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摘枣机
本技术涉及水果采摘技术,尤其是一种摘枣机,属于农业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枣树的种植面积的增加,枣的机械化作业在红枣栽培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由于每到收获季节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采摘工作,当果树进入盛果期后,采摘作业将会出现因劳动力短缺、采收不及时,而直接影响果品质量和造成大量损失等问题。另外,枣树离地面距离通常为2米到10米之间,如单纯靠人工采收速度缓慢,大面积发展种植时,必须要依靠机械化来提高采摘效率。现目前,采摘枣类都是靠人工采摘,而摘不到的枣则需要借用长竹竿或者长木棍等工具进行拍打使成熟的果子掉到地面上然后人工拾起,这种方法不仅采摘效率低,而且有较多安全隐患,市面上的枣类采摘器都是大型设备,由于设备体积和重量过大不易移动,使用不方便,特别是设备价格高昂,超出大部分果农购买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缺少专用的摘枣设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摘枣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摘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摘枣机箱体,在所述摘枣机箱体的下方连接有伸缩杆,在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握把;所述摘枣机箱体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摘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摘枣机箱体(9),在所述摘枣机箱体(9)的下方连接有伸缩杆(1),在伸缩杆(1)的底部连接有握把(2);所述摘枣机箱体(9)是由上箱体(91)、中箱体(92)和下箱体(93)构成,所述上箱体(91)为筒状结构,在上箱体(91)的上端左侧设有第一支耳(94)和第二支耳(95),在上箱体(91)的上端右侧设有第三支耳(96)和第四支耳(97),所述第一支耳(94)与第三支耳(96)正对,第二支耳(95)与第四支耳(97)正对,在第一支耳(94)和第二支耳(95)之间活动连接有左机爪(3),在第三支耳(96)和第四支耳(97)之间活动连接有右机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摘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摘枣机箱体(9),在所述摘枣机箱体(9)的下方连接有伸缩杆(1),在伸缩杆(1)的底部连接有握把(2);所述摘枣机箱体(9)是由上箱体(91)、中箱体(92)和下箱体(93)构成,所述上箱体(91)为筒状结构,在上箱体(91)的上端左侧设有第一支耳(94)和第二支耳(95),在上箱体(91)的上端右侧设有第三支耳(96)和第四支耳(97),所述第一支耳(94)与第三支耳(96)正对,第二支耳(95)与第四支耳(97)正对,在第一支耳(94)和第二支耳(95)之间活动连接有左机爪(3),在第三支耳(96)和第四支耳(97)之间活动连接有右机爪(4),所述左机爪(3)和右机爪(4)相对于上箱体(91)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中箱体(92)设于上箱体(91)的正下方,在中箱体(92)与上箱体(91)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在水平方向上正对,在所述摘枣机箱体(9)内安装有电动机箱体(7),所述电动机箱体(7)的上端固定在上箱体(91)内壁上,电动机箱体(7)的下端固定在中箱体(92)内壁上,在所述电动机箱体(7)内安装有第一正齿轮(8),所述第一正齿轮(8)套在旋转长轴(10)上,所述旋转长轴(10)的一端与第一轴承(5)相连,旋转长轴(10)的另一端穿出电动机箱体(7)后与第二轴承(6)相连,在旋转长轴(10)上还套有轴套(11),所述轴套(11)与旋转长轴(10)固定连接,所述轴套(11)的外侧端头分别与固定在上箱体(91)和中箱体(92)上的限位螺帽(12)抵紧,在轴套(11)上安装有打枣梳齿(13),所述打枣梳齿(13)与轴套(11)键连接;所述的第一正齿轮(8)的下端与第二正齿轮(14)啮合,所述第二正齿轮(14)套在传动轴(15)上,所述传动轴(15)的一端与安装在中箱体(92)内壁上的第三轴承(16)相连,传动轴(15)的另一端与安装在电动机箱体(7)上的第四轴承(17)相连;所述第二正齿轮(14)的下端与第三正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三正齿轮(18)套在电机(19)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19)安装在电动机箱体(7)内并卡紧;所述下箱体(93)固定在中箱体(92)的底部,在下箱体(93)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的连接头(20),所述连接头(20)与伸缩杆(1)的上端对接,在连接头(20)上安装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瑞,代应笠,杨灶锋,彭小辉,曹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