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军平专利>正文

一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946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一外壳体的外侧面右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块,第一外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的外侧面左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的外侧面通过卡槽与第一卡块相卡接,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的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弧形卡块,第二弧形卡块的内侧面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储胶槽和第一弧形密封块,本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对绝缘子进行密封保护,第一进胶嘴结合第二进胶嘴的设置方便了粘合剂的添加,通过卡槽可以快速将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卡接到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
本技术涉及电气防护工程中的电力元件制造
,具体为一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的电瓷表面,受到固体的、液体的和气体的导电物质的污染,在遇到雾、露和毛毛雨等湿润作用时,使污层电导增大,泄漏电流增加,产生局部放电,在运行电压下瓷件表面的局部放电发展成为电弧闪络,这种闪络称为污闪。设备发生污闪,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且在设备污闪时,重合闸成功率很低,往往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这种事故被称为污闪事故。污闪中所伴随的强力电弧还常导致电气设备损坏,使停电时间延长。这种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因此,防止电力设备发生污闪已成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对于污闪事故的预防,一般包括如下方法:定期清扫绝缘子,根据绝缘子所在地区的污秽等级及盐密分析数据,确定清扫次数;定期检测和更换不良绝缘子,保持线路绝缘水平;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采用防污型绝缘子或增加绝缘子个数,提高泄漏比距;对于重污区采用涂刷防污涂料、合成绝缘子等措施。增爬裙指采用高温硫化硅橡胶绝缘材料,通过注射或模压制成的硅橡胶增爬裙,覆盖在瓷、玻璃伞裙的上表面,并通过粘合剂(室温硫化硅橡胶)将它与原瓷、玻璃伞裙的上表面粘合在一起,构成组合绝缘,通常此高温硫化硅橡胶绝缘材料称为增爬裙、固定型辅助伞裙或硅橡胶增爬裙。然而,现有增爬裙普遍存在密封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容易出现渗水、进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和尘土的渗入,给绝缘子的保护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对绝缘子进行有效的密封保护,进一步提升了本技术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包括第一外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外侧面右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块,第一外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的外侧面左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的外侧面通过卡槽与第一卡块相卡接,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的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弧形卡块,第二弧形卡块的内侧面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储胶槽和第一弧形密封块,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的外侧面下端均设有硅胶排气管,第一外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内腔体,第一内腔体的外侧面通过第一导流板与第一外壳体的内侧面相连,第二外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二内腔体,第二内腔体的外侧面通过第二导流板与第二外壳体的内侧面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的外侧面上端均设有第一弧形卡块,第一弧形卡块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第二弧形密封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排气管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的连接线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下端面设有硅胶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内腔体的外侧面设有第二流通孔,第一内腔体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流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外侧面上端左侧设有第一进胶嘴,第二外壳体的外侧面上端右侧设有第二进胶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对绝缘子进行密封保护,第一进胶嘴结合第二进胶嘴的设置方便了粘合剂的添加,通过卡槽可以快速将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卡接到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进胶嘴、2第一弧形卡块、3第二进胶嘴、4第二外壳体、5卡槽、6第一外壳体、7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硅胶塞、10定位板、11连接线、12硅胶排气管、13第一流通孔、14导流板、15第一内腔体、16第一弧形密封块、17储胶槽、18第二弧形卡块、19第二弧形密封块、20第二内腔体、21第二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包括第一外壳体6,第一外壳体6的外侧面右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块7,第一外壳体6的右侧设有第二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4的外侧面左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块8,第二卡块8的外侧面通过卡槽5与第一卡块7相卡接,通过卡槽5可以快速将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卡接到一起,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的外侧面上端均设有第一弧形卡块2,第一弧形卡块2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第二弧形密封块19,第一外壳体6的外侧面上端左侧设有第一进胶嘴1,第二外壳体4的外侧面上端右侧设有第二进胶嘴3,第一进胶嘴1结合第二进胶嘴3的设置方便了粘合剂的添加,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的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弧形卡块18,第二弧形卡块18的内侧面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储胶槽17和第一弧形密封块16,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的外侧面下端均设有硅胶排气管12,硅胶排气管12通过设置在其外侧面的连接线11连接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下端面设有硅胶塞9,第一外壳体6的内部设有第一内腔体15,第一内腔体15的外侧面通过第一导流板14与第一外壳体6的内侧面相连,第二外壳体4的内部设有第二内腔体20,第二内腔体20的外侧面通过第二导流板21与第二外壳体4的内侧面相连,第二内腔体20的外侧面设有第二流通孔,第一内腔体15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流通孔13,本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对绝缘子进行密封保护。在使用时:将第二外壳体4和第一外壳体6分别卡接到绝缘子的外侧面,通过卡槽5将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卡接到一起,然后将粘合剂分别通过第一进胶嘴1和第二进胶嘴3注入到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的内部,当有粘合剂从硅胶排气管12中流出时,将硅胶塞9塞入到硅胶排气管12的内侧面,待粘合剂固化后,用剪刀分别将第一进胶嘴1、第二进胶嘴3和硅胶排气管12剪去。本技术可以方便的进行安装,维护时占用时间少,便于安装和使用;可以对绝缘子进行很好的密封保护,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第一进胶嘴1结合第二进胶嘴3的设置方便了粘合剂的添加,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包括第一外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体(6)的外侧面右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块(7),第一外壳体(6)的右侧设有第二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4)的外侧面左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块(8),第二卡块(8)的外侧面通过卡槽(5)与第一卡块(7)相卡接,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的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弧形卡块(18),第二弧形卡块(18)的内侧面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储胶槽(17)和第一弧形密封块(16),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的外侧面下端均设有硅胶排气管(12),第一外壳体(6)的内部设有第一内腔体(15),第一内腔体(15)的外侧面通过第一导流板(14)与第一外壳体(6)的内侧面相连,第二外壳体(4)的内部设有第二内腔体(20),第二内腔体(20)的外侧面通过第二导流板(21)与第二外壳体(4)的内侧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安装硅橡胶增爬裙护罩,包括第一外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体(6)的外侧面右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块(7),第一外壳体(6)的右侧设有第二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4)的外侧面左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块(8),第二卡块(8)的外侧面通过卡槽(5)与第一卡块(7)相卡接,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的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弧形卡块(18),第二弧形卡块(18)的内侧面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储胶槽(17)和第一弧形密封块(16),第一外壳体(6)和第二外壳体(4)的外侧面下端均设有硅胶排气管(12),第一外壳体(6)的内部设有第一内腔体(15),第一内腔体(15)的外侧面通过第一导流板(14)与第一外壳体(6)的内侧面相连,第二外壳体(4)的内部设有第二内腔体(20),第二内腔体(20)的外侧面通过第二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军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