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73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锻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锻造产品加工过程中移动困难,夹持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扳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扳手机构上的筒状的辅助模具,所述辅助模具的内径与被加工工件的外径相一致;所述扳手机构包括手持杆和安装在手持杆一侧的U字形辅助模架,所述U字形辅助模架的两端与所述辅助模具间设有快换机构。优点在于:可以缩短模锻过程中对相关部件夹持导向的时间,同时又能够快速完成加工、转移任务;整体结构简单,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可调节性,有利于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适当的角度偏移,便于工人夹持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锻辅助模具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现阶段,随着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零件采用锻压的方法完成,比如液压装置的活塞头,大型轴承的轴承圈,都可以选取柱形坯料在多次冲压后成形。其中活塞头中空,包括圈状侧边和后期安装在圈状侧边两端的挡板,形成空心的活塞头。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由于要经过多次冲压,往往一套加工流水线包括多个冲压机,先后经历多次冲压成型后最终对中心的废料进行落料,进一步的,零件在冲压机上的转场过程或者说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电葫芦可以起到吊装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缺少导向的装置,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锻压的圈筒类零件转场移动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设计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包括扳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扳手机构上的筒状的辅助模具,所述辅助模具的内径与被加工工件的外径相一致;所述扳手机构包括手持杆和安装在手持杆一侧的U字形辅助模架,所述U字形辅助模架的两端与所述辅助模具间设有快换机构。具体实施中,所述快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U字形辅助模架的两端的通孔、对应设置于所述辅助模具两端的带有沉孔的凹台、和穿经所述通孔和所述凹台的销轴,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起定位作用的穿销通孔,对应的在所述销轴上设有穿销安装槽,穿销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内径相对应,所述穿销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穿销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或者具体实施中,在所述辅助模具一侧的边缘设有格挡元件。具体实施中,所述穿销为回转体,其横截面为T字型,所述穿销的底部设有安装限位钉的限位孔。具体实施中,所述手持杆的另一侧设有防滑扶手。具体实施中,所述辅助模具的高度不小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或者具体实施中,所述扳手机构替换为一体成型式的扳手,该扳手的一端为手持杆,另一端为U字形辅助模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缩短模锻过程中对相关部件夹持导向的时间,同时又能够快速完成加工、转移任务;整体结构简单,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可调节性,有利于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适当的角度偏移,便于工人夹持操作;该设备通过不同形式的转换,可以在流水线上、冲床间进行转场,也可以在最终冲压工艺中引导半成品落料,形成成品,使用方式多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穿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销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名称:1.手持杆;2.U字形辅助模架;3.快换机构;4.辅助模具;5.格挡原件;31.销轴;32.穿销;33.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参见图1至图4,设计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包括扳手机构和安装在扳手机构上的筒状的辅助模具4,辅助模具4的内径与被加工工件的外径相一致;扳手机构包括手持杆1和安装在手持杆1一侧的U字形辅助模架2,U字形辅助模架的两端与辅助模具4间设有快换机构3。快换机构3包括设置于U字形辅助模架的两端的通孔、对应设置于辅助模具4两端的带有沉孔的凹台、和穿经通孔和凹台的销轴31,在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起定位作用的穿销通孔,对应的在销轴31上设有穿销32安装槽,穿销32的外径与通孔的内径相对应,穿销通孔的位置与穿销32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穿销32为回转体,其横截面为T字型,穿销32的底部设有安装限位钉的限位孔33。手持杆1的另一侧设有防滑扶手。辅助模具4的高度不小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工作过程中,工人握取手持杆1,辅助模具4套装在被加工工件外,完成夹持与定位,之后带动,于吊装机构相结合,引导其转向下个冲孔加工台或落料。辅助模具4可以根据加工工件的尺寸进行选择,快换机构3起到了缩短更换时间的效果。而且,快换机构3的结构决定了扳手机构与辅助模具4间具有一定的转动余量,操作更为便捷。实施例2本实施例原理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在辅助模具4一侧的边缘设有格挡元件。该格挡原件5的作用在于防止移动过程中产品的跌落,带来各种安全隐患,具体工作中,当处于最后一个去废料的工步中,可以不需要格挡元件,只有引导作用,不影响废料下落。实施例3本实施例原理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之处在于,扳手机构替换为一体成型式的扳手,该扳手的一端为手持杆1,另一端为U字形辅助模架2。本实施例中,扳手机构铸造而成,为一体式结构,节省加工时间,提高整体的力学性能,更便于工人操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扳手机构上的筒状的辅助模具(4),所述辅助模具(4)的内径与被加工工件的外径相一致;所述扳手机构包括手持杆(1)和安装在手持杆(1)一侧的U字形辅助模架(2),所述U字形辅助模架的两端与所述辅助模具(4)间设有快换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扳手机构上的筒状的辅助模具(4),所述辅助模具(4)的内径与被加工工件的外径相一致;所述扳手机构包括手持杆(1)和安装在手持杆(1)一侧的U字形辅助模架(2),所述U字形辅助模架的两端与所述辅助模具(4)间设有快换机构(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快换式模锻辅助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U字形辅助模架的两端的通孔、对应设置于所述辅助模具(4)两端的带有沉孔的凹台、和穿经所述通孔和所述凹台的销轴(31),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起定位作用的穿销通孔,对应的在所述销轴(31)上设有穿销(32)安装槽,穿销(32)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内径相对应,所述穿销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穿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帮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煤机特种锻压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