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59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安装支架设于行车,视觉识别模块设于安装支架,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设于行车电控箱,触发模块的电磁阅读器设于行车、电磁应答器设于吊车梁走道平台,视觉识别模块、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上位机互联,电磁阅读器连接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本方法当电磁阅读器接收电磁应答器信号后触发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启动视觉识别模块拍摄吊车梁腹板图像,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对图像处理后传输至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图像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本装置及方法基于视觉识别技术,识别并标识吊车梁可疑疲劳裂缝,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确保行车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行车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厂房,其钢结构吊车梁都存在疲劳寿命问题,尤其是在重级或超重级工作制行车运行的区段,吊车梁疲劳寿命问题更为突出。吊车梁疲劳寿命问题的初期表现为焊缝或母材出现疲劳微裂缝,中期表现为裂缝沿着焊缝和母材不断扩展,后期表现为母材撕裂,吊车梁出现断裂垮塌的严重结构安全事故。为保证结构安全,要求对吊车梁疲劳强度薄弱的部位进行定期检测,发现疲劳裂缝后根据现场条件进行维修或跟踪检测裂缝发展趋势。根据经验,吊车梁疲劳裂缝一般出现在吊车梁变截面部位以及腹板上部与上翼缘相交部位。由于疲劳裂缝比较细小,远距离观察根本无法实现检测,因此通常只能采取搭设脚手架、挂设吊篮或采用登高车等方式进行近距离检测,但这些方法均存在检测时间长、人力投入多、费用高、安全性差、对生产干扰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及方法克服传统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的缺陷,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由电磁阅读器和电磁应答器来激励高速摄像机进行图像拍摄、识别并标识吊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觉识别模块、安装支架、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通讯模块、触发模块和上位机,所述安装支架设于行车并且位于吊车梁上翼缘标高之下正对行车吊车梁腹板,所述视觉识别模块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设于行车电控箱,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电磁阅读器和至少一个电磁应答器,所述电磁阅读器设于所述行车,所述电磁应答器设于吊车梁的走道平台栏杆,所述视觉识别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通讯模块将信号无线传输至所述上位机,所述触发模块的电磁阅读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觉识别模块、安装支架、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通讯模块、触发模块和上位机,所述安装支架设于行车并且位于吊车梁上翼缘标高之下正对行车吊车梁腹板,所述视觉识别模块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设于行车电控箱,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电磁阅读器和至少一个电磁应答器,所述电磁阅读器设于所述行车,所述电磁应答器设于吊车梁的走道平台栏杆,所述视觉识别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信号输入端,所述通讯模块将信号无线传输至所述上位机,所述触发模块的电磁阅读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识别模块包括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高速摄像机和LED补光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减震座和转向座,所述视觉识别模块、减震座和转向座依次设于行车吊车梁上翼缘标高之下并且正对行车吊车梁腹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车吊车梁疲劳裂缝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丹庄继勇张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