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7123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贴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包括Cu薄膜材料和Al2O3薄膜材料,二者通过磁控溅射法进行交替叠加,形成类超晶格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的结构通式为[Cu(a)nm/Al2O3(b)nm]x,式中a、b分别表示所述的单层Cu薄膜和单层Al2O3薄膜的厚度,50≤a≤90nm,10≤b≤50nm,x表示单层Al2O3和单层Cu薄膜的交替周期数或者交替层数,且x为正整数。薄膜的总厚度可由x与所述单层Al2O3和单层Cu薄膜的厚度计算所得,即[(a+b)*x](n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Cu/Al2O3多层复合薄膜的总厚度约为1000nm,此时(a+b)*x≈10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Cu/Al2O3多层复合薄膜具有较高的隔热率、较好的紫外线反射率、较低的雾度及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适合于汽车隔热贴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贴膜
,尤其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隔热膜有前、后挡风膜和侧挡风膜之分。其中,对隔热膜要求最高的是前挡风玻璃。按照国家公安部交通安全法规的规定,前挡风玻璃的透光率必须大于70%,以不影响行车安全为前提。前挡风玻璃最忌讳贴深色隔热膜。此外,在选择隔热膜的抗紫外线指数时,越高越好,因为能保护中控台零部件,防止被太阳长期照射提前老化。此外,它也可以减少车内物品以及人员因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损伤,通过物理反光,降低车内温度,减少汽车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油耗,节省一部分开支。新车贴膜不仅帮助隔热,还能减弱白天太阳强光、夜间起到防眩的作用。尤其是前风挡玻璃贴膜,夏天可以避免正面阳光的暴晒,防止皮肤被晒黑。此外,由于隔热膜具有粘连作用,车玻璃万一破碎的话,会粘连在一起,减小对人体的伤害,这也就是防爆裂功能。由于人们观察使用的光谱主要来自可见光谱,波长范围400~700nm左右,而热量主要集中在红外波长范围700nm以上。为此,必须在不降低可见光透过率的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硅薄膜材料和单质铝薄膜材料,二者通过交替叠加形成类超晶格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硅薄膜材料和单质铝薄膜材料,二者通过交替叠加形成类超晶格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Cu/Al2O3多层复合薄膜材料的结构通式为[Cu(a)nm/Al2O3(b)nm]x,式中a、b分别表示所述的单层Cu薄膜和单层Al2O3薄膜的厚度,50≤a≤90nm,10≤b≤50nm,x表示单层Al2O3和单层Sb薄膜的交替周期数或者交替层数,并且x为任一正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磁控溅射法将Al2O3薄膜材料和单质Cu薄膜材料进行纳米量级复合,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纳米复合薄膜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溅射法采用的衬底为PET材料;溅射靶材为Al2O3和Cu;溅射气体为氩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靶材为纯度达到99.999%的Al2O3和原子百分比纯度达到99.999%的Cu;所述溅射气体为体积百分比纯度达到99.999%的氩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镀Cu/Al2O3纳米多层薄膜的汽车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溅射法的本底真空度不大于3×10-4Pa;溅射功率为245-255W;氩气气体流量为75-85SCCM,溅射气压为0.65-0.75Pa。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兴亮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