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涉及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主要应用于DC-DC开关变换器领域。
技术介绍
在DC-DC开关变换器的四种基本电路中,Buck变换器有着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不隔离直流的特点,又被称为降压式变换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移动便携设备中,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其中固定导通时间(ConstantOnTime,COT)Buck变换器由于在轻载下拥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好的负载阶跃特性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其导通时间固定,所以也带来了一些缺点,比如频率不固定,负载阶跃特性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引入了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Buck变换器,而其中自适应导通时间产生电路就成为了设计的核心及关键点。传统的自适应导通时间产生电路是依靠BJT的基极-发射极BE结电压的加减关系来实现电流的乘除关系,从而实现导通时间与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成正比,与Buck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成反比的关系。然而由于使用了BJT器件,传统的自适应导通时间产生电路无法应用于某些特殊应用环境或某些特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包括输入电压采集单元、充电计时单元和比较器,所述输入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作为所述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其输出端输出充电电流(IIN)连接至所述充电计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充电计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控制信号(CON),其输出端输出由所述控制信号(CON)控制并根据所述充电电流(IIN)产生的充电电压(VCAP);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压(VCAP),其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其输出端作为所述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采集单元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MOS工艺的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包括输入电压采集单元、充电计时单元和比较器,所述输入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作为所述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其输出端输出充电电流(IIN)连接至所述充电计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充电计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控制信号(CON),其输出端输出由所述控制信号(CON)控制并根据所述充电电流(IIN)产生的充电电压(VCAP);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压(VCAP),其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其输出端作为所述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采集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五NMOS管(N5)、第六PMOS管(P6)和第七PMOS管(P7),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输入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五NMOS管(N5)的源极并通过第一电阻(R1)后接地(GND),其输出端连接第五NMOS管(N5)的栅极并通过第一电容(C1)后接地(GND);第七PMOS管(P7)的栅极连接第六PMOS管(P6)的栅极和漏极以及第五NMOS管(N5)的漏极,其源极连接第六PMOS管(P6)的源极并连接电源电压(VDD),其漏极输出所述充电电流(I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MOS工艺的自适应固定导通时间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采集单元中的运算放大器包括第一NMOS管(N1)、第二NMOS管(N2)、第三NMOS管(N3)、第四NMOS管(N4)、第一PMOS管(P1)、第二PMOS管(P2)、第三PMOS管(P3)、第四PMOS管(P4)和第五PMOS管(P5),第五PMOS管(P5)的栅极作为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其源极连接第四PMOS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萍,杨朋博,李博,肖皓洋,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