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816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将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超声均匀后得到混合液;往混合液中加入吡咯和噻吩,进行一次水热反应,得到水凝胶;将得到的水凝胶放入KNO3溶液中,进行二次水热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再经过滤、洗涤和冷冻干燥;将冷冻干燥后所得产物在氩气气氛中热裂解,制得所述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石墨烯气凝胶中N和S,其中N和S的双掺杂可以进一步增强碳材料的反应性和导电性,相比于单一的N或S掺杂材料,通过引入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有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极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所有碳材料中,如碳纳米管、纳米纤维、多孔碳、空心纳米球、碳胶囊、石墨烯纳米片、石墨烯纳米带及其复合材料,石墨烯由于其非凡的电子和机械性能而优于其他碳材料。虽然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性能仍然差强人意。这是因为石墨烯层之间的强范德华力和π-π叠层相互作用使得它们容易聚集形成石墨状结构,从而导致有效比表面积的损失,降低其比电容。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必须有效抑制其自堆叠问题。石墨烯气凝胶代表着一类新型的整体性碳质材料,其发达的孔隙、超低的密度以及优异的导电特性赋予了石墨烯气凝胶在能源、环保以及催化等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2)氧化石墨烯的制备;(3)将步骤(1)制得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和步骤(2)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超声均匀后得到浓度为2 mg/mL的混合液;(4)往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吡咯和噻吩,进行一次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65~180 ℃,反应时间为3~5 h,得到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水凝胶放入2 M的KNO3溶液中,进行二次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20~130 ℃,反应时间为2~3 h,冷却至室温后,再经过滤、洗涤和冷冻干燥;(6)将步骤(5)冷冻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2)氧化石墨烯的制备;(3)将步骤(1)制得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和步骤(2)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超声均匀后得到浓度为2mg/mL的混合液;(4)往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吡咯和噻吩,进行一次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65~180℃,反应时间为3~5h,得到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水凝胶放入2M的KNO3溶液中,进行二次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20~130℃,反应时间为2~3h,冷却至室温后,再经过滤、洗涤和冷冻干燥;(6)将步骤(5)冷冻干燥后所得产物在氩气气氛中于1050~1100℃下热裂解2h,制得所述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婴周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