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定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774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定检系统,列车定检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通信设备、供电设备以及主控服务器;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通信设备分别与供电设备连接,图像处理装置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设备连接,通信设备与主控服务器通信连接,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列车的底部或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实现对列车的自动化定检,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定检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定检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地铁、高铁、轻轨等轨道列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需要对列车进行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检测或检修,按照运营时间分,一般包括日检、月检、定修(年检)、架修(运营5年或者5万公里)和大修(运营10年或者10万公里)。其中,日检是对当天参与运营的列车进行的日常检修维护,是最初级的检查,一般分为驾驶室内作业、客室内检查和车体外部检查。日检的项目包括:设备安装支座是否有松动、电缆有无破损、连接器是否有松动;箱体是否有磕碰、是否有线缆松脱虚接现象、打胶处有无裂痕等等。现有技术中,对于列车车体外部的检查,通常是由工人通过目测、敲击、触摸等方式对列车的各个待检点位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问题。然而,对于列车车体外部的检查,尤其是列车底部或顶部的检查,人工检查费时费力且不方便,容易遗漏检测点,且很多细小的问题很难被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实现对列车的自动化定检,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列车定检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通信设备、供电设备以及主控服务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分别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连接,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主控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列车的底部或顶部。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固定设置在列车轨道的下方或上方。可选的,所述列车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可选的,所述列车轨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宽度大于列车的横向宽度,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移动装置和滑动轨道,所述移动装置沿所述滑动轨道滑动;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设置在移动装置上,在进行列车定检时,所述移动装置在列车轨道的下方或上方的滑动轨道上匀速滑动。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线阵相机,所述线阵相机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选的,所述线阵相机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线阵相机的扫描宽度大于等于列车的横向宽度。可选的,所述主控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图像数据库,所述图像数据库中包括各列车标识对应的列车的底部或顶部状态完好时的基准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待检测图像的列车标识从所述图像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待检测图像对应的基准图像,并确定所述待检测图像与所述基准图像的相似度,在相似度低于预设相似度时发出提示信息。可选的,所述基准图像上标定有多个待检测点,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待检测图像的列车标识从所述图像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待检测图像对应的基准图像;根据所述基准图像的多个待检测点获取所述待检测图像的多个待检测点,确定所述待检测图像与所述基准图像在各所述待检测点的相似度,在相似度低于预设相似度时发出提示信息。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主控服务器连接;所述报警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服务器的提示信息发出报警信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定检系统,列车定检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通信设备、供电设备以及主控服务器;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通信设备分别与供电设备连接,图像处理装置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设备连接,通信设备与主控服务器通信连接,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列车的底部或顶部。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实现对列车的自动化定检,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的连接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的连接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的连接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0-列车定检系统;11-图像采集装置;12-图像处理装置;13-通信设备;14-供电设备;15-主控服务器;16-报警装置;17-移动装置;18-滑动轨道;30-列车轨道;31-第一支架;32-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33-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定检系统10包括:图像采集装置11、图像处理装置12、通信设备13、供电设备14以及主控服务器15。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1、图像处理装置12、通信设备13分别与供电设备14连接,图像处理装置11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12、通信设备13连接,通信设备13与主控服务器15通信连接,图像采集装置11的镜头朝向列车的底部或顶部。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图像采集装置11可以是高清摄像机,也可以是高清相机,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在图像采集装置11与列车的相对运动中采集到列车底部或顶部的高清图像即可。本实施例中的供电设备14分别为图像采集装置11、图像处理装置12以及通信设备13提供稳定的电源,确保各装置或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为了便于理解,可将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装置11、图像处理装置12、通信设备13与供电设备14看作一个整体装置,该整体装置用于对列车底部或顶部的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以及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具体来说:图像采集装置11用于采集列车底部或顶部的多个第一图像,并将多个第一图像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12。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图像为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采集到的列车底部或顶部的高分辨率图像,多个第一图像的叠加可以得到列车底部或顶部的完整图像,以便进行后续的图像分析。图像处理装置12用于对多个第一图像进行合并得到第二图像,并识别第二图像的列车标识。具体来说:图像处理装置12针对图像采集装置11采集的多个第一图像可以得到完整的列车底部或顶部的高分辨率图像,即第二图像,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图像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可以是一幅图像,也可以是多幅图像。可以理解,当列车长度较长时,图像处理装置12按照采集图像的时间顺序,将预设数量对多个第一图像进行合并,得到多个第二图像,其中,多个第二图像拼接可以得到列车底部或顶部的完整图像。图像处理装置12在得到第二图像之后,识别第二图像的列车标识。其中列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定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通信设备、供电设备以及主控服务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分别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连接,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主控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列车的底部或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定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通信设备、供电设备以及主控服务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分别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连接,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主控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列车的底部或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固定设置在列车轨道的下方或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轨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宽度大于列车的横向宽度,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装置和滑动轨道,所述移动装置沿所述滑动轨道滑动;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设置在移动装置上,在进行列车定检时,所述移动装置在列车轨道的下方或上方的滑动轨道上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德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