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多彩纱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14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彩纱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所述装置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由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由中下罗拉和中上胶辊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由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和工艺将传统工艺中的粗纱染色、混色两道工序同时在细纱工序完成,从而大大提高多彩纱的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工艺借助牵伸过程中纤维的转移实现了粗纱内染色纤维和未染色纤维的三次随机转移交换,从而实现了多彩纱表面颜色的均匀性,提高产品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彩纱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具体为多彩纱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消费者对服装的功能性和服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功能性纤维及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因此,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齐全。然而,现有各种功能性纤维的性能往往较为单一,例如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具有综合性能的功能性纺织品需要多种纤维进行混纺,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纤维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较佳的功能性高品质纱线,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色纺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色纺纱能实现白坯染色所不能达到的朦胧的立体效果和质感。色纺纱使用起来无污染,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色差。因此,颜色柔和时尚、能够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灵活生产的色纺纱,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中。色纺由于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缩短了后道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相对于采用“先纺纱后染色”的传统工艺,色纺纱产品性能优于其它纺织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获得一种能够将粗纱染色、混色两道工序均在细纱工序中完成的装置及工艺,提高多彩纱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彩纱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多彩纱生产装置,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由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由中下罗拉和中上胶辊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由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后罗拉牵伸对后部设有粗纱喂入喇叭口,包括左喇叭口、中喇叭口、右喇叭口,三者顺次固定连接,第一粗纱、第二粗纱、第三粗纱分别从左喇叭口、中喇叭口、右喇叭喂入;粗纱喂入喇叭口和后罗拉牵伸对之间设有染色固色系统,包括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和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位于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的正后方,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包括左染色系统、中染色系统、右染色系统,三者结构相同且呈水平排列,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包括左固色系统、中固色系统、右固色系统;左固色系统的第二内圆筒的上端圆面与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连接、中固色系统的第二内圆筒的上端圆面与中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连接、右固色系统的第二内圆筒的上端圆面与右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三齿轮组连接。优选的,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从后往前与水平横线呈45度倾斜的直线排列,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内均设有罗拉轴,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铁质或钢质结构,罗拉轴外设有罗拉套,罗拉套与罗拉轴材质相同,每个锭位的罗拉套独立;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的结构相同,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内均设有胶辊轴,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铁质或钢质结构,每个锭位的上胶辊的胶辊轴与其左侧相邻锭位的上胶辊的胶辊轴连接,胶辊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胶辊套,每个锭位的胶辊套独立,且胶辊套为橡胶材质。优选的,左喇叭口、中喇叭口、右喇叭口结构相同且水平设置,三者均包括上端圆面、下端圆面,其中下端圆面的直径小于上端圆面的直径,上端圆面和下端圆面之间为喇叭体,喇叭体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喇叭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横截面的直径自上端圆面向下端圆面逐渐减小。优选的,左染色系统、中染色系统、右染色系统均包括第一外圆筒,第一外圆筒上开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接头管与墨盒的管路相连,其中,左染色系统与红色墨水的墨盒相连,中染色系统与黄色墨水的墨盒相连,右染色系统与蓝色墨水的墨盒相连;第一外圆筒内设有第一内圆筒,二者通过封闭的轴承结构连接,第一内圆筒的上端圆面伸出第一外圆筒的上端圆面;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的上端圆面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中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的上端圆面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右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的上端圆面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优选的,左固色系统、中固色系统、右固色系统结构相同且呈水平排列,三者均包括第二外圆筒,第二外圆筒内设有第二内圆筒,第二内圆筒与第二外圆筒通过轴承结构连接,第二内圆筒的上端圆面伸出第二外圆筒的上端圆面。