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绕组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93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的绕组线,它包括有单体的金属线芯,金属线芯表面包覆有石墨层,石墨层表面设有陶瓷层,陶瓷层采用纳米陶瓷粉溅射在石墨层表面形成,陶瓷层表面设有镍膜层,镍膜层与陶瓷层之间通过粘胶固定,镍膜层表面设有聚丙烯绝缘层。采用本方案后的绕组线导热好、散热快、耐高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的绕组线
本技术涉及绕组线
,尤其是指一种耐高温的绕组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绕组线主要是由漆包线加以缠绕而成,而漆包线在电流通过时,会因为漆包线本身的电阻与磁场的电磁效应,而使漆包线本身产生热能,而热能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升高,而造成漆包线表面的绝缘漆软化,而造成线路的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的导热好、散热快、耐高温的绕组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高温的绕组线,它包括有单体的金属线芯,金属线芯表面包覆有石墨层,石墨层表面设有陶瓷层,陶瓷层采用纳米陶瓷粉溅射在石墨层表面形成,陶瓷层表面设有镍膜层,镍膜层与陶瓷层之间通过粘胶固定,镍膜层表面设有聚丙烯绝缘层。所述的聚丙烯绝缘层采用聚丙烯材料热复合在镍膜层表面形成。所述的陶瓷层的厚度为0.1-0.15mm。所述的石墨层采用0.04-0.06mm厚的石墨膜包覆在金属线芯表面形成。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石墨层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将线芯热量导出,纳米陶瓷粉层具有快速导热和冷却的效果,同时配合镍膜可以达到耐高温的目的,采用本方案后的绕组线导热好、散热快、耐高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绕组线包括有单体的金属线芯1,金属线芯1表面包覆有石墨层2,石墨层2采用0.04-0.06mm厚的石墨膜包覆在金属线芯1表面形成,石墨层2表面设有陶瓷层3,陶瓷层3采用纳米陶瓷粉溅射在石墨层2表面形成,陶瓷层3的厚度为0.1-0.15mm,陶瓷层3表面设有镍膜层4,镍膜层4与陶瓷层3之间通过粘胶固定,镍膜层4表面设有聚丙烯绝缘层5,聚丙烯绝缘层5采用聚丙烯材料热复合在镍膜层4表面形成。本实施例石墨层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将线芯热量导出,纳米陶瓷粉层具有快速导热和冷却的效果,同时配合镍膜可以达到耐高温的目的,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绕组线导热好、散热快、耐高温。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的绕组线,它包括有单体的金属线芯(1),其特征在于:金属线芯(1)表面包覆有石墨层(2),石墨层(2)表面设有陶瓷层(3),陶瓷层(3)采用纳米陶瓷粉溅射在石墨层(2)表面形成,陶瓷层(3)表面设有镍膜层(4),镍膜层(4)与陶瓷层(3)之间通过粘胶固定,镍膜层(4)表面设有聚丙烯绝缘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的绕组线,它包括有单体的金属线芯(1),其特征在于:金属线芯(1)表面包覆有石墨层(2),石墨层(2)表面设有陶瓷层(3),陶瓷层(3)采用纳米陶瓷粉溅射在石墨层(2)表面形成,陶瓷层(3)表面设有镍膜层(4),镍膜层(4)与陶瓷层(3)之间通过粘胶固定,镍膜层(4)表面设有聚丙烯绝缘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少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技鸣电工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