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00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包括承载盘主体,承载盘主体上均匀排布有用于承载晶粒的承载孔,所述承载孔的外围设有对应的微流道结构,上下左右相邻的微流道结构重叠交互,最外围承载孔对应的微流道结构的外侧连接有缓流道,缓流道连接有向承载盘主体外侧延伸的主流道,主流道呈螺旋形且其内部设有起伏的凹槽,所述承载盘主体的侧壁外围设有鳍状散热片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需要大量批次处理的晶粒,可以改善处理液体的流通性,促进新旧液体的及时交换,提高晶粒反应速率,提高承载盘对于反应产生热量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湿式制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
技术介绍
晶粒在湿式制程处理前,需要使用机械手之类的取放装置放置在载具上,并加上盖子进行压制,再进行大量批次化的液体蚀刻反应处理。但是由于盖子的压制,处理液的流动性较差,旧液容易停留在晶粒上减缓甚至停止反应,而且承载盘缺乏促进液体流动的微通道,新的液体无法与旧的液体进行交换,需要整体更换新的液体;蚀刻反应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载具也缺乏有效的散热措施。综上,现有的晶粒承载盘存在处理液体流动性较差、新旧液体无法及时交换、散热性差、晶粒反应速率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通过微流道结构结合缓流道、主流道的设计,对于需要大量批次处理的晶粒,可以改善处理液体的流通性,促进新旧液体的及时交换,提高晶粒反应速率;通过设置鳍状散热片结构,提高了承载盘对于反应产生热量的散热性能。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包括承载盘主体,承载盘主体上均匀排布有用于承载晶粒的承载孔,所述承载孔的外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包括承载盘主体,承载盘主体上均匀排布有用于承载晶粒的承载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孔的外围设有对应的微流道结构,上下左右相邻的微流道结构重叠交汇,最外围承载孔对应的微流道结构的外侧连接有缓流道,缓流道连接有向承载盘主体外侧延伸的主流道,主流道呈螺旋形且其内部设有起伏的凹槽,所述承载盘主体的侧壁外围设有鳍状散热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包括承载盘主体,承载盘主体上均匀排布有用于承载晶粒的承载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孔的外围设有对应的微流道结构,上下左右相邻的微流道结构重叠交汇,最外围承载孔对应的微流道结构的外侧连接有缓流道,缓流道连接有向承载盘主体外侧延伸的主流道,主流道呈螺旋形且其内部设有起伏的凹槽,所述承载盘主体的侧壁外围设有鳍状散热片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液体循环的晶粒承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健哲陈琮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实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