多彩纱生产工艺,细纱工序中采用三根相同的白色粗纱喂入,喂入后的三根白色粗纱分别经表面染色系统和表面固色系统实现粗纱表面纤维的红色、黄色、蓝色的染色和固色的过程,而后表面染色的粗纱经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实现粗纱的解捻和变细过程,从而使得粗纱表面染色的纤维和内部未染色的纤维第一次转移交换;经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实现粗纱变细和退捻过程,从而使得粗纱染色纤维和未染色纤维的第二次转移交换;三根粗纱牵伸后的极弱捻或无捻须条在自下而上传递过来的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首先各自独立的进行第一次加捻得到各自的具有一定捻度的纤维束,从而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使得须条内纤维发生内外的转移,从而使得须条内染色的纤维和未染色的纤维的第三次转移交换,三根纤维束在自下而上传递过来的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而后进行合股加捻,得到最终的多彩纱。所述工艺的具体步骤为:使用时,加压组件下压,从而使得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的胶辊套、中上胶辊的胶辊套、前上胶辊的胶辊套分别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中下罗拉的罗拉套、前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第四电机带动后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带动后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后上胶辊的胶辊套转动,第五电机带动中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带动中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中上胶辊的胶辊套转动,第六电机带动前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带动前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前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前上胶辊的胶辊套转动,第一粗纱、第二粗纱、第三粗纱分别从左喇叭口、中喇叭口、右喇叭喂入,其中第一粗纱、第二粗纱、第三粗纱为完全相同的白色粗纱,而后喂入的第一粗纱、第二粗纱、第三粗纱被后下罗拉的罗拉套与后上胶辊的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从而在后牵伸罗拉对的转动下不断向前运动,在喂入喇叭口和后牵伸罗拉对之间,第一粗纱依次穿过左染色系统和左固色系统、同时第二粗纱依次穿过中染色系统和中固色系统、同时第三粗纱依次穿过右染色系统和右固色系统;此过程中,第一电机带动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绕着固定的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外圆筒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组带动左固染色系统的第二内圆筒绕着固定的左固色系统的第二外圆筒转动,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转动过程中,红色墨水的墨盒依次通过红色管路、左染色系统的连接孔的接头管、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外圆筒上的连接孔进行供墨,从而使得红色墨水不断聚集在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外圆筒和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之间的封闭空间内,从而在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的转动,不断使得聚集的红色墨水沿着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筒上的墨水渗透圆孔渗出并喷洒在内部的第一粗纱的表面,从而实现对第一粗纱整个圆周表面的纤维的红色染色,其中第一电机的转动速度保持在使得左染色系统的第一内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彩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由后下罗拉(17)和后上胶辊(18)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由中下罗拉(19)和中上胶辊(20)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由前下罗拉(21)和前上胶辊(22)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后罗拉牵伸对后部设有粗纱喂入喇叭口,包括左喇叭口(4)、中喇叭口(5)、右喇叭口(6),三者顺次固定连接,第一粗纱(1)、第二粗纱(2)、第三粗纱(3)分别从左喇叭口(4)、中喇叭口(5)、右喇叭喂入;粗纱喂入喇叭口和后罗拉牵伸对之间设有染色固色系统,包括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和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位于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的正后方,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包括左染色系统(7)、中染色系统(8)、右染色系统(9),三者结构相同且呈水平排列,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包括左固色系统(12)、中固色系统(13)、右固色系统(14);左固色系统(12)的第二内圆筒(16)的上端圆面与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27)连接、中固色系统(13)的第二内圆筒(16)的上端圆面与中染色系统(8)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28)连接、右固色系统(14)的第二内圆筒(16)的上端圆面与右染色系统(9)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三齿轮组(2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彩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由后下罗拉(17)和后上胶辊(18)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由中下罗拉(19)和中上胶辊(20)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由前下罗拉(21)和前上胶辊(22)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后罗拉牵伸对后部设有粗纱喂入喇叭口,包括左喇叭口(4)、中喇叭口(5)、右喇叭口(6),三者顺次固定连接,第一粗纱(1)、第二粗纱(2)、第三粗纱(3)分别从左喇叭口(4)、中喇叭口(5)、右喇叭喂入;粗纱喂入喇叭口和后罗拉牵伸对之间设有染色固色系统,包括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和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位于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的正后方,粗纱表面纤维染色系统包括左染色系统(7)、中染色系统(8)、右染色系统(9),三者结构相同且呈水平排列,粗纱表面纤维固色系统包括左固色系统(12)、中固色系统(13)、右固色系统(14);左固色系统(12)的第二内圆筒(16)的上端圆面与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一齿轮组(27)连接、中固色系统(13)的第二内圆筒(16)的上端圆面与中染色系统(8)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二齿轮组(28)连接、右固色系统(14)的第二内圆筒(16)的上端圆面与右染色系统(9)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