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40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内的电磁阀组、分别与电磁阀组连接的旋转夹、气缸、主板、放钉座、滑动轴、夹子气缸、升降气缸、推板、扶袋板及挡板,电磁阀组设置在机架底部,在电磁阀组的一端设有进气管,该进气管与空压机连接,电磁阀组通过PLC控制系统与电控箱连接;气缸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扎口机采用PLC数控控制系统控制整体各部位的动作,完全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袋扎口技术,具体是一种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
技术介绍
目前食用菌生产中菌袋扎口均采用“手工扎口”方法,该方法存在许多技术缺陷:一是效率低下,一台装袋机需要6~8人扎口才能满足其装袋效率;二是劳动强度大、伤手伤胳膊,拌好的袋料如果不及时装袋扎口,袋料就会在高温环境下变酸,影响香菇的产量,所以扎口要求时间短、速度快,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几千袋的扎口任务,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同时扎口时时刻刻在折磨菇农的双手和胳膊,让双手伤痕累累,让胳膊疼痛、酸麻;三是成本高,按扎口3000袋计算,则需要400元人民币的成本费用,每年如此,所以“手工扎口”成本居高不下;四是合格率没有保障,“手工扎口”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伤手又伤胳膊,一旦扎口者手扎疼了,胳膊扎酸了,就会出现袋口扎不紧的情况,袋口扎不紧必然会出现“水袋”或感染杂菌,给菇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中国专利CN101711495B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袋手动扎口机,这种结构的扎口机为纯机械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内的电磁阀组、分别与电磁阀组连接的旋转夹、气缸、主板、放钉座、滑动轴、夹子气缸、升降气缸、推板、扶袋板及挡板,电磁阀组设置在机架底部,在电磁阀组的一端设有进气管,该进气管与空压机连接,电磁阀组通过PLC控制系统与电控箱连接;气缸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其中:第一气缸与旋转夹连接,控制旋转夹旋转将菌袋夹紧,旋转夹一端与主板连接,并沿着与主板的连接处旋转夹紧,旋转夹的下端与扶袋板、挡板上端对应设置,旋转夹的上端分别与夹子气缸对应;第二气缸设置在机架上部,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三气缸、升降气缸连接,将夹紧的菌袋移动到设定的距离;第三气缸分别与主板、扶袋板连接,在扶袋板旁边设有感应器,通过感应器发出指令控制第三气缸,带动扶袋板工作,扶袋板与挡板对应,将菌袋扶正到垂直水平面,与挡板形成夹紧状态,并通过升降气缸带动菌袋上升到设定的位置,升降气缸与夹子气缸连接;第四气缸与挡板连接,控制挡板旋转,将夹紧的菌袋松夹;第五气缸与推板连接,控制推板将扎口的菌袋推出后归位,推板设置在扶袋板和挡板之间的侧面上;第六气缸分别与放钉座、夹子气缸连接,通过放钉座上的顶片推动包装钉,同时夹子气缸松夹,将菌袋打包扎口;滑动轴设置在机架顶端,与升降气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自动扎口机采用PLC数控控制系统控制整体各部位的动作,完全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磁阀安装座2.电磁阀组3.旋转夹4.第一气缸5.主板6.放钉座7.滑动轴8.第二气缸9.左夹子气缸10.右夹子气缸11.第三气缸12.挡板13.夹袋板14.菌袋15.第四气缸16.第五气缸17.第六气缸18.右升降气缸19.左升降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由PLC控制系统、电磁阀安装座1、电磁阀组2、旋转夹3、第一气缸4、主板5、放钉座6、滑动轴7、第二气缸8、左夹子气缸9、右夹子气缸10、第三气缸11、挡板12、夹袋板13、第四气缸15、第五气缸16、第六气缸17、右升降气缸18和左升降气缸19组成,电磁阀组2安装在电磁阀安装座1上,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电控箱、电磁阀组2连接,电磁阀组2分别与旋转夹3、第一气缸4、主板5、放钉座6、滑动轴7、第二气缸8、左夹子气缸9、右夹子气缸10、第三气缸11、第四气缸15、第五气缸16、第六气缸17、右升降气缸18、左升降气缸19连接,控制各部件工作。在电磁阀组2一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与空压机连接,其气压大小由压力表调节。