀、13-揿手、14-焊接槽、15-第一加强筋、16-第二加强筋、17-限位装置、171-套筒、1711-卡槽、172-滑杆、1721-卡块、173-限位块、174-滑块、175-限位孔、176-限位杆、177-伸缩杆、178-弹簧、179-调节螺栓、18-轴承、19-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2、3,本技术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包括底座1、外套2、油缸3、活塞杆4、储油腔5、泵体6、安装槽7、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第三油道10、调压阀11、回油阀12、揿手13、焊接槽14、第一加强筋15和第二加强筋16,所述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可供容纳外套2的焊接槽14,所述焊接槽14内设有外套2,所述外套2的外侧部与焊接槽14的侧壁焊接,所述外套2的外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5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外套2的内部设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底部与焊接槽14的底部焊接,所述外套2的上端与油缸3的上侧部焊接,所述油缸3内设有活塞杆4,所述外套2与油缸3之间设有储油腔5,所述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口部的内侧设有泵体6,所述泵体6的侧部与安装槽7的内侧壁焊接,所述泵体6的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16,所述第二加强筋16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部焊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和第三油道10,所述第一油道8的一端与泵体6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油道9的一端与泵体6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缸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油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外套(2)、油缸(3)、活塞杆(4)、储油腔(5)、泵体(6)、安装槽(7)、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第三油道(10)、调压阀(11)、回油阀(12)、揿手(13)、焊接槽(14)、第一加强筋(15)和第二加强筋(16),所述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可供容纳外套(2)的焊接槽(14),所述焊接槽(14)内设有外套(2),所述外套(2)的外侧部与焊接槽(14)的侧壁焊接,所述外套(2)的外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5)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外套(2)的内部设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底部与焊接槽(14)的底部焊接,所述外套(2)的上端与油缸(3)的上侧部焊接,所述油缸(3)内设有活塞杆(4),所述外套(2)与油缸(3)之间设有储油腔(5),所述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口部的内侧设有泵体(6),所述泵体(6)的侧部与安装槽(7)的内侧壁焊接,所述泵体(6)的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16),所述第二加强筋(16)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部焊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和第三油道(10),所述第一油道(8)的一端与泵体(6)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油道(9)的一端与泵体(6)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缸(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油道(10)的一端与油缸(3)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7)内设有调压阀(11),所述调压阀(11)的入口端与第二油道(9)的侧部相连通,出口端与第一油道(8)的侧部相连通,所述底座(1)的侧部设有回油阀(12),所述回油阀(12)设在第三油道(10)上,所述泵体(6)的上端设有揿手(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外套(2)、油缸(3)、活塞杆(4)、储油腔(5)、泵体(6)、安装槽(7)、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第三油道(10)、调压阀(11)、回油阀(12)、揿手(13)、焊接槽(14)、第一加强筋(15)和第二加强筋(16),所述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可供容纳外套(2)的焊接槽(14),所述焊接槽(14)内设有外套(2),所述外套(2)的外侧部与焊接槽(14)的侧壁焊接,所述外套(2)的外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5)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外套(2)的内部设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底部与焊接槽(14)的底部焊接,所述外套(2)的上端与油缸(3)的上侧部焊接,所述油缸(3)内设有活塞杆(4),所述外套(2)与油缸(3)之间设有储油腔(5),所述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口部的内侧设有泵体(6),所述泵体(6)的侧部与安装槽(7)的内侧壁焊接,所述泵体(6)的侧部一体式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16),所述第二加强筋(16)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部焊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和第三油道(10),所述第一油道(8)的一端与泵体(6)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油道(9)的一端与泵体(6)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油缸(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油道(10)的一端与油缸(3)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7)内设有调压阀(11),所述调压阀(11)的入口端与第二油道(9)的侧部相连通,出口端与第一油道(8)的侧部相连通,所述底座(1)的侧部设有回油阀(12),所述回油阀(12)设在第三油道(10)上,所述泵体(6)的上端设有揿手(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采用优质低碳钢锻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设有限位装置(17),所述限位装置(17)包括套筒(171)、滑杆(172)、限位块(173)、滑块(174)、限位孔(175)、限位杆(176)、伸缩杆(177)、弹簧(178)和调节螺栓(179),所述套筒(171)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勤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优瑞达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