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93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缆芯、固定架、内护套、第一耐磨层、缓冲层、第二耐磨层及外护套,固定架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嵌设有一个缆芯,固定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及第四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设置有卡扣,内护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均与内护套之间形成空腔,每个空腔内均嵌设有固定件,每个缆芯均包括多根导体、包裹于多根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包裹于绝缘层外的绕包层,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内护套为辐射交联聚氯乙烯内护套,外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该电缆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电气性能及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磨电缆。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这个行业在中国位于汽车行业后的第二大行业,其产品品种的满足率及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均在90%以上。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中国的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控制电缆国。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对电线电缆的要求的不断的提高。其中,在施工时当工作人员在进行电缆铺设工作时,很容易在敷设过程中擦坏外护套,从而留下安全隐患,导致发生事故。现有技术中,很多电缆的耐磨性能都达不到要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耐磨电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耐磨电缆,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电气性能及稳定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耐磨电缆,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缆芯、固定架、内护套、第一耐磨层、缓冲层、第二耐磨层及外护套,固定架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嵌设有一个缆芯,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和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及第四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设置有卡扣,内护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均与内护套之间形成空腔,每个空腔内均嵌设有固定件,每个缆芯均包括多根导体、包裹于多根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包裹于绝缘层外的绕包层,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内护套为辐射交联聚氯乙烯内护套,外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耐磨层为辐射交联聚氯乙烯耐磨层。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缓冲层为软质聚氯乙烯缓冲层。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耐磨层为聚碳酸酯耐磨层。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通孔为两个。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绕包层为聚酯带绕包层。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件为FRP加强件。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内护套、第一耐磨层、缓冲层、第二耐磨层及外护套呈同圆心布置。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架的纵截面为长方形。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空腔内填充有石油膏。本技术提供的耐磨电缆的有益效果是,其中,固定架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嵌设有一个缆芯,这样不仅将能够有效的固定每个缆芯,同时还使还将各个缆芯分隔开,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整个电缆的电气性能及稳定性能;固定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设置有卡扣,内护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通过卡扣、卡槽固定固定架,避免在施工、搬运使用时,固定架移动导致缆芯移动影响整个电缆的电气性能,固定架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均与内护套之间形成空腔,每个空腔内均嵌设有固定件,进一步固定固定架,进一步提高整个电缆的电气性能;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不仅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内护套为辐射交联聚氯乙烯内护套,辐射交联聚氯乙烯内护套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电气绝缘性及耐热性能等,外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耐寒性及化学稳定性,通过内护套、外护套配合第一耐磨层及第二耐磨层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电缆的耐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与内护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耐磨电缆;200-缆芯;210-导体;220-绝缘层;230-绕包层;300-固定架;310-第一端面;320-第二端面;330-第三端面;340-第四端面;350-卡扣;360-通孔;400-内护套;410-卡槽;420-空腔;430-石油膏;440-固定件;500-第一耐磨层;600-缓冲层;700-第二耐磨层;800-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电缆100,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缆芯200、固定架300、内护套400、第一耐磨层500、缓冲层600、第二耐磨层700及外护套800。结合图1、图2及图3,固定架300开设有多个通孔360,每个通孔360内均嵌设有一个缆芯200,这样不仅将能够有效的固定每个缆芯200,同时还使还将各个缆芯200分隔开,使各个缆芯200之间相互隔开并存在一定距离,减少缆芯200之间信号的相互干扰,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整个电缆的电气性能及稳定性能。其中,每个缆芯200均包括多根导体210、包裹于多根导体210外的绝缘层220以及包裹于绝缘层220外的绕包层230。绝缘层220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即绝缘层220由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交联聚乙烯不仅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及耐磨性能。绕包层230为聚酯带绕包层,聚酯带具较高的机械强度、卓越的绝缘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缆芯、固定架、内护套、第一耐磨层、缓冲层、第二耐磨层及外护套,所述固定架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嵌设有一个缆芯,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和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及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内护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均与所述内护套之间形成空腔,每个空腔内均嵌设有固定件,每个所述缆芯均包括多根导体、包裹于多根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包裹于所述绝缘层外的绕包层,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内护套为辐射交联聚氯乙烯内护套,所述外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缆芯、固定架、内护套、第一耐磨层、缓冲层、第二耐磨层及外护套,所述固定架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嵌设有一个缆芯,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和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及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内护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均与所述内护套之间形成空腔,每个空腔内均嵌设有固定件,每个所述缆芯均包括多根导体、包裹于多根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包裹于所述绝缘层外的绕包层,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内护套为辐射交联聚氯乙烯内护套,所述外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敦现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保和泰越通信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