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8、第三气缸11、第四气缸15、第五气缸16和第六气缸17之间分别通过胶管相互连接,其中:第一气缸4与旋转夹3连接,旋转夹3一端与主板5连接,并沿着与主板5的连接处旋转将菌袋14夹紧,旋转夹3的下端与扶袋板13、挡板12上端对应设置,旋转夹3的上端分别与左夹子气缸9、右夹子气缸10对应;第二气缸8设置在机架上部,分别与第一气缸4、第三气缸11、左升降气缸19、右升降气缸18连接,将夹紧的菌袋14移动到设定的距离;第三气缸11分别与主板5、扶袋板13连接,扶袋板13为倾斜设置,在扶袋板13旁边设有感应器,通过感应器发出指令控制第三气缸11,带动扶袋板13工作,扶袋板13与挡板12对应,将菌袋14扶正到垂直水平面,与挡板12形成夹紧状态,并通过左升降气缸19、右升降气缸18带动菌袋14上升到设定的位置,左升降气缸19、右升降气缸18分别与左夹子气缸9、右夹子气缸10对应连接,左夹子气缸9和右夹子气缸10同步动作将菌袋14夹住;第四气缸15与挡板12连接,挡板12在第四气缸15的带动下作90º旋转,将夹紧的菌袋14松夹;第五气缸16与推板连接,推板设置在扶袋板13和挡板12之间的侧面上,控制推板将扎口的菌袋14推出后归位,第六气缸17分别与放钉座6、左夹子气缸9、右夹子气缸10连接,通过放钉座6上的顶片推动包装钉,同时左夹子气缸9和右夹子气缸10松夹,将菌袋14打包扎口;滑动轴7设置在机架顶端,分别与左升降气缸19、右升降气缸18连接,在第二气缸8向Y方向移动时,起导向作用。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扎口机的工作原理是:1.将进气管连接空压机,开启电源,气压大小由压力表调节;2.由电控箱发出信号,PLC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介质为压缩气体)控制整机工作;3.按要求将装好袋的菌袋送入倾斜的扶袋板内(菌袋直径Φ150-200mm,袋长500-580mm),扶袋板旁边安装有感应器,通过感应器发出指令使第三气缸工作,扶袋板将菌袋扶正到垂直水平面,与挡板形成夹紧状态;4.右升降气缸和左升降气缸同步动作,向Z负方向移动到设定的距离时,左夹子气缸和右夹子气缸同步动作将菌袋夹住;5.第三气缸还原回位,挡板在第四气缸的作用下旋转90º,将夹紧的菌袋松夹;6.第二气缸动作,将夹紧的菌袋向Y方向移动到设定的距离;7.第一气缸动作,使旋转夹旋转将菌袋夹住;8.第六气缸向X方向移动,推动顶片,顶片推动包装钉,同时左夹子气缸松夹,将菌袋打包扎口;9.最后,第五气缸动作,将扎口的菌袋利用推板推出后马上回位,同时第一气缸和挡板回位,右夹子气缸松夹,第二气缸回位,并以此循环连接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内的电磁阀组、分别与电磁阀组连接的旋转夹、气缸、主板、放钉座、滑动轴、夹子气缸、升降气缸、推板、扶袋板及挡板,电磁阀组设置在机架底部,在电磁阀组的一端设有进气管,该进气管与空压机连接,电磁阀组通过PLC控制系统与电控箱连接;气缸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其中:第一气缸与旋转夹连接,控制旋转夹旋转将菌袋夹紧,旋转夹一端与主板连接,并沿着与主板的连接处旋转夹紧,旋转夹的下端与扶袋板、挡板上端对应设置,旋转夹的上端分别与夹子气缸对应;第二气缸设置在机架上部,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三气缸、升降气缸连接,将夹紧的菌袋移动到设定的距离;第三气缸分别与主板、扶袋板连接,在扶袋板旁边设有感应器,通过感应器发出指令控制第三气缸,带动扶袋板工作,扶袋板与挡板对应,将菌袋扶正到垂直水平面,与挡板形成夹紧状态,并通过升降气缸带动菌袋上升到设定的位置,升降气缸与夹子气缸连接;第四气缸与挡板连接,控制挡板旋转,将夹紧的菌袋松夹;第五气缸与推板连接,控制推板将扎口的菌袋推出后归位,推板设置在扶袋板和挡板之间的侧面上;第六气缸分别与放钉座、夹子气缸连接,通过放钉座上的顶片推动包装钉,同时夹子气缸松夹,将菌袋打包扎口;滑动轴设置在机架顶端,与升降气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袋自动扎口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内的电磁阀组、分别与电磁阀组连接的旋转夹、气缸、主板、放钉座、滑动轴、夹子气缸、升降气缸、推板、扶袋板及挡板,电磁阀组设置在机架底部,在电磁阀组的一端设有进气管,该进气管与空压机连接,电磁阀组通过PLC控制系统与电控箱连接;气缸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其中:第一气缸与旋转夹连接,控制旋转夹旋转将菌袋夹紧,旋转夹一端与主板连接,并沿着与主板的连接处旋转夹紧,旋转夹的下端与扶袋板、挡板上端对应设置,旋转夹的上端分别与夹子气缸对应;第二气缸设置在机架上部,分别与第一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昭继秦茂青霍晗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广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