下端圆面之间通过第三齿轮组(2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彩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后下罗拉(17)、中下罗拉(19)、前下罗拉(21)从后往前与水平横线呈45度倾斜的直线排列,后下罗拉(17)、中下罗拉(19)、前下罗拉(21)内均设有罗拉轴(25),罗拉轴(25)为实心的圆柱形铁质或钢质结构,罗拉轴(25)外设有罗拉套(26),罗拉套(26)与罗拉轴(25)材质相同,每个锭位的罗拉套(26)独立;后上胶辊(18)、中上胶辊(20)、前上胶辊(22)的结构相同,后上胶辊(18)、中上胶辊(20)、前上胶辊(22)内均设有胶辊轴(23),胶辊轴(23)为实心的圆柱形铁质或钢质结构,每个锭位的上胶辊的胶辊轴(23)与其左侧相邻锭位的上胶辊的胶辊轴(23)连接,胶辊轴(23)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胶辊套(24),每个锭位的胶辊套(24)独立,且胶辊套(24)为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彩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喇叭口(4)、中喇叭口(5)、右喇叭口(6)结构相同且水平设置,三者均包括上端圆面、下端圆面,其中下端圆面的直径小于上端圆面的直径,上端圆面和下端圆面之间为喇叭体,喇叭体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喇叭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横截面的直径自上端圆面向下端圆面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彩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染色系统(7)、中染色系统(8)、右染色系统(9)均包括第一外圆筒(10),第一外圆筒(10)上开有连接孔(31),连接孔(31)通过接头管(30)与墨盒的管路相连,其中,左染色系统(7)与红色墨水的墨盒相连,中染色系统(8)与黄色墨水的墨盒相连,右染色系统(9)与蓝色墨水的墨盒相连;第一外圆筒(10)内设有第一内圆筒(11),二者通过封闭的轴承结构连接,第一内圆筒(11)的上端圆面伸出第一外圆筒(10)的上端圆面;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上端圆面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中染色系统(8)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上端圆面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右染色系统(9)的第一内圆筒(11)的上端圆面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彩纱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固色系统(12)、中固色系统(13)、右固色系统(14)结构相同且呈水平排列,三者均包括第二外圆筒(15),第二外圆筒(15)内设有第二内圆筒(16),第二内圆筒(16)与第二外圆筒(15)通过轴承结构连接,第二内圆筒(16)的上端圆面伸出第二外圆筒(15)的上端圆面。6.多彩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细纱工序中采用三根相同的白色粗纱喂入,喂入后的三根白色粗纱分别经表面染色系统和表面固色系统实现粗纱表面纤维的红色、黄色、蓝色的染色和固色的过程,而后表面染色的粗纱经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实现粗纱的解捻和变细过程,从而使得粗纱表面染色的纤维和内部未染色的纤维第一次转移交换;经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实现粗纱变细和退捻过程,从而使得粗纱染色纤维和未染色纤维的第二次转移交换;三根粗纱牵伸后的极弱捻或无捻须条在自下而上传递过来的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首先各自独立的进行第一次加捻得到各自的具有一定捻度的纤维束,从而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使得须条内纤维发生内外的转移,从而使得须条内染色的纤维和未染色的纤维的第三次转移交换,三根纤维束在自下而上传递过来的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而后进行合股加捻,得到最终的多彩纱。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彩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的具体步骤为:使用时,加压组件下压,从而使得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18)的胶辊套(24)、中上胶辊(20)的胶辊套(24)、前上胶辊(22)的胶辊套(24)分别与后下罗拉(17)的罗拉套(26)、中下罗拉(19)的罗拉套(26)、前下罗拉(21)的罗拉套(26)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第四电机带动后下罗拉(17)的罗拉轴(25)转动,从而带动后下罗拉(17)的罗拉套(26)转动,从而带动与后下罗拉(17)的罗拉套(26)紧密按压接触的后上胶辊(18)的胶辊套(24)转动,第五电机带动中下罗拉(19)的罗拉轴(25)转动,从而带动中下罗拉(19)的罗拉套(26)转动,从而带动与中下罗拉(19)的罗拉套(26)紧密按压接触的中上胶辊(20)的胶辊套(24)转动,第六电机带动前下罗拉(21)的罗拉轴(25)转动,从而带动前下罗拉(21)的罗拉套(26)转动,从而带动与前下罗拉(21)的罗拉套(26)紧密按压接触的前上胶辊(22)的胶辊套(24)转动,第一粗纱(1)、第二粗纱(2)、第三粗纱(3)分别从左喇叭口(4)、中喇叭口(5)、右喇叭喂入,其中第一粗纱(1)、第二粗纱(2)、第三粗纱(3)为完全相同的白色粗纱,而后喂入的第一粗纱(1)、第二粗纱(2)、第三粗纱(3)被后下罗拉(17)的罗拉套(26)与后上胶辊(18)的胶辊套(24)之间紧密按压,从而在后牵伸罗拉对的转动下不断向前运动,在喂入喇叭口和后牵伸罗拉对之间,第一粗纱(1)依次穿过左染色系统(7)和左固色系统(12)、同时第二粗纱(2)依次穿过中染色系统(8)和中固色系统(13)、同时第三粗纱(3)依次穿过右染色系统(9)和右固色系统(14);此过程中,第一电机带动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绕着固定的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外圆筒(10)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组(27)带动左固染色系统的第二内圆筒(16)绕着固定的左固色系统(12)的第二外圆筒(15)转动,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转动过程中,红色墨水的墨盒依次通过红色管路、左染色系统(7)的连接孔(31)的接头管(30)、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外圆筒(10)上的连接孔(31)进行供墨,从而使得红色墨水不断聚集在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外圆筒(10)和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之间的封闭空间内,从而在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的转动,不断使得聚集的红色墨水沿着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上的墨水渗透圆孔(33)渗出并喷洒在内部的第一粗纱(1)的表面,从而实现对第一粗纱(1)整个圆周表面的纤维的红色染色,其中第一电机的转动速度保持在使得左染色系统(7)的第一内圆筒(11)上的墨水渗透圆孔(33)渗出的红色墨水仅喷洒在第一粗纱(1)的表面而不会渗透到第一粗纱(1)的内部,而后随着第一粗纱(1)的不断向前运动,红色染色后的第一粗纱(1)立即进入左固色系统(12),此过程中,左固色系统(12)的第二内圆筒(16)转动,从而使得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宋娟徐伯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