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梁及具有该安装梁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95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梁及具有该安装梁的汽车,其中,安装梁包括:本体和容置结构;容置结构设置于本体,用于容置车身骨架的梁;本体与车身骨架的梁相固定;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电池装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容置结构容置车身骨架的梁,使得本体将车身骨架的梁进行容纳,无需如现有技术中设置安装座即可将电池装配于本体上,结构简单,并大大减轻了安装梁的重量,并且,本体的顶部开设电池装配孔,使得本体能够对电池进行更好地支撑,稳定地固定电池,同时,本体与车身骨架的梁相固定,提高了车辆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和碰撞性能,尤其是后碰撞性能,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车辆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梁及具有该安装梁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梁及具有该安装梁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对车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汽车中电池是安装于车身结构中的安装梁上,具体地,该安装梁与电池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车身骨架的梁置于该间隙内。为了安装并支撑电池,安装梁上对应于电池的安装处设置有安装座,该安装座具有预设高度,并且,安装座置于安装梁的外侧,以使安装座不影响车身骨架的梁的设置。每个安装座上均设置有安装孔,螺栓穿设于该安装孔且与螺母相连接,以使电池与安装座相固定。然而,为了确保电池的稳固,则需要设置多个安装座,这样,使得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安装梁为实心结构,自身重量较重,安装座的设置大大增加了安装梁的重量,进而增加了车身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安装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通过设置于安装梁上的安装座来固定导致的结构复杂且重量较重的问题。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安装梁的汽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安装梁,安装梁包括:本体和容置结构;其中,容置结构设置于本体,用于容置车身骨架的梁;本体与车身骨架的梁相固定;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容置结构(2);其中,所述容置结构(2)设置于所述本体(1),用于容置车身骨架的梁(4);所述本体(1)与所述车身骨架的梁(4)相固定;所述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电池装配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容置结构(2);其中,所述容置结构(2)设置于所述本体(1),用于容置车身骨架的梁(4);所述本体(1)与所述车身骨架的梁(4)相固定;所述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电池装配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机构;其中,所述本体(1)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对所述车身骨架的梁(4)锁紧以使所述本体(1)与所述车身骨架的梁(4)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和第三连接板(1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4)为并列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4)相连接;所述容置结构(2)为所述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二连接板(13)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4)围设成的半包围结构,所述车身骨架的梁(4)置于所述半包围结构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装配孔(11)均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板(14)均为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坚刘爽袁雪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