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2319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13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表面进行处理,之后在保护气氛下,将其浸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溶液中,升高温度至40‑50℃,反应1‑2h,冷却后,使用去离子水和甲醇分别洗涤,干燥,得到环氧化聚丙烯;步骤2:将环氧化聚丙烯、改性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芥酸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改性石墨烯混合,加热熔融,通过流延机头挤出,拉伸,得到聚丙烯薄膜。有益之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合成多功能改性剂,并结合等离子体处理、化学接枝和复合技术,成功制备了兼具优异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的聚丙烯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膜,具体地,涉及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丙烯抗菌薄膜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在建筑膜和汽车窗膜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建筑膜需要具备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需具备抗菌性能以抑制微生物滋生,保持环境清洁;汽车窗膜则要求高透明度、抗紫外线以及抗菌功能,以提升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

2、现有技术中,聚丙烯薄膜的抗菌和抗紫外线性能通常通过直接添加抗菌剂和抗紫外剂来实现,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这些添加剂与聚丙烯基体的相容性较差,容易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迁移或脱落,导致性能逐渐下降;其次,添加剂的分散不均匀会影响薄膜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甚至可能引发材料脆化或变色等问题。此外,传统抗菌剂和抗紫外剂的稳定性不足,在长期暴露于光照、湿热等环境下容易失效。

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开发一种能够稳定结合抗菌和抗紫外线功能的聚丙烯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的工作参数为:压力0.2-0.5mbar、功率70-80W、时间120-150s;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溶液的浓度为4-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22-30份改性剂、70-80份环氧化聚丙烯、0.1-0.2份抗氧化剂、0.3-0.4份润滑剂、0.1-0.2份引发剂、2-3份改性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的工作参数为:压力0.2-0.5mbar、功率70-80w、时间120-150s;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溶液的浓度为4-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22-30份改性剂、70-80份环氧化聚丙烯、0.1-0.2份抗氧化剂、0.3-0.4份润滑剂、0.1-0.2份引发剂、2-3份改性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哌嗪黄酮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2-4份3-羟基黄酮、20-25份n,n-二甲基甲酰胺、2-3份碳酸钾、2-3份环氧溴丙烷、50-55份异丙醇、3-4份4-(1-甲基哌嗪)苯甲酸、1-2份三乙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抗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离子